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富

作品数:50 被引量:42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机械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3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自适应模糊
  • 9篇鲁棒
  • 8篇稳定性
  • 8篇模糊系统
  • 7篇自适
  • 7篇自适应
  • 7篇非线性
  • 6篇神经网
  • 6篇神经网络
  • 6篇自适应控制
  • 6篇线性系
  • 6篇模糊控制
  • 6篇观测器
  • 6篇非线性系统
  • 5篇李雅普诺夫
  • 4篇硬件
  • 4篇硬件在环
  • 4篇自适应模糊控...
  • 4篇鲁棒自适应
  • 4篇模糊逻辑

机构

  • 50篇东北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澳大利亚拉筹...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辽宁工学院
  • 2篇沈阳中兴电力...
  • 1篇辽宁省交通高...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北能源职业...
  • 1篇东软集团
  • 1篇宁夏理工学院
  • 1篇中国铝业公司
  • 1篇拉筹伯大学
  • 1篇辽宁省送变电...
  • 1篇神华国华(北...

作者

  • 50篇王永富
  • 20篇柴天佑
  • 6篇梁忠超
  • 5篇王殿辉
  • 4篇刘积仁
  • 4篇赵宏
  • 4篇高海波
  • 3篇邓宗全
  • 3篇曹万科
  • 3篇张天侠
  • 2篇佟绍成
  • 2篇闻邦椿
  • 2篇张义民
  • 2篇任朝晖
  • 2篇杨志华
  • 1篇杨辉
  • 1篇岳恒
  • 1篇李小平
  • 1篇李甲递
  • 1篇迟瑛

