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鹏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框架柱
  • 2篇屈曲
  • 2篇相互作用
  • 2篇计算长度系数
  • 2篇荷载
  • 2篇刚度
  • 1篇一元二次方程
  • 1篇一元三次方程
  • 1篇约束刚度
  • 1篇屈曲荷载
  • 1篇转动约束刚度
  • 1篇稳定分析
  • 1篇稳定性
  • 1篇临界荷载
  • 1篇结构建筑
  • 1篇抗侧刚度
  • 1篇建筑
  • 1篇铰支
  • 1篇钢结构
  • 1篇钢结构建筑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作者

  • 7篇王金鹏
  • 6篇童根树

传媒

  • 1篇钢结构
  • 1篇建筑钢结构进...
  • 1篇中国钢结构稳...
  • 1篇中国钢结构协...

年份

  • 7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对称框架柱有侧移失稳的计算长度
本文放弃了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的三个理想化假定后,提出了考虑层与层相互作用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的精确方法。对于两层框架,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分配给各柱柱端的转动约束;对于三层框架,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三次方程得到各柱柱端的...
童根树王金鹏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
文献传递
考虑层与层相互支援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
本文放弃了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的三个理想化假定后,提出了考虑层与层相互作用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的精确方法。对于两层框架,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分配给各柱柱端的转动约束;对于三层框架,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三次方程得到各柱柱端的...
童根树王金鹏
不对称框架柱有侧移失稳的计算长度
本文放弃了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的三个理想化假定后,提出了考虑层与层相互作用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的精确方法。对于两层框架,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分配给各柱柱端的转动约束;对于三层框架,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三次方程得到各柱柱端的...
童根树王金鹏
关键词:屈曲
文献传递
考虑层与层相互支援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被引量:16
2004年
框架稳定计算的传统假定导致梁对柱子的约束在上下柱之间按照柱子的线刚度分配 ,因此强柱反而得到更多的约束 ,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本文放弃了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的三个理想化假定 ,提出了考虑层与层相互作用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的几乎精确的简单代数方法。对于两层框架 ,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分配给各柱柱端的转动约束 ;对于三层框架 ,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三次方程得到各柱柱端的转动约束 ;进而由传统公式计算或从规范附表查得 μ值。对于更多层的情况 ,假设相邻层柱子远端的梁约束在上下柱之间按线刚度分配 ,可以得到很精确的薄弱层柱子计算长度系数 ,其它层柱子的计算长度系数则从各柱子计算长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得到。由于这个模型引入了相邻层柱子远端的梁约束 ,因此可以考虑远端铰支或固定的情况。
童根树王金鹏
关键词:计算长度系数框架柱铰支薄弱层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三次方程
考虑层相互作用的框架柱计算长度被引量:7
2004年
在放弃了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的三个理想化假定后 ,提出了有侧移框架失稳时考虑层间支援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的计算方法。对于两层框架 ,求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各柱柱端的转动约束 ;对于三层框架 ,求解一个一元三次代数方程 ,得到各柱柱端的转动约束。进而由传统公式或规范附表可得到计算长度系数值。对于更多层的情况 ,先确定薄弱层 ,并假设薄弱层的上下层柱远端的梁端约束全部提供给与薄弱层相邻层的柱 。
王金鹏童根树
关键词:框架柱临界荷载
考虑层与层相互作用的框架稳定分析
该文通过分析一个简单的两层框架,表明如果采用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的理想假定,则必然会导致梁端约束在上下层柱之间的不合理分配.在放弃了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的三个不合理假定后,该文提出了两层和三层框架失稳时,考虑层间支援的框架柱...
王金鹏
关键词:屈曲荷载抗侧刚度
文献传递
厂房阶形柱的计算长度——轴力等效负刚度概念的应用
利用轴力等效负刚度的概念和各段柱同时失稳的性质,本文提出了通过简单代数运算获得单阶柱和双阶柱各段柱计算长度系数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计算柱顶弹性约束时各柱段的计算长度,而不单单是柱顶自由或滑动固支这两种规范规定的情况。比较表...
童根树王金鹏
关键词: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