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爱文

作品数:99 被引量:365H指数:12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专利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矿业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8篇地压
  • 37篇冲击地压
  • 26篇锚杆
  • 23篇巷道
  • 20篇围岩
  • 20篇吸能
  • 19篇防冲
  • 13篇支护
  • 13篇煤岩
  • 11篇锚索
  • 11篇煤层
  • 11篇煤矿
  • 9篇应力
  • 8篇载荷
  • 8篇微震
  • 8篇巷道围岩
  • 8篇矿山
  • 7篇煤岩体
  • 6篇瓦斯
  • 6篇卸压

机构

  • 99篇辽宁工程技术...
  • 24篇辽宁大学
  • 7篇东北大学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煤炭科学研究...
  • 2篇华北科技学院
  • 2篇义马煤业集团...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北京安科兴业...
  • 1篇乌审旗蒙大矿...
  • 1篇北京诚田恒业...
  • 1篇山东能源集团...

作者

  • 99篇王爱文
  • 76篇潘一山
  • 34篇李忠华
  • 26篇李国臻
  • 21篇肖永惠
  • 20篇代连朋
  • 16篇赵宝友
  • 10篇吕祥锋
  • 10篇阎海鹏
  • 8篇张建卓
  • 8篇徐连满
  • 5篇李祁
  • 5篇肖晓春
  • 5篇由衷
  • 4篇张立新
  • 4篇唐治
  • 3篇罗浩
  • 3篇曾祥华
  • 3篇赵鑫
  • 3篇阎石

