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济奎

作品数:11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转化膜
  • 5篇镀层
  • 3篇锌镀层
  • 3篇钢表面
  • 3篇表面处理
  • 2篇镀锌
  • 2篇有机膦
  • 2篇杂多酸
  • 2篇酸盐
  • 2篇稀土
  • 2篇稀土转化膜
  • 2篇化学转化膜
  • 2篇防腐
  • 1篇单宁酸
  • 1篇电镀
  • 1篇电子能
  • 1篇电子能谱
  • 1篇镀镍
  • 1篇镀锌层
  • 1篇试剂

机构

  • 7篇南京化工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化工学院
  • 1篇南京汽车研究...

作者

  • 11篇王济奎
  • 8篇方景礼
  • 4篇刘琴
  • 2篇陈玉銮
  • 2篇韩克平
  • 2篇宋文宝
  • 1篇顾国亮
  • 1篇刘宝春
  • 1篇叶向荣
  • 1篇周祝敏
  • 1篇张倜
  • 1篇蔡璐
  • 1篇周峰

传媒

  • 3篇南京化工大学...
  • 2篇材料保护
  • 2篇应用化学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表面技术
  • 1篇分析测试技术...

年份

  • 3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锌镀层表面混合稀土转化膜的研究被引量:46
1997年
利用浸液法在锌镀层上获得混合稀土转化膜,研究了处理溶液的浓度、pH、温度、促进剂H2O2的含量及处理时间等因素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对膜层的组成。
王济奎方景礼
关键词:镀层转化膜镀锌防腐
锌镀层表面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转化膜的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锌镀层表面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转化膜的研究王济奎方景礼(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09)(南京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南京)关键词锌镀层,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转化膜钼酸盐和1-羟基乙-1,1二膦酸(HEDP,)均为被膜型缓蚀剂,可用于金属表面的钝化处...
王济奎方景礼
关键词:锌镀层转化膜钼酸盐耐蚀性
钢铁表面硅钼杂多酸化学转化膜的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利用浸渍法在A_3钢表面获得具有装饰效果的硅钼杂多酸转化膜。扫描电镜的表面形貌分析,以及3%NaCl水溶液中阳极极化曲线均证实该膜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效果。XPS和AES的分析结果表明膜层中Fe以Fe(Ⅲ)和Fe(Ⅱ)两种状态存在,Mo在膜层外部以Mo(Ⅵ)存在,内部则以Mo(Ⅵ)和Mo(Ⅳ)西种状态存在。从AES深度分布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层的组成(A.C.%)为:O 57.4%,Fe 17.1%,Mo 13.5%,Si 8.8%,C 3.2%
方景礼王济奎刘彤秋刘琴宋文宝
关键词:硅钼杂多酸转化膜表面处理
碳钢表面稀土转化膜的XPS和AES研究被引量:23
1994年
用浸渍法在A3钢表面上获得了稀土转化膜,此膜呈均匀的金黄色,有良好的装饰效果。硫酸铜点滴、盐水浸泡、硫化氢气体等加速腐蚀试验以及膜层的电化学测试均证实此膜具有一定的耐蚀性能,膜层的XPS(x射线光电子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膜层出铁、铈、氧等元素组成;在膜层的表面,铁以Fe ̄(3+)、铈以Ce ̄(4+)状态存在,在膜层的内部,铁以Fe ̄(2+)及Fe ̄(3+)铈以Ce ̄(3+)和Ce ̄(4+)状态存在;从AES(俄歇电子能谱)深度分布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各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百分浓度(at%)为Fe28.6,Ce2.8,068.6.
方景礼王济奎刘琴宋文宝
关键词:碳钢稀土转化膜XPSAES表面处理
A3钢表面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转化膜的研究
1996年
由Na2MoO4·2H2O和Na2HEDP·5H2O合成了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Na8[(HEDP)2Mo5O21]·5H2O。用Na8[(HEDP)2Mo5O21]·5H2O的溶液处理A3钢,获得了具有一定耐蚀性的黄色转化膜,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浓度16g·L-1,pH3.5,温度50℃,时间80s。本文还报告了膜层的XPS和AES分析结果。