传媒

  • 9篇控制工程
  • 6篇自动化学报
  • 6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控制理论与应...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模糊系统与数...
  • 1篇系统工程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现代机械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兵工学报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东北工学院学...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应力修正的载人月球车车轮侧向力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载人月球探测是无人月球探测的必然发展趋势,载人月球车是载人月球探测中必不可少的探测工具和手段。宇航员驾驶载人月球车进行月面探测任务,在进行转向行驶时,车轮实际速度方向与滚动方向不一致,此时土壤对车轮产生侧向力的作用。载人月球车车轮运行在月球真空、大温差、松软月面土壤的恶劣条件下,与传统地面橡胶车轮不同,采用弹性筛网形式的车轮。基于一般刚性车轮的侧向力模型,引入三个应力修正系数,其中包括两个侧向附着力计算的应力修正系数和一个侧向推土力计算的应力修正系数。通过推导得到载人月球车弹性筛网车轮的侧向力数学模型,利用参数辨识得到应力修正系数的求解公式。对比理论修正模型与试验结果,验证了载人月球车弹性筛网轮侧向力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梁忠超王永富高海波邓宗全
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被引量:23
2004年
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不确定系统 ,提出一种稳定的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跟踪误差和逼近误差对参数自适应律的共同影响 ,并对模糊逼近误差和外扰采用 H∞ 补偿控制。
王永富柴天佑佟绍成
关键词:自适应模糊控制跟踪误差
一个具有完备性和鲁棒性的模糊规则提取算法被引量:33
2010年
从实际检测数据中提取模糊规则进而建立有效的模糊模型对实现复杂系统的智能建模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些文献中对该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从数值数据中提取模糊规则的算法(简称为WM和iWM算法).对WM和iWM算法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该算法在完备性和鲁棒性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本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一个改进的提取模糊规则的算法(简称DM算法)并在完备性和鲁棒性方面与WM和iWM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模糊建模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DM算法具有更好的逼近能力和对不确定数据干扰的鲁棒性.
王永富王殿辉柴天佑
关键词:模糊规则鲁棒性数据挖掘
闪蒸干燥机温度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被引量:5
2006年
针对旋转闪蒸干燥机温度控制具有较大的滞后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以Φ1000型旋转闪蒸干燥机为具体对象,选用PLC作为温度控制器,并对其入口温度采用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给出了闪蒸干燥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根据其生产的实际情况和操作经验,总结出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并确定了其相应控制参数。通过实际运行证明,本控制系统使其入口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并确保了干燥质量达到生产指标要求。
任朝晖王永富闻邦椿
关键词:旋转闪蒸干燥机入口温度PID控制模糊控制
转炉参考炉次智能识别系统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基于冶炼过程再现性原理的转炉增量模型,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且具有一定的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其中增量模型的参考炉次及参数的选取是建模的关键,智能化的识别参考炉次及参数,更具有科学性,对实现冶炼过程的智能控制,具有理论和实际价值。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本炉次与参考炉次进行分类,使得参考炉次的选择更具科学性和智能化,从而为参考炉次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侯荣涛张帆王永富张立萍
关键词:转炉智能识别系统冶炼过程炼钢炉
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综述被引量:99
2006年
针对近10年来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模糊系统、模糊控制、稳定性、模糊逼近和神经网络等方面较详细地概括与分析了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与进展, 特别是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下,基于模糊模型的自适应模糊控制与鲁棒控制、滑模控制等传统方法的结合与互补为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最后对自适应模糊控制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模糊建模与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王永富柴天佑
关键词:模糊控制模糊系统稳定性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西门子TXP与外挂燃烧优化控制系统的通信被引量:1
2020年
燃烧优化控制系统为了使锅炉运行在最佳工况,因此需要对某电厂1号锅炉机组参数进行监视和设备控制,详细说明了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如何利用Modbus协议实现与西门子TXP DCS通信的过程。TXP系统中的CM104通信器通过初始化文件配置和通信功能块的组态设计,完成Modbus主站开发;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则基于VS2017平台进行软件设计,配置相应的Modbus从站功能。最后经过工业现场长时间的通信测试,开发完成的燃烧优化控制系统稳定运行、控制效果良好,能够满足与TXP系统实时通信及控制的需求。
张晓宇王天伟付林王懋譞王永富
关键词:MODBUS协议
一类非线性MIMO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控制被引量:5
2005年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模糊观测器和控制器。该方法不需要系统状态完全可测的条件,而是通过自适应模糊观测器估计系统的状态。采用基于状态估计的模糊基函数模型的模糊逻辑系统逼近非线性函数,并对模糊建模误差和外扰的存在采用了鲁棒补偿控制项以保证良好的观测与跟踪性能,该控制器保证了跟踪误差和观测误差的一致最终有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观测效果与跟踪效果。
王永富柴天佑
关键词:非线性系统模糊观测器一致最终有界模糊控制严格正实
汽车CAN总线可视化实时性分析研究及仿真被引量:10
2008年
针对事件触发的CAN协议对信息最坏传输时间不具有限制能力这一缺陷,在设计分布式系统CAN总线时为保证信息的在线传输实时性,须对信息的传输实时性进行严格地离线分析。可视化技术是研究工程问题的高效方法与手段。为此本文在研究著名的实时性分析方法即比率单调分析法(RMA)基础上推导出新的易于可视化实现的单步递推关系(SSRR)方程,并基于此原理采用MATLAB/GUI设计可视化实时性分析软件工具,最后把其应用到某汽车CAN总线信息进行离线实时性分析,并采用CAN总线实验系统对分析结果进行系统仿真运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性能优越性。
曹万科张天侠张霏霏张芙君王永富
关键词:可视化设计
摩擦诱发极限环的分析与自适应主动控制被引量:1
2011年
摩擦诱发的自激振动对工程系统有很大的危害性。理解摩擦自激振动的成因以及寻找相应的振动控制策略对工程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通过对常用的两类摩擦模型数值特征分析探讨了摩擦自激振动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建模的自适应主动控制策略。讨论摩擦自激振动的解析解并对Coulomb摩擦和Stribeck摩擦产生的极限环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考虑到传统摩擦力模型的缺陷以及不具备自学习和自适应环境的能力,提出采用自适应模糊建模技术在线逼近摩擦力并将辨识结果用在振动的主动控制器设计中。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模糊系统补偿的PD主动控制技术的有效性,该主动控制对抑制极限环的振幅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可以消除极限环,而且也可以消除稳态误差。
王永富王殿辉柴天佑
关键词:自激振动自适应模糊系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