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身文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利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群落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1篇东段
  • 1篇样地
  • 1篇蚤类
  • 1篇蚤类群落
  • 1篇兽类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群落物种
  • 1篇武陵山
  • 1篇小型兽类

机构

  • 2篇湖北省预防医...
  • 2篇利川市疾病预...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刘井元
  • 2篇王身文
  • 2篇余品红
  • 1篇彭红
  • 1篇吴厚永
  • 1篇陈尚全

传媒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Zoolog...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武陵山东部蚤类区系及不同样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被引量:5
2007年
于2000~2004年对武陵山东部7个不同样地、3个不同海拔梯度和6个不同生境类型的蚤类,进行了5年调查与研究。结果:1)在获得的7科17属30种4320只蚤类中,有4种为古北界种类,占13.33%,22种为东洋界种类,占73.34%,4种为广布种,占13.33%;该结果与云南无量山及临沧地区的蚤类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区系渊源,而与一江之隔的大巴山东部地区区系则明显不同,该地区以古北界成分为优势;2)武陵山东部地区蚤类的垂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在,1100m以下主要为东洋界成分,1200m以上有少量古北界种类分布,并随海拔升高,古北界成分略有增加;3)在7个不同样地中,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优势种上,多数样地以偏远古蚤为优势,但在优势数量上缺乏明显规律性,并不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4)在6个不同生境类型中,优势种与优势数量都具明显的规律性,其中以偏远古蚤为主分为两组,山脊侧缘林、小溪山边林和坡地林为一组,人工林和农田山侧灌木林为另一组,前者平均优势数量达80.03%,后者优势数量在31.56%~48.92%之间;5)相似性系数(q值):在整个山体多数样地中,由北向南相似性系数(q值)随海拔降低和空间距离增大而逐渐降低,仅绿丛坡与牛庄、绿丛坡与独岭有例外,表明整个山体植被的片断化、或斑块化,一方面加剧或减低了样地与样地之间蚤类群落的相似程度,另一方面还要受海拔及空间距离的双重影响与制约,即海拔高度和空间距离愈大,蚤类群落的相似性及多样性越低,山体的片断、斑块或破碎化就越明显,这显然与人为过多或过频干扰有关。
刘井元余品红吴厚永杜红陈尚全王身文
关键词:蚤类群落物种多样性
武陵山东段不同样地小型兽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布(英文)被引量:13
2008年
2000—2004年对长江三峡南岸的武陵山东段7个不同样地、3个不同海拔梯度和6种生境类型的啮齿等小兽进行了5年调查。共布放鼠铗29297铗次,获得啮齿等小兽2271只;其他方法获26只,分隶于8科19属24种。其中啮齿目占70.83%,食虫目占29.17%。对所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虽物种丰富度具有从南向北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但在垂直分布上有相当一部分物种呈现较宽的分布;2)无论在7个不同样地,还是在6种生境,1200m以下均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优势种;1300m以上则以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和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为优势,但在数量上缺乏规律性;3)冬季密度明显大于春季,沿海拔高度呈梯度增高,但不同样地的密度缺乏一致规律性;4)7个不同样地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呈现较大变化。这可能与该地区人为干预较多有关。
刘井元杜红田耕百余品红王身文彭红
关键词:小型兽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样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