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雅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省康复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眼底
  • 4篇上皮
  • 3篇血管
  • 3篇眼底自发荧光
  • 3篇荧光
  • 3篇造影
  • 3篇视网膜
  • 3篇自发荧光
  • 3篇网膜
  • 2篇学生近视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眼底血管
  • 2篇眼底血管造影
  • 2篇遗传度
  • 2篇荧光素
  • 2篇荧光素眼底血...
  • 2篇色素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视网膜色素
  • 2篇视网膜色素上...

机构

  • 10篇甘肃省康复中...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苏兰萍
  • 10篇王雅东
  • 9篇彭锡嘉
  • 5篇郝保安
  • 4篇苟春风
  • 3篇王登廷
  • 3篇郑吉琦
  • 2篇高琛
  • 1篇梁红
  • 1篇石秀娥
  • 1篇冯海霞
  • 1篇魏建兰
  • 1篇王波
  • 1篇刘勤
  • 1篇高战阳
  • 1篇廉鹏辉
  • 1篇赵耀华
  • 1篇周小明
  • 1篇段文娟
  • 1篇陈剑铭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市中学生近视遗传度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中学生近视与遗传的关系。方法选取兰州市某普通中学691名学生,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选取双眼屈光性质一致的656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学生)父母屈光状态采用电脑验光或问卷调查。计算近视遗传度,并研究子女-父母屈光状态的关系。结果学生近视组一级亲属近视患病率为38.23%,对照组一级亲属近视患病率为19.39%。中学生近视遗传度为63.8%。父母屈光状态不同,子女屈光状态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2.168,P=0.000),父母双方近视、一方近视、均不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分别为:84.94%、76.60%、55.79%。结论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中起决定作用,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并受遗传因素影响。
苏兰萍彭锡嘉王雅东
关键词:近视屈光不正遗传度环境因素
辅酶Q10对大鼠角膜上皮紫外线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苟春风郝保安彭锡嘉苏兰萍王雅东
目的研究辅酶Q10对紫外线所致角膜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极其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与辅酶Q10治疗组。紫外线照射建立角膜上皮紫外线氧化损伤模型。治疗组于光照前和光照期间每天辅酶...
关键词:
关键词:辅酶紫外线照射治疗
特发性黄斑裂孔眼底自发荧光成像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眼底自发荧光(FAF)图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的特征。方法对33例(36眼)IMH患者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进行检查,分析FAF图像与FFA图像。另外选取1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利用M IG2000图像测量系统对黄斑中心凹进行自发荧光强度测定。结果33例(36眼)IMH患者中,全层黄斑裂孔26眼(72.2%),板层黄斑裂孔10眼(27.7%)。黄斑自发荧光的特征:正常眼底中心凹FAF呈局部低荧光;黄斑裂孔表现为高荧光,与FFA的图像相似。6例板层裂孔FAF、FFA均未见异常,其余4例板层孔中心凹处FFA表现为轻度增强的透见荧光,相应部位FAF见轻度增强的自发荧光。全层黄斑裂孔在裂孔处有明显增强的FAF,FFA的"窗样缺损",在位置、面积、形状上与FAF一致。结论FAF检测为黄斑裂孔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快速、非创性检查手段。
彭锡嘉王波王登廷郝保安高琛王雅东苏兰萍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眼底自发荧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色素上皮
急性Vogt-小柳-原田病眼底自发荧光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急性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VKH)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fundusauto fluorescence,FAF)特征进行观察。方法:对9例18眼急性期VKH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自发荧光成像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VKH眼底检查见多囊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FFA检查早期可见色素上皮水平多发性点状荧光素渗漏,晚期形成多囊状的荧光素积存。FAF检查见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区呈低自发荧光;低自发荧光区内,尚可见环形或半环形高自发荧光,与FFA渗漏点位置对应。VKH恢复期水肿消退后视网膜复位,黄斑区可见色素紊乱。FAF检查见自发荧光分布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但黄斑区出现一些点状高自发荧光颗粒散在分布。结论:FAF技术为临床医生研究VKH提供了一种活体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代谢和功能改变的手段。但有关FAF在VKH的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苏兰萍彭锡嘉郑吉琦王雅东
