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治理

作品数:26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学
  • 8篇语言文字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汉语
  • 4篇文学
  • 4篇论衡
  • 4篇教学
  • 4篇汉语教学
  • 3篇对外汉语
  • 3篇文化
  • 3篇俄汉
  • 3篇俄汉语
  • 3篇《论衡》
  • 2篇代文
  • 2篇对外汉语教学
  • 2篇整体思维
  • 2篇审美
  • 2篇思维
  • 2篇文气
  • 2篇文学思想
  • 2篇文艺
  • 2篇零起点
  • 2篇教育

机构

  • 19篇厦门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25篇王治理
  • 1篇赵春宁
  • 1篇窦丽梅
  • 1篇黄炎
  • 1篇乔倓
  • 1篇顾易生
  • 1篇周丹
  • 1篇蓝莉蓉

传媒

  • 9篇海外华文教育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戏剧艺术
  • 1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修辞学习
  • 1篇阴山学刊
  • 1篇古籍研究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国际汉语学报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至十二世纪汉文化教育影响下的契丹文学
2010年
十至十二世纪,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王朝在与中原王朝的长期交往过程中,广泛而深入地接受、吸收汉文化。契丹历代君主都仿效中原王朝在国都和全国各地设立各级汉式学校,推行汉文化教育。这不仅对于契丹文人学习汉语、接受汉文化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对其汉文作品的创作和辽代文学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辽一代,契丹文人用汉文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种类多样,风格各异,显示了汉语教育推广和汉文化传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王治理乔倓黄炎
王充及其文学思想
王治理
关键词:东汉汉代文学论衡文学思想
从《世说新语》看山水美与人格美之关系
2001年
歌德说过,美就是自然的秘密规律的显现,如果没有人去把这种秘密规律揭示出来,它就永远是不可知的。山水自然、花鸟虫鱼、日月星辰。
王治理
关键词:《世说新语》山水美人格美人格审美意识
现有对俄汉语教材的不足及非学历化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对俄罗斯而言,由于汉语在当地的推广及孔子学院的开办,大规模针对成人的非学历汉语教学空前庞大,但是新教材的开发尚处在慢慢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俄罗斯孔子学院的教学现状表明,从现有教材之中很难挑出完全适合于当地教学环境的教材。而...
裴紫伊王治理
关键词:零起点
文献传递
民族的三种思维方式与对外汉语教学
民族思维方式是一种隐性文化,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对于汉字形成、词义派生、词语构成和作文方式等影响巨大。本文从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思维、整体思维、圜道思维的追本溯源入手,解析思维方式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着重...
王治理
关键词:思维方式对外汉语教学形象思维整体思维
《伍伦全备谚解》的文化价值浅谈被引量:1
2019年
《伍伦全备谚解》是18世纪朝鲜半岛李氏王朝时期一部重要的汉语口语教材,也是李朝科举考试初试、复试的必考书目。它是通过对中国明代戏曲家丘濬所作的传奇《伍伦全备记》谚解而成,对早期的域外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伍伦全备”是指“伍伦全”和“伍伦备”兄弟俩的姓名;“伍伦”又是儒家思想道德规范“五伦”的谐音,“五伦”是中国和韩国传统社会中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关系。从《伍伦全备谚解》的文化价值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把其有益的部分发扬光大,并为当代对韩汉语教学和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启示。首先,本文将从谚解的方法和原因对这部教材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其次,由于《伍伦全备谚解》大量用典,不仅满足了李朝人汉语学习的需要,同时满足了他们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因此对其典型性语言也进行必要的分析,以此探讨语言中的文化价值。再次,通过分析教材文本人物对话中各个角色的扮演,对教材的戏曲文化价值予以探讨。最后,从教材的编排方式、方法出发,分析其儒学道德教化的价值所在。
王治理刘丹
关键词:文化价值
中日姓名预测学漫谈及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姓名预测学"是一种是从"周易"哲学发展出来的、通过姓名去探索人生规律的命理学说。对于有着共同文化根源和同用汉字起名的中国、日本来说,两国的姓名学流派不仅在理论基础上有着相通之处,而且还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目前,在姓名学众多的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国传统的"生辰八字姓名学"和日本的"五格剖象姓名学"。本文尝试在归纳、总结这两种流派理论根据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并介绍中日姓名学说的相关知识。
王治理
关键词:汉字
《论衡》的文学观被引量:2
2004年
王充《论衡》继承了先秦以来的杂文学观念,对"文"进行了广泛的论述,从"天文"到"人文",从广义的纹理色彩之"文章",到相对狭义的文字著作之"文章",层次不一,含义广泛。在杂文学观念的基础上,王充还对"文"与"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既继承了先秦以来"人学文质论"的思想,又开始了"文学文质论"的探讨。他提出的"五文"说,对后世文体理论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王治理
关键词:《论衡》文学观
《唐风·羔裘》臆说
2004年
<正>一、关于《羔裘》的解释《诗经·唐风·羔裘》是一篇比较费解的诗。试看全诗: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羔裘本是诸侯、卿、大夫的朝服,诸侯用全裘不加袖饰,卿、大夫都以豹皮饰为袖端,诗中所言的'羔裘豹祛'当是指身着羔裘的大夫。《毛诗序》认为这是一首刺诗,云:'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总结指出鲁、齐、韩'三家无异义'。后世学者多持此说,如今人陈子展论此诗曰:'《羔裘》,盖奴隶刺其小奴隶主贵族凶恶之诗。《序》说可不谓误。'~①可朱熹却怀疑说:'诗中未见此(指《毛诗序》所言)意。'(《辨说》)他又说,'居居未详','究究亦未详','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诗集传》)如朱子所说,诗中确实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看出晋人讥刺在位者不体恤人民的意思。关于'居居'、'究究'之义,《尔雅》释曰:'恶也。'因此,《鲁诗》曰:'居居、究究,恶也。'《毛传》曰:'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究究,犹居居也'。孔疏亦同毛说。总之,对'居居'、'究究'的训诂,都脱离了诗篇、诗句之整体,而拘泥于《尔雅》就字、词的孤立解释。
王治理
自然本色美的思想渊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一个问题
2004年
中因古代文学创作中自然本色之美艺术风格的形成深受中国哲学和传统思想的影响。追溯这一文学现象的思想渊源,对海外学员学习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王治理
关键词:古代文学思想渊源文艺思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