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淑真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病理
  • 10篇免疫
  • 9篇临床病理
  • 8篇免疫组化
  • 7篇肿瘤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5篇免疫组织
  • 5篇恶性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细胞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蛋白
  • 3篇组化研究
  • 3篇胃肠
  • 3篇免疫组化研究
  • 2篇蛋白表达
  • 2篇原发性
  • 2篇增多症
  • 2篇中线恶性

机构

  • 17篇厦门市第一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解放军174...

作者

  • 19篇王淑真
  • 8篇张海萍
  • 7篇庄严阵
  • 6篇杨萌霓
  • 3篇陈佩琼
  • 2篇张海萍
  • 2篇江显毅
  • 2篇商少宏
  • 2篇方庆全
  • 2篇洪明
  • 1篇王惠强
  • 1篇陈金坝
  • 1篇叶友新
  • 1篇郑玉清
  • 1篇钟山
  • 1篇陈实新
  • 1篇周中泉
  • 1篇邢金春
  • 1篇庄炫
  • 1篇曾超英

传媒

  • 5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8
1994年
对厦门地区26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发现:1)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年龄高峰、性别比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癌瘤者相似。2)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癌瘤的病例中51%腺肿增生上皮和癌细胞有移行过渡形态。3)51%的病例为多结节癌灶.4)18.9%的癌灶在0.5cm以下,系手术前难以发现的微小癌.
洪明庄严阵陈金坝王淑真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病理
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观察胃肠道神经源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进行光镜观察,部分病例作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中,发生于胃14例、小肠6例、直肠1例。发病年龄30~50岁。镜下观察,良性神经鞘瘤12例、神经纤维瘤4例、恶性神经鞘膜瘤4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恶性神经鞘膜瘤4例中1例伴有横纹肌肉瘤分化,免疫组化染色S-100弱阳性,Myoglobin部分瘤细胞阳性,证实是恶性蝾螈瘤。结论:胃肠道良恶性神经源肿瘤病理特点和软组织的神经源肿瘤相似,具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含一种或数种异源性成分。
王淑真张海萍庄严阵杨萌霓
关键词:胃肠道免疫组织化学病理
乳腺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研究及意义
1998年
乳腺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研究及意义王淑真庄严阵张海萍江显毅陈琦杨萌霓陈佩琼方庆全厦门市第一医院病理科(厦门市361003)1材料与方法本组47例取自我院1995~1996年间乳腺癌根治术标本,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石...
王淑真庄严阵张海萍江显毅陈琦杨萌霓陈佩琼方庆全
关键词:乳腺癌P53P21蛋白表达PCNA免疫组化
消化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与肿瘤恶性程度及治疗预后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3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间质瘤细胞c kit蛋白(CD117)、CD3 4 、波形蛋白、结蛋白、S 10 0、Syn、NSE、αSMA、ACT、FN、GFAP表达。 结果 33例GIST中,良性者8例,交界性7例,恶性共18例。位于小肠者均为交界性及恶性,其恶性度与其它部位的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所有病例CD117、波形蛋白均阳性,2例CD3 4 阳性;而结蛋白、FN、GFAP均阴性。2 2例a SMA、ACT阳性,16例S 10 0阳性,其中3例Syn、NSE阳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出血坏死明显与良性者有差异显著性(P <0 .0 1)。随访19例,良性及交界者治疗效果较好,恶性者则差。 结论 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几乎所有GIST均表达CD117及波形蛋白,大部分表达CD3 4 。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与其发生部位、大小、出血坏死、细胞异形性及核分裂活性密切相关。
商少宏张海萍王淑真
关键词:胃肠肿瘤间叶瘤随访研究
关于肾上腺结核并肾上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周中泉陈实新赵景馨王淑真庄严阵叶友新邢金春陈斌王惠强庄炫
肾上腺结核少见,传统观念认为肾上腺结构为破坏性病变,当肾上腺组织破坏90%以上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状。该研究发现三例肾上腺结核,临床上表现为高血压、肥胖体征,血皮质醇增高,尿17羟、17酮偏高,说明肾上腺功能亢进地,...
关键词:
关键词:结核病肾上腺结核增生肾上腺增生病理学
肝内胆管巨大乳头状囊腺瘤癌变一例被引量:2
1998年
患者女,42岁。因上腹部撞伤后疼痛伴呕吐1天,于1995年3月28日入院。平时常感腹胀,偶有上腹疼痛。体检:腹部膨隆,上腹部广泛压痛、反跳痛、下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性血性混浊液体。行急诊手术。术中所见:腹腔内血性混浊液体450...
庄严阵王淑真张福星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内乳头状囊腺瘤癌变
29例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的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1992年
本文报告29例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着重对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进行探讨.病理诊断依据是:1、有显著的坏死.2、炎性浸润及异形淋巴细胞(ALC)浸润,并浸润粘膜上皮及缸管壁.3、ALC 的形态分大、中、小3型,数量随临床分期而变化.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病变组织中 ALC 呈 UCHL_1,LCA 膜阳性反应,而 K、λ、Mac_(387)、Lysozymc 均呈阴性反应,提示是 T 细胞来源的恶性淋巴瘤.
王淑真
关键词: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淋巴瘤
54例小儿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通过对54例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对小儿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组织学类型特点及与发病年龄、部位、临床分期和愈后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提示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二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部位和愈后均有所不同。
庄益顺王淑真蔡清源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病理淋巴瘤儿童
胃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3
1998年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微波修复检测50例胃癌、癌旁粘膜及正常粘膜组织中P53、P21癌基因蛋白及PCNA的表达,探讨其意义。结果表明:癌基因P53、P21及PCNA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分别为78%(39/50)、95%(47/50)、96%(48/50);癌旁粘膜分别为42%(21/5O)、18%(9/50)、66%(33/50)呈弱阳性反应;而在正常组织均为阴性0%。P53、P21和PCNA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组织学类型无关(P>0.01),而与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都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P53、P21癌基因突变及PCNA表达完全正相关。表明P53、P21基因的突变及细胞核增殖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故使用免疫组化加微波修复检测胃癌的P53、P21及PCNA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指标,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同时为早期诊断胃癌提供参考。
王淑真张海萍庄严阵江显毅陈琦杨萌霓陈佩琼方庆全
关键词:胃癌癌基因癌基因蛋白免疫组化
心房粘液瘤临床病理观察(附四例报告)
1997年
作者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例经改良低温心内直视手术切除的心房粘液瘤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心房粘液瘤是分化良好的真性肿瘤,形态结构具多样性、复杂性,自原始幼稚间叶组织发生,向不同方向分化,应与血栓机化区别。临床表现常有与二尖瓣狭窄相似症状,应与风湿病鉴别。作者对心房粘液瘤的生物学行为、治疗及预后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淑真庄益顺张海萍杨萌霓郭水源
关键词:心脏肿瘤心房粘液瘤免疫组化心内直视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