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月

作品数:102 被引量:416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3篇学位论文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4篇文化科学
  • 16篇天文地球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经济管理
  • 7篇农业科学
  • 6篇水利工程
  • 4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地理
  • 13篇教学
  • 8篇生态
  • 6篇土壤
  • 6篇理教
  • 6篇降水
  • 5篇灾害
  • 5篇旅游
  • 4篇地理教学
  • 4篇应急决策
  • 4篇生态补偿
  • 4篇课程
  • 4篇高校
  • 3篇地理学
  • 3篇岩溶
  • 3篇岩溶区
  • 3篇生态风险
  • 3篇生态环境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态校园

机构

  • 59篇广西师范大学
  • 23篇辽宁师范大学
  • 16篇中国地质科学...
  • 15篇教育部
  • 13篇惠州学院
  • 5篇中山大学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广西环境工程...
  • 2篇西南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广西水利电力...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宿州学院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铜仁学院

作者

  • 86篇王月
  • 35篇李晖
  • 14篇尹辉
  • 10篇蒋忠诚
  • 8篇任学慧
  • 6篇张强
  • 4篇翟禄新
  • 4篇顾西辉
  • 4篇罗为群
  • 3篇李艺
  • 3篇梁保平
  • 3篇陈孟林
  • 3篇杨奇勇
  • 3篇黄贵明
  • 3篇孔冬冬
  • 3篇黄丽玲
  • 2篇付万
  • 2篇黄智
  • 2篇李建鸿
  • 2篇宿程远

传媒

  • 6篇中学地理教学...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地理教育
  • 3篇人民珠江
  • 3篇广西教育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广西水利水电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甘肃农业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1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江流域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为探究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防洪抗旱工作提供科学借鉴,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功率谱分析法、线性趋势法、降水重心点及标准差椭圆法,分析了1965—2014年西江流域降水量的突变性、趋势性及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65—2014年间,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整体上呈波动减少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下降趋势显著。②西江流域东部的夏季降水变化程度要比西部地区大。同时,6月和8月的降水高值中心较为一致,位于西江流域中东部,7月则刚好相反。③西江流域夏季降水重心的位置集中分布在广西东兰、都安、巴马、大化等地,大致呈东西向分布。④南亚高压、ENSO正异常与PDO正异常均会对西江流域夏季降水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海拔高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气温与降水量呈负相关。
孙雯王月杨聪剑梁彬兰
关键词:夏季降水西江流域
广西海洋环境灾害风险综合管理
以广西为研究区域,综合集成GIS,RS and GPS技术建立广西海洋环境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系统。它提高对海洋环境灾害风险的综合管理,实现实时立体监测、灾害区域时空分布综合分析、灾害的预警与风险评估、灾害应急救助与响应等功...
王月任学慧李晖崔利芳
文献传递
土地利用方式对会仙岩溶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结合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环境情况,研究了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总磷、总氮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和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磷元素的含量,住宅用地>水田>岩溶湿地(原生湿地)>未利用荒地(闲置地)>坑塘水面(鱼塘),全钾最高的是未利用荒地(闲置地),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岩溶湿地(原生湿地),各形态的氮元素中硝态氮含量最多的是住宅用地,全氮最高的是未利用荒地;(2)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变化加剧了土壤有机碳、硫、氮磷的流失,导致湿地退化,未利用荒地退化指数-0.128、鱼塘退化指数-0.177、水田退化指数0.137、住宅用地退化指数0.39;(3)退化的原因是主要是人类活动的过分干扰。因此,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对湿地进行恢复。
肖飞鹏王月李晖
关键词:土地利用营养元素
风机桨叶雷击灾害问题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随着大规模风电在电力系统中的日益普及,风机桨叶的雷击灾害问题愈加严重。本文针对该问题,首先从风机系统外部分析桨叶与雷云间上行先导的放电机理和旋转桨叶的引雷效应,然后从风机系统内部阐述风机结构及旋转桨叶对雷电流暂态行波的影响,并研究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对直击雷能量耗散的作用,同时简要说明感应雷对风电机组的危害,分析归纳出风机桨叶遭受雷击时产生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忽略风机桨叶上行雷的雷击次数会严重低估雷击事故率,桨叶旋转运动可使叶片引雷能力增强,同时风机桨叶运动特性会对雷电流折、反射系数产生较大影响,在风机防雷设计中需考虑回击复杂性问题。此外,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能量耗散特性和感应雷引起的电磁兼容问题将对风电机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在风机防雷保护设计中需对其加强重视。
谭启德潘超陈铁金宇飞王月
关键词:防雷保护碳纤维复合材料能量耗散感应雷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及其生态环境响应——以兴化市为例
本论文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从人、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的角度出发,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视县域这一兼具典型性与普遍性的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关...
王月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环境脆弱性
文献传递
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以广西桂林市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依托地理课堂教学,以桂林市为研究区域,探讨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中部分内容为案例,融合桂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期能够给广大地理教师带来启发。
凌丽媛王月黄丽玲
关键词:乡土资源高中地理
步云山风景区乡村特色民宿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旅居形式应运而生。它不同于传统酒店规范统一的服务形式,而是以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人们提供服务。民宿的建设给了人们新的住宿体验。同时...
王月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域文化
广西师范大学生态校园水环境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改善广西师范大学水环境,构建生态校园。对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水环境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宿舍和食堂生活污水中的CODcr、BOD5、氨氮、总磷、挥发酚等超标,存在轻度污染的问题。通过分析其污染原因,结合雁山新校区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提出了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系统的建设,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等综合治理建议,以达到恢复和保护校园生态环境的目的。
李晖王月尹辉
关键词:水环境雨水生态校园
冬灌对产种苜蓿第三年生长的影响
2013年
本文通过对冬灌和未冬灌区产种苜蓿第三年生长状况的对比.研究了两个处理对苜蓿植株高度、分枝数、病虫害及小花、花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苜蓿生长早期(返青期一分枝期),土壤含水量较高,不需要灌水。到2005年5月6日,未冬灌区0~70cm土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已下降到50%以下,表现出缺水状况,而冬灌区在此后一星期内仍能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0%以上。在现蕾期,当冬灌区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最大持水量50%以下时,需要灌水。灌溉主要影响0~50cm苜蓿根系分布层内土壤含水量,经灌溉后,冬灌区各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仍比未冬灌区高。在管理中还发现由于干旱胁迫和受病虫害的影响,未冬灌区苜蓿提前现蕾开花;冬灌区的水分较充足,比未冬灌区苜蓿迟2d现蕾开花,而且病虫害比未冬灌区少近I/3,冬灌区的小花、花序数比未冬灌区要多,将来可以产生更多的种子。
李晖蒋忠诚陈孟林王月罗为群
关键词:苜蓿种子产量生长发育
大连市气象灾害管理:监测预警、应急决策
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战略思想为指导,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科学化、系统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新工具——大连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决策系统。它集成3S技术于一体,实现气象灾害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灾...
王月任学慧
关键词: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决策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