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延明

作品数:30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图式
  • 8篇语言
  • 7篇图式表征
  • 6篇英汉
  • 5篇英语
  • 5篇语篇
  • 5篇图式理论
  • 4篇教学
  • 4篇汉语
  • 3篇语篇理解
  • 3篇习得
  • 2篇语义
  • 2篇认知语用
  • 2篇识解
  • 2篇外语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差异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机构

  • 26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28篇田延明
  • 13篇王淑杰
  • 1篇张智博
  • 1篇公琛
  • 1篇李竖新

传媒

  • 8篇黑龙江高教研...
  • 5篇北方论丛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2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外语学刊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第四届全国认...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汉主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构建与句法教学策略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以在认知语言学图式表征理论理念下,对英汉句子中主语的语言形式及其意义表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主语图式都能实现事体、格、属性、动作和情景的侧显功能,但在表征形式和语义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了解这些差别对解码英汉句子含义创造有利条件。文章提出基于英汉主语图式表征模式的句法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对二语学习者习得不同类型的主语表征手段的语义级差会有很大的帮助。
田延明
关键词:主语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
本文把图式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相结合来构建语言多个维度中存在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以往的关于语法规则的研究要么停留在语法规则的表面,强调语言的形式化的操作,要么只是聚焦于交际者的心智空间,抽象地论证语言的...
田延明
关键词:语法规则英语学习
外语教学中的多维体验认知语用模式的构建
2009年
体验性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我们对语言的认知一定要从语言的体验性出发,克服以往的客观主义对语言的认知的缺陷。在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现实和语言之间的联系。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出发,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多维度地探究了语言学习的认知模式。这就从多个层次为外语的学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田延明王淑杰
关键词:外语教学
英语委婉语嬗变机制的认知研究
2012年
以往对英语委婉语的研究大都是从语义、语用、修辞等方向出发的,从社会文化等角度解释了英语委婉语的由来。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并运用其三大理论,即原型范畴化理论,脚本理论以及概念融合理论,对英语委婉语的嬗变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本质上探讨英语委婉语的成因及其内在的运行机制。
李竖新田延明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
英语词类转化的认知机制与词汇深度习得研究
2013年
词类转化是英语构词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英语形成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词类转化现象常见于英语、汉语等诸多语言当中。传统语言学对词类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言现象本身以及英汉对比的研究上,这些研究只是将词类转化看作新词产生的构词手段,没有触及词类转化发生的成因等更深层次机制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英语词类转化的认知机制,阐释英语词类转化的理据,并从该理据出发探讨这类词的词汇学习策略,以达到词汇深度习得的目的。笔者试图在英语词类转化的认知机制与词汇深度习得研究这二者之间搭建一个可以贯通的平台,以更充分,全面、完整而深入地去解读英语词类转化。
张智博田延明
关键词:词类转化识解
语言核心句式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
2015年
认知语言学从事件图式、始源—路径—目标图式、弹子球能量传递的视角对语言核心句式的形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把句子中的动词与参与者的语义角色紧密地结合起来,建构离散—连续的语言核心句式图式表征的连续统,该连续统的建构表征了事件参与者不同级阶的互动关系。
田延明
关键词:图式表征
图式理论框架下的语篇理解模式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图式理论在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之后,对该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图式理论的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用图式理论来分析语言学习者的理解过程,主要接受性技能(听和读)的影响。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用图式某些功能来解释语言输入过程的阶段性和片面性的特征,本文则是从图式理论出发来探讨一种可操作的用来综合分析语言学习者的语篇理解过程的动态图式认知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把握语篇理解过程中的动态变量,最终达到全面整合信息,实现对语篇理解的目标。这对外语教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田延明王淑杰
关键词:图式理论语篇理解
语用语法化与反语语用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反语是语用语法化和反语语用认知机制结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旨在探究语法化和反语语用认知机制。并用它们来分析反语的产生的动因。反语的语法化是一种很难具体化的语法化现象,它更不能像常规语法化那样固化为一定的表现形式。因为反语语法化受很多动态变量的制约,这里有语言变量,也有非语言变量。这一切都是人类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表达过程所决定的。
田延明王淑杰
关键词:反语语法化
“通感”辞格的离散—连续认知机制研究
2012年
离散—连续认知机制是认知语言学一直探讨的领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类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范畴化过程形成自己的原型范畴,然后又在原型范畴的基础上形成一些由原型范畴到边缘范畴发展的连续统一。只有以离散—连续的认知观来审视英语的"通感"修辞格,才能把握修辞维度中蕴涵的认知机制。在通感形成的人类感知的心理和生理的基础上,探究通感表达的相同相异之处,从而实现我们对英汉修辞手段的本质认知。
田延明王淑杰
关键词:通感
从语篇分析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1999年
当今世界正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我们同世界的交流日趋频繁,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和信息亟待我们去翻译介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信息时代使用最频繁的语言活动,是获取语言知识的重要渠道,是打好语占基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因此,作为语言教师必须把语言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去。本文旨在于以语篇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为契机,探讨语篇分析对英语阅读的影响,以及如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田延明
关键词:语篇分析英语阅读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语言教师科技情报资料过渡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