关键词:眼底自发荧光
双眼黄斑先天性视网膜劈裂1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儿,女,14岁。主因双眼视力下降1个月来诊。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3,左眼0.06。验光:右眼-1.25DS,左眼-0.25DS。矫正视力:右眼0.4,左眼0.1。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见黄斑部色暗,微隆起,中心凹反光消失,中心凹周边可见内界膜形成的皱襞。
郑吉琦彭锡嘉苏兰萍王雅东
关键词:OCTFFA
视网膜血管瘤1例
2011年
女性,27岁,主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1个月就诊。外院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脱离。全身一般状况良好。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2,不能矫正;左眼0.8。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深度正常,瞳孔正圆,对光反应正常,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可见右眼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
郑吉琦彭锡嘉苏兰萍王雅东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瘤右眼视网膜脱离视物变形右眼视力眼底检查眼结膜
眼底自发荧光技术在眼底疾病的应用研究
彭锡嘉苏兰萍冯海霞石秀娥郝保安王登廷周小明魏建兰王雅东高战阳苟春风陈剑铭高琛廉鹏辉赵耀华
正常人眼底自发荧光(FAF)分布及黄斑囊样水肿(CME)、萎缩性黄斑变性(AMD)、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等常见眼底病的FAF特征。方法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HRA2对正常人眼底FAF分布及CME、萎缩性AMD、IMH...
关键词:
关键词:眼底疾病疾病诊断
辅酶Q10对紫外线致角膜上皮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辅酶Q10对紫外线致角膜上皮细胞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与辅酶Q10治疗组。紫外线照射建立角膜上皮紫外线光损伤模型。治疗组于光照前和光照期间每天辅酶Q10灌胃,共21d。阳性对照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对照组不给任何处理。紫外线照射第3次后12h处死动物取角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测量角膜上皮组织的SOD,MD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角膜上皮紫外线光损伤后阳性对照组SOD水平下降,MDA水平升高,其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组比较,治疗组SOD水平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辅酶Q10对角膜上皮紫外线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苟春风刘勤郝保安苏兰萍王雅东
关键词:辅酶Q10角膜上皮紫外线光损伤
兰州市中学生近视遗传度调查研究
苏兰萍彭锡嘉梁红郑吉琦郝保安王登廷王雅东苟春风段文娟
(1)任务来源:自选课题。(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领域:眼科近视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原理:根据散瞳检影验光结果确定中学生屈光性质,对学生父母采用电脑验光或问卷调查确定屈光状况。应用多基因遗传的Falconer公式计算...
关键词:
关键词:近视流行病学调查验光方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FFA和FAF图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图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 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对43例(48眼)CSC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FAF与FFA图像特点。结果 FFA检查:急性期CSC41眼FFA检查均有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荧光素渗漏,2眼伴RPE脱离;7眼慢性迁延性CSC的FFA表现为黄斑区斑驳样透见荧光,造影晚期可见荧光素缓慢渗漏。FAF特征:急性期CSC盘状脱离区呈单纯性的低自发荧光区、脱离区呈低自发荧光而其周围为斑点状强自发荧光环、脱离区呈强自发荧光池、脱离区呈点状强自发荧光等改变;RPE脱离表现为低自发荧光或轻度增强的自发荧光。渗漏点的改变:渗漏点处呈单纯低自发荧光、低自发荧光而其周围为局部强自发荧光、自发荧光无明显改变等。慢性迁延性CSC的FAF图像表现为斑点状强弱自发荧光相互交织。结论 CSC患者FAF与FFA图像相比较为复杂,FAF可用于检测RPE细胞的功能状态及CSC的辅助检查。
苏兰萍彭锡嘉王雅东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自发荧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脂褐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