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缅
- 作品数:10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CO_2本底浓度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利用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WDCGG)数据资料和WMO资料,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温室气体CO_2浓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大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与中国香港、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CO_2浓度水平相近,变化趋势一致;中国香港和韩国CO_2的浓度较高,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瓦里关的浓度较低。多年观测数据的研究分析显示,北半球C02平均浓度呈现逐年升高态势,且CO_2平均年变化幅度与观测站所处海拔高度成反比。中国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与美国Mauna Loa、Barrow、Trinidad Head全球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年际变化幅度略高于Mauna Loa站,低于Barrow站。中国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变化比瓦里关及美国Mauna Loa、Barrow、Trinidad Head站剧烈,显示出上甸子站受区域排放影响较强的特性。
- 贾小芳张晓春赵亚南王缅靳军莉
- 关键词:温室气体CO2本底浓度
- 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对比试验分析
- 本文根据最新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对比试验资料,在不同能见度等级情况下,对比了能见度自动观测仪与人工观测之间的测量偏差,从能见度定义上给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了不同能见度仪与人工观测之间偏差的大小,比较了仪器之间的测量相关...
- 王缅李伟王柏林涂满红雷勇
- 文献传递
- L波段探空系统高空风平滑计算方法探讨被引量:25
- 2011年
- 在分析现行业务L波段探空系统测风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高空测风数据的平滑计算方法。首先比较了业务分钟风与滑动平均风两种高空测风数据的平滑计算方法,并与GPS RS92测风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批统计处理,特别是对业务L波段雷达在1-21、22-42和43分钟及以后采取不同的时间间隔计算风的规定给出了分时段以及低仰角、远距离和小风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滑动平均法在选取合适的滑动平均窗口的条件下,其计算的高空风与GPS RS92测风结果一致性更好且动态误差小。建议未来改进业务L波段探空系统的高空风平滑计算方法时,采用窗口为1分钟的滑动平均方式或者前20分钟采用30秒,以后采用1分钟的分段滑动平均方法。
- 王缅李伟陈永清赵培涛郭启云张宇胡姮郭月红刘琳
- 关键词:L波段探空系统高空风
- 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综合立体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 2024年
- 近海海洋大气边界层是陆海气相互作用的特殊区域,发展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探测技术、获取海洋大气边界层内主要污染成分及关键气象参数的高精度垂直探测信息,对于提高陆地、海洋和大气中的污染来源、化学机制和传输过程认识、提高沿海地区大气环境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综合立体探测技术,总结了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我国在近海海洋大气探测设备研发、关键技术发展和近海大气污染形成机制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当前我国已发展了包括海洋大气廓线激光雷达、湍流交换测量、海气通量观测、海洋气溶胶探测设备等一系列近海海洋边界层探测技术,解决了沿海海洋地区恶劣环境条件造成的技术瓶颈,并基于这些探测设备与技术开展了大量近海海洋大气污染研究。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我国近海海洋地区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体系与能力,对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有积极支撑作用。
- 郑海涛刘建国罗涛程雪玲程雪玲刘诚黄侃宋小全黄侃宋小全项衍张天舒曹念文刘娜娜靳翔龙文睿刘佳鑫李奇龙马钰斌吴琳靳江波许满满徐自强吴晓庆毕翠翠刘庆李骏旻韩承慧韩永刘庆张成歆谈伟汪冰冰王缅程寅李皓王光王缅
- 关键词:大气污染近海海洋大气探测
- 国产GPS探空仪国际比对试验结果被引量:45
- 2011年
- 通过2010年7月12日—8月1日第8届世界气象组织阳江国际探空比对,采取同球比对施放方式,选择芬兰Vaisala探空仪作为比对标准,对中国参加国际比对的长峰探空仪与华云探空仪,使用共29次同球比对数据,从典型个例分析与统计分析两方面开展系统性评估。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对于温度探测,中国长峰探空仪整体系统偏差在0.4℃之内,标准偏差在0.7℃之内,中国华云探空仪在30km高度以下性能与长峰探空仪相当,但是30 km高度以上偏差明显增大;对于气压与风的探测,两者系统偏差与标准偏差均较小,表明GPS定位以及气压与风的算法准确;对于湿度探测,与芬兰Vaisala探空仪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低温性能需要提高。
- 李伟赵培涛郭启云王缅
- 参加第16次GAW/WMO臭氧总量及廓线Brewer光谱仪亚太地区操作员培训班总结
