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硅衬底
  • 4篇衬底
  • 2篇导体
  • 2篇电感
  • 2篇电路
  • 2篇品质因数
  • 2篇趋肤效应
  • 2篇微电子
  • 2篇谐振频率
  • 2篇芯片
  • 2篇金属导体
  • 2篇矩量
  • 2篇矩量法
  • 2篇集成电路
  • 2篇寄生电容
  • 1篇电阻
  • 1篇多层结构
  • 1篇元件
  • 1篇中共
  • 1篇射频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王玉洋
  • 5篇李征帆
  • 2篇刘晨波
  • 2篇林良
  • 2篇代文亮
  • 2篇毛军发
  • 2篇尹文言
  • 2篇李富华

传媒

  • 1篇Journa...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微波学报
  • 1篇2003全国...
  • 1篇2005全国...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分组交叉集成多层螺线管差分电感
分组交叉的集成多层螺线管差分电感,由于重新安排了导体的绕制顺序,使得电场储能引起的寄生电容相对于传统螺线管差分电感减小很多。仿真结果表明,分组交叉电感可以在保持相同电感量和占用面积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品质因素和谐振频率。
王玉洋李征帆
关键词:螺旋电感多层结构螺线管
深亚微米CMOS集成电路中共面传输线特性研究及应用
本文基于理论和实验结果对深亚微米硅集成电路中的共面传输线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参数提取方法和一些设计准则,成功地将共面线应用在深亚微米高速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并给出了芯片测试结果。
李富华李征帆代文亮王玉洋
硅衬底上共面线的特性及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基于理论和实验结果对深亚微米硅集成电路中的共面传输线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硅衬底上传输线分布参数的提取方法和减小共面线衰减的一些设计准则 .成功地将共面线应用在深亚微米高速集成电路的设计中 ,并给出了放大器芯片和共面线的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 :在深亚微米 CMOS高速集成电路中 ,用共面线实现电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李富华代文亮李征帆王玉洋
关键词:共面线
硅基多层螺旋差分电感
一种微电子技术领域的硅基多层螺旋差分电感。本发明包括:衬底、六层二氧化硅层、六层金属螺旋线圈、连接通孔、金属导体和端口,第一层二氧化硅层设置在硅衬底上,六层金属螺旋线圈分别对应设置在六层二氧化硅层上,端口与第六层金属螺旋...
林良王玉洋毛军发尹文言
文献传递
射频与高速芯片无源元件研究及其应用
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后端的数字信号和前端的模拟信号的频率越来越高使得设计新的多功能集成电路越来越富有挑战性。另一方面,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和材料学的不断进步使得新型的有源器件能工作在更高的频率,更低的电压,更大的功率。 ...
王玉洋
关键词:集成电路无源器件高速芯片
文献传递
芯片互连线频变电感和电阻参数提取的程序化被引量:4
2002年
用导体截面矩量法提取多导体芯片传输线电阻和电感频变分布参数时 ,为了使矩量法程序化 ,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网络划分方法 .通过运行相应的 C++程序 ,比较了它们对参数提取结果的影响和计算时间 .结果表明 ,网格划分方法精度高、计算时间短 .
王玉洋刘晨波李征帆
关键词:趋肤效应分布电感分布电阻集成电路
芯片内互连线电阻和电感频变分布参数提取被引量:5
2002年
本文使用导体截面矩量法提取芯片内互连线电阻和电感频变分布参数。根据芯片内多接地导体的情况重新推导了公式 ,实现了对算法的改进。研究了硅衬底导电率变化对金属绝缘半导体传输线的分布电阻和分布电感参数的影响。通过两个例子的计算 ,证明算法可应用于芯片内互连线参数提取。
刘晨波李征帆王玉洋
硅基多层螺旋差分电感
一种微电子技术领域的硅基多层螺旋差分电感。本发明包括:衬底、六层二氧化硅层、六层金属螺旋线圈、连接通孔、金属导体和端口,第一层二氧化硅层设置在硅衬底上,六层金属螺旋线圈分别对应设置在六层二氧化硅层上,端口与第六层金属螺旋...
林良王玉洋毛军发尹文言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