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荣
- 作品数:51 被引量:46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六淫与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异常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揭示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异常与气候环境(六淫)关系,利用全国36年(1975—2010年)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实测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结果表明:36年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病死)率,与风寒湿三气杂合存在十分显著正相关关系,偏高(低)与连续的寒湿风邪偏重(轻)变化同向,历史上疫情最严重年份(1986年)寒湿风达到历史极值,发病(病死)率异常与"寒伤心(伤血)、湿伤肾"和"因风气而生长"一致。发病(病死)率及其绝对变率空间分布,由西南向东北递增,与寒湿风三气强弱及变幅配置一致程度较高。
- 王毅荣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中医学流行病学
- 近70年中国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演变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利用黄土高原地区68 a气象资料,采用EOF、REOF、CEOF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域气候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呈递减趋势;20世纪30-40年代高,60年代次高,90年代最低,80年代次低;1978-2000年、1951-1960年以下降为主,1978-2000年最为突出,1961-1978年曲线不断上升,2000年后呈现上升;气候生产力演变存在多种周期,其中4年周期最为明显;存在相关程度高的3个特征区域,即高原西部生产力不稳定低产区、南部相对稳定高产区、高原东部不稳定区;高原中北部是气候生产力变化的敏感区;气候生产力的空间振幅存在传播趋势,从高原中东部向东南传播。
- 王毅荣林纾
- 关键词:中国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
- 河西走廊风能资源可持续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风速气候资料和风塔精细资料,通过分析该区域风速演变,探讨风能资源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的环境风速比较稳定,在气候上没有明显的减小趋势,根据对未来风速变化的预测及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初步推断河西地区风能资源具有很好的持续性。
- 王毅荣罗勇张书余
- 关键词:河西走廊风能可持续性
- 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旱涝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被引量:31
- 2005年
-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降水演变特征,主要采用EOF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利用黄土高原区域51站1961-2000年降水资料,研究植被生长期降水旱涝特征,分析和比较了干年和湿年降水。结果表明:区域响应以一致的涝或旱为主,高原中北部为响应最敏感区;时间演变中1971年之前相对多雨,1985年后明显变旱,存在3~5a、8a左右的年际振荡,3~5a周期明显;高原东北部是干年降水响应最敏感区,是干旱最突出的地方;高原北部是湿年降水响应最敏感区,是降水偏多最突出的地方(易涝);旱年降水响应中局地性较强,湿年降水响应以全区一致为主。
- 王毅荣
- 关键词:旱涝EOF分解黄土高原区年降水降水资料年际振荡
- 中国黄土高原区域性暴雨时空变化及碎形特征被引量:19
- 2007年
- 利用黄土高原51个测站40年日降水资料,采用REOF分析、小波分析和分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区域性暴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域性暴雨事件趋于减少,过程雨量加大;区域性暴雨频数演变存在4年和7~8年的振荡,以4年周期为主;在1977年区域性暴雨事件出现突变性减少,相应的短周期减弱、长周期加强。分析表明,区域性暴雨事件骤减与500hPa高度、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位置关系密切;与区域性暴雨事件伴随的全区降水量存在6个空间型,各型暴雨雨量异常具有客观碎形(分形)特点,其中黄土高原西北部和东南部暴雨雨量异常偏多的分维数值较小,在黄土高原中部分维数值较大,反映出黄土高原中部暴雨异常偏多的非线性机制最为复杂,而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相对简单。
- 王毅荣林纾张存杰
- 关键词:黄土高原区域性暴雨小波分析分形分维
- 甘肃省粮油产量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为揭示甘肃各地粮食和油料作物产量对大尺度气温变化响应的程度,利用1981~2000年甘肃省各地小麦、玉米、马铃薯、糜子、谷子等粮食作物和胡麻、油菜等油料作物产量和相应4~10月的气温数据,采用EOF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粮油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胡麻产量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敏感区主要在河西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强;糜子、马铃薯、油菜在大部分地方不敏感,谷子基本不敏感。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些建议。
- 王毅荣
- 关键词:作物产量敏感性
- 黄土高原汛期降水年代际演变被引量:1
- 2007年
- 利用黄土高原区域40 a的降水资料,研究汛期降水年代际演变。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汛期旱涝交错的变化幅度不断减小;降水带南移雨量带南移。20世纪80年代较60年代南移0.6个纬度,90年代南移约1.8个纬度(高原东部地区南移4个纬度)。前3个模态演变的转折(突变)时间和显著程度不同,但其振荡强度和周期的阶段性与降水对应较好。多雨期降水变幅大,周期短,振荡强。少雨期对应多周期,弱振荡。降水异常的敏感区年代际变动明显,演化路径基本由东北向西南移动,高原西部旱涝灾害趋向频繁。
- 王毅荣张旭东冯建英
- 关键词:黄土高原汛期降水
- 甘肃岷县山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利用甘肃岷县气象站及其周围4站1937-2004年的68年逐月气温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岷县山区气温存在下降趋势,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异常的。该地区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由暖转冷的突变十分明显,30、40年代是最暖的阶段,80年代为最冷的时期。从40年代起气温一直在下降,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降到最低,80年代后才转为上升。预测未来气温有下降的可能。
- 王毅荣
- 关键词:气温变化气温预测
- 甘肃油菜产量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被引量:4
- 2007年
- 利用1981~2000年20a甘肃省64县区油菜产量和生长期(4~10月)气温资料,主要采用R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油菜产量的地区差异和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油菜产量存在4个特征区,即河西走廊高产不稳定区,河西东部及陇东地区和陇中产量不稳定区,甘南高原等甘肃南部边缘低产稳定区。产量变化以2~4a左右的年际振荡为主,5a周期大多对应极值产量。气温异常偏高(低)相应的河西走廊产量异常偏欺(丰),甘南等甘肃南部边缘地区产量随气温的升高(降低)而升高(降低),这些地区油菜产量对气候变暖响应显著;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对气候变暖响应不太明显。
- 王毅荣张旭东
- 关键词:油菜产量气候变暖
- 近37年甘肃省降水特征分析被引量:22
- 2009年
- 选取甘肃省61个气象站1965-2001年共37 a逐日降水资料,通过有关统计量的计算,对甘肃省月降水量的基本时空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月降水资料经标准化处理后做了EOF、REOF、小波分析,研究其异常的时空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降水自西北向东南呈增加趋势,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稳定性随降水增加而增加,但降水基本呈正偏态,降水年际变化的线性趋势并不显著;甘肃省降水存在3种变化模态:全省一致型、东南-西北反向型、自西北向东南呈正、负、正变化型;可将甘肃省降水分为4个敏感区:东南区、陇西区、陇中区和西北区;甘肃省降水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具有不同的突变点,降水在33 a尺度上呈减少趋势,4 a准周期比较显著。
- 王燕王润元王毅荣王鹤龄
- 关键词:月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