王济奎顾国亮汤旭东陈玉銮
关键词:有机膦转化膜缓蚀剂
镀锌层表面H_4PM_(011)VO_(40)杂多酸转化膜的研究被引量:11
1996年
利用浸渍法在镀锌层表面获得了钼钒磷杂多酸转化膜,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证实了膜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XPS和AES分析结果表明,膜层由O、Mo、P、V、Zn等元素组成;相对原子百分含量(A.C.%)为:O 45.8,Mo 35.7,P 9.2,V 3.9,Zn 5.4;在膜层中P以P(Ⅴ),Mo在Mo(Ⅴ)、Mo(Ⅳ),V以V(Ⅲ),V(Ⅳ)等形式存在。
方景礼韩克平王济奎
关键词:镀锌杂多酸转化膜镀层
NT-1镀镍防变色工艺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研究了NT-1防镍变色剂在不同温度、pH值和处理时间下的防腐蚀变色效果,结果表明,在65~75℃,pH 8时浸渍1~2 min可获得最佳的效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镍电极在NT-1处理前后的腐蚀电流,结果表明,NT-1膜层可明显提高镍层的耐蚀性能,在阳极电位小于0.5 V时,其缓蚀率可达95%以上。用电子能谱对膜层的研究表明,NT-1防变色膜是一种致密、均相的疏水膜,这是它可有效防止镍层变色和腐蚀的原因。由Ar^+深度剥蚀图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的组成为:C72.0%,O 12.2%,Na 5.1%,Mo 2.0%,Ni 8.7%。
方景礼刘琴王济奎叶向荣宋文宝
关键词:镀镍防腐蚀电镀
A_3钢表面的单宁酸化学转化膜被引量:21
1996年
以单宁酸溶液处理A3钢,在其表面获得了兰色的化学转化膜。加速腐蚀试验表明膜层具有明显的耐蚀效果。研究了处理溶液的浓度、温度、pH及处理时间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层的形貌进行分析。对膜层的形成机理作初步的探讨。
王济奎刘宝春蔡璐张倜周峰
关键词:单宁酸化学转化膜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剂
钢铁件直接浸镀Cu-Sn合金被引量:9
1993年
钢铁件直接浸入含CuSO_4、SnSO_4、H_2SO_4、稳定剂FS-l和络合剂的溶液中5~10 min,可以获得具有装饰性金黄色的Cu-Sn合金层。研究了浸镀液中CuSO_4SnSO_4浓度对浸镀层中Cu含量和颜色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稳定剂FS-l和NaF的效果,发现FS-l比NaF具有更好的效果。用盐水浸泡和H_2S加速腐蚀试验测定了浸铜层、浸Cu-Sn层的耐蚀与防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浸Cu-Sn层的耐蚀性比浸Cu层更好。从俄歇电子能谱的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镀层的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百分浓度分别为68%Cu、13%O、8%Sn、6%Fe。文中还讨论了Cu^(2+)、Sn(2+)离子同时在铁上置换反应的原理及浸镀液中Cu(2+)、Sn(2+)的分析方法。
方景礼刘琴宋文宝王济奎
关键词:镀层铜锡合金浸镀
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轻稀土中的铈被引量:3
1997年
利用铈的变价以及Ce(Ⅳ)-Tiron配合物在不同酸度条件下颜色的特殊性,建立了无需预先分离而直接测定混合稀土中铈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在pH为9.0条件下,借助空气的氧化,Ce(Ⅲ)和Ce(Ⅳ)都与Tiron形成Ce(Ⅳ)-Tiron配合物。该配合物在pH为5.0时呈亮黄色,在435nm处有最大吸收。铈的浓度在0~80μg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1.64×103L/(mol.cm-1;检出限为1.88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17C-0.018(C以μg/mL表示),线性相关系数γ=0.9992。对稀土样品平行测定6次,变异系数CV≤2.3%。共存的轻稀土离子对铈的测定无干扰。用于稀土氧化物及稀土盐中铈的测定,结果与KMnO4法比较,相对误差≤0.55%。
陈玉銮王济奎汤旭东周祝敏
关键词: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轻稀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