传媒

  • 17篇煤炭学报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岩土力学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实验力学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煤炭技术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地震研究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煤矿安全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第11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14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11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用快速消波耗能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安全支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矿用快速消波耗能缓冲装置,包括上部刚性套筒(1),下部刚性套筒(2),在下部刚性套筒(2)的底部螺纹连接固定一个外部底盖(6),在外部底盖(6)上面的下部刚性套筒(2)内装有圆...
潘一山肖永惠李国臻吕祥锋李忠华王爱文
文献传递
扩胀-摩擦式吸能防冲锚索及其力学特性被引量:1
2022年
冲击危险巷道围岩冲击大变形造成锚固支护材料过载失效已成为深部煤矿巷道支护技术中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针对传统钢绞线锚索难以适应围岩冲击作用而出现的过载拉断问题,基于金属圆管扩胀塑性变形及摩擦耗能原理,研发了一种扩胀-摩擦式吸能防冲锚索。采用塑性力学理论开展了吸能防冲锚索吸能原理解析分析,并结合正交模拟试验讨论了吸能装置结构尺寸及材料属性对吸能阻力的影响规律及敏感性,得到了影响吸能防冲锚索吸能阻力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吸能防冲锚索的吸能装置在让位吸能过程中,吸能装置吸能总阻力可分为扩胀变形阻力和滑动摩擦阻力2部分。吸能套管壁厚、膨胀比、屈强比、摩擦因数以及扩径台锥角对扩胀变形阻力、滑动摩擦阻力的影响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吸能套管屈强比增加会导致吸能总阻力降低,扩径台锥角越大,降低速度越快;滑动摩擦阻力对吸能套管膨胀比变化较为敏感,而扩胀变形阻力对扩径台锥角变化极为敏感,增大扩径台锥角可迅速降低滑动摩擦阻力,增大扩胀变形阻力,从而改变2者在吸能总阻力中的占比;扩径台锥角相同时滑动摩擦阻力对吸能套管膨胀比的敏感性显著大于扩胀变形阻力;摩擦因数直接影响滑动摩擦阻力,而对扩胀变形阻力没有影响。6因素5水平正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吸能总阻力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吸能套管壁厚、扩径台锥角、吸能套管屈强比、挤压圆台高度、吸能套管膨胀比以及摩擦因数,吸能总阻力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吸能套管壁厚、膨胀比、屈强比、摩擦因数以及扩径台锥角,对吸能总阻力的影响趋势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理论解析、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程度,证实了吸能防冲锚索解析模型、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可作为吸能防冲锚�
王爱文范德威潘一山潘一山代连朋
关键词:冲击地压
一种瓦斯抽采和煤层注水两用封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瓦斯抽采和煤层注水两用封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装置由抽采管/注水管、高弹性橡胶管、由内外封堵弹性囊袋及其连接管构成的一体式弹性囊袋和注浆管组成;抽采管/注水管穿过橡胶管并与其两端密封连接;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设有开关和...
潘一山施天威王爱文徐连满郑文红高乾书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特厚煤层的锚杆改性围岩防冲击地压方法
本发明涉及矿山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特厚煤层的锚杆改性围岩防冲击地压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巷道开掘完成后,采用基本支护锚杆、锚索、金属网和钢带对巷道顶板和两帮进行浅部围岩基本支护;步骤2:测定巷道围岩的应力增...
王爱文高乾书潘一山何峰代连朋李忠华
利用钻屑法对卸压钻孔措施效果的分析评价被引量:26
2013年
以钻屑法理论为基础,利用打钻屑检测孔过程中钻屑量变化规律和出现的动力现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耿村煤矿13210回采工作面采用卸压钻孔方法防治冲击地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卸压钻孔方法使钻屑量最大值及大于3 mm的钻屑粒度等值都有所降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冲击地压危险性,但是未能使支承压力峰值带往煤体深部转移,说明应改变当前的卸压钻孔施工工艺,调整施工参数。分析结果也表明在采用卸压钻孔方法的同时,还应采取其他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从而达到对冲击地压的有效解除。
陈峰潘一山李忠华王爱文徐连满
关键词:钻屑法卸压钻孔冲击地压
深部孤岛工作面区段煤柱冲击地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以冲击启动理论为基础,结合覆岩空间结构思想,采用相似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孤岛工作面上覆岩层空间结构特点及采动围岩应力场的分布、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孤岛工作面区段煤柱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结果表明,两侧充分开采的孤岛工作面上覆岩层呈"C"型覆岩空间结构,工作面承受上部岩层及两侧采空区上覆岩层转移过来的部分岩层重量,在工作面两侧形成应力集中区域,导致采动围岩应力场达到极限平衡状态,该集中应力可视为采动围岩近场极限平衡系统的静载荷。孤岛工作面开采过程中"C"型覆岩空间结构逐渐演化形成"W"型空间结构,极限平衡系统静载荷发生转移和改变,最终由上下区段煤柱全部承担上覆岩层重量,系统载荷增至最大,处于临界失稳状态。"W"型覆岩空间结构大面积失稳,为系统提供了外动载荷,系统在动载荷的扰动下突破平衡极限,从而发生区段煤柱冲击。最后,基于孤岛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确定了区段煤柱的合理尺寸。
王爱文潘一山李忠华
关键词:矿山安全孤岛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冲击地压相似模拟试验
我国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分类、预测与防控被引量:14
2022年
针对我国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频发的现状,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对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发生机制、预测和工程分类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关键层运动模式将顶板运动型矿震分为关键层断裂型、关键层回转型和关键层滑移型3类矿震,建立了基于“关键层运动状态”的顶板运动型矿震的能量预测模型,分别提出了3类顶板运动型矿震能量的计算方法;(2)基于顶板运动型矿震诱发井下和地面灾害机制,建立了顶板运动型矿震诱发井下冲击地压和地面建筑物震动损害的一体化力学模型和评估方法,为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诱发灾害的预测提供了基础;(3)提出了分类防控、源头减震、吸能抗震协同防控顶板运动型矿震的理念,形成了以低矿震能量、低围岩密度和高抗震能力为基础的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防控体系,开展了地面直井压裂源头防控顶板运动型矿震的技术试验研究;(4)根据工作面在压裂区开采期间的矿压显现和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结果,大范围压裂措施能够降低大能量矿震发生频次,但也可能改变关键层运动模式,甚至增大井下矿压显现强度。
朱斯陶刘金海姜福兴尚晓光孙希奎张修峰宋大钊张明王爱文谢华东曲效成
关键词:坚硬顶板矿震冲击地压
防冲锚杆索吸能构件合理螺纹参数确定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传统矿用锚杆锚索无法实现让压吸能的不足,为设计出满足防冲吸能要求的组合式锚杆索,对防冲吸能锚杆索的吸能构件中不同螺纹尺寸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优螺纹尺寸组合.利用ANSYS软件进行前处理、LS-DYNA进行求解计算,正交试验法进行结果分析,研究不同尺寸内螺纹吸能效果,考察各个因素对工作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构件工作阻力影响最大的参数是螺纹厚度,其次是螺距,最后是螺纹剪切高度.螺纹厚度越大,构件的工作阻力越大;螺距越大,构件的工作阻力越小;剪切高度为3 mm时,构件工作阻力最大;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吸能构件螺纹最优尺寸为螺距10 mm,螺纹厚度4 mm,剪切高度3 mm.
孟村影潘一山王爱文
关键词:螺纹
一种挤压、摩擦式吸能锚杆
本发明分开一种挤压、摩擦式吸能锚杆,包括锚杆体和套筒,套筒内设置吸能衬里管,所述的套筒的末端固定连接末端卡,首端与防进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锚杆体首端置于吸能衬里管外的套筒内,末端依次穿过吸能衬里管、末端卡置于末端卡之外,...
潘一山孟村影曾祥华王爱文李忠华李国臻
文献传递
一种矿用间隔分布吸能式超长组合锚杆
本发明一种矿用间隔分布吸能式超长组合锚杆及使用方法,包括高强度螺纹钢锚杆、剪切吸能部件、柔性连接部件、薄壁塑料套管、金属托盘、注浆管、止浆塞和预紧螺母,所述剪切吸能部件与柔性连接部件相连,所述高强度螺纹钢锚杆一端与剪切吸...
王爱文潘一山李国臻李忠华阎海鹏肖永惠李祁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