- 2018年
- 1概况
我国的大气本底站主要利用Brewer光谱仪开展臭氧柱总量及紫外辐射的观测。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本底站臭氧柱总量观测业务,推进与国际间的观测技术交流,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张晓春和王缅应WMO邀请于2017年9月2—10日参加了第16次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监测网(GAW/WMO)臭氧总量及廓线Brewer光谱仪亚太地区操作员培训班。
- 张晓春王缅
- 关键词:臭氧总量光谱仪培训班操作员WMO廓线
- 国产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温室气体在线监测仪及其在大气本底监测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在大气环境在线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项目研制的基于傅立叶红外技术与White型多次反射池技术的国产FTIR系统,在龙凤山本底站进行了实际大气CH_4、CO、CO2和N2O的多组分在线测量,并与本底站多年业务运行的CRDS和GC系统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同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当前研制的FTIR原理样机的检出限较高,可满足高浓度温室气体排放的在线监测要求。但在大气本底监测方面,其与WMO-GAW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在检测能力(光能衰减、有效光程、波长校准、测量腔室等)、分析精度、不确定度以及系统稳定性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FTIR系统与CRDS和GC系统对大气CH4、CO观测的一致性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较好,CO_2和N2O的一致性趋势不很理想,这与观测系统的原理、分析技术、样品处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有关。
- 张晓春宋庆利曹永王鹏于大江王缅温民
- 关键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温室气体大气本底
- 峨眉山酸雨的长期变化趋势被引量:1
- 2019年
- 对1992-2015年间峨眉山降水pH和电导率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在4.45~5.67范围内变化,多年平均降水pH为4.81,多年平均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分别为60.8%和23.5%。峨眉山降水酸度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酸雨污染较轻,而冬季较重。20余年来,峨眉山地区酸雨污染呈现逐步改善的长期趋势,降水pH的平均年变率约为4%,降水酸度持续减弱,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持续降低,平均年变率分别为-1.5%和-1.7%。峨眉山地区的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呈现缓慢增加的长期趋势,平均年变率分别为0.3μS/cm和0.8μS/cm。受四川盆地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影响,1992-2005年和2006-2015年,峨眉山降水pH、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特点,前期降水pH、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均呈现增长态势,说明该地区降水中各类可溶性污染物质并未随着降水酸度减弱而减少,反而趋增;后期降水pH维持持续升高趋势的同时,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双双呈现下降趋势。对降水时段气团输送轨迹的簇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四川盆地内部的气团输送对峨眉山降水影响最大,其贡献在六成以上;陕甘-黄土高原地区、滇西高原-南亚大陆地区的输送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源自天气上游南亚地区的输送对我国西南地区酸雨污染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
- 贾小芳费治伦倪勇王缅冉瑞生汤洁
- 关键词:酸雨
- 气象应急移动系统及其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详细介绍了气象应急移动系统的移动应急观测、移动应急通讯和指挥服务功能以及气象应急移动观测业务的实施流程和观测数据传输流程。该系统不仅具有地面气象观测、通信、服务指挥和支持保障等基本功能,还是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和高空探测等气象基本业务系统的延伸和拓展。加强气象应急移动系统建设,对做好气象保障服务意义重大。
- 王缅房岩松蔡青刘琳郭跃红
- 关键词:移动通信数据传输
- 对雾-霾过程的综合探测被引量:6
- 2015年
- 通过大气细粒子激光雷达和台站探测仪器,探测北京一次雾-霾天气过程,结合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分析了该雾-霾天气过程能够持续的气象条件:(1)温度持续上升,相对湿度维持在50%以上,风速基本在2 m·s^(-1)以下,高温、高湿、小风速等气象条件不利于颗粒物的迅速扩散;(2)逆温层的持续存在,大气对流减弱,阻止了颗粒物向高空扩散,颗粒物大量积累。以上两个主要原因造成了该雾-霾天气过程的持续。降水对颗粒物的冲刷、湿沉降作用以及冷空气的到来造成地面风力增大,促使了雾-霾天气过程的最终消散。从细粒子激光雷达探测结果发现,在每天中午雾-霾垂直高度都会降低,整个过程中细粒子激光雷达和地面仪器探测的结果基本一致,但通过激光雷达和L波段探空资料对比发现,在存在饱和水汽天气状况时,细粒子激光雷达探测雾-霾高度偏低。
- 杜传耀于丽萍王缅马京津李栋张春波孟磊王璐
- 关键词:气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