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英

作品数:134 被引量:826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1篇中医
  • 43篇哮喘
  • 41篇中医药
  • 39篇支气管
  • 37篇支气管哮喘
  • 32篇气管
  • 30篇药疗
  • 29篇药疗法
  • 28篇医药疗法
  • 28篇中医药疗法
  • 22篇周仲瑛教授
  • 15篇治疗支气管哮...
  • 15篇辨治
  • 14篇医经
  • 14篇慢性
  • 12篇名医
  • 12篇名医经验
  • 12篇化痰
  • 10篇休克
  • 9篇验案

机构

  • 134篇南京中医药大...
  • 6篇河南中医学院...
  • 4篇昆山市中医院
  • 4篇盐城卫生职业...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宜兴市人民医...
  • 2篇昆山市中医医...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市级机...
  • 1篇无锡市中医院
  • 1篇东台市中医院
  • 1篇无锡市中医医...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张家港市第五...

作者

  • 134篇王志英
  • 44篇周仲瑛
  • 41篇金妙文
  • 40篇周学平
  • 30篇金路
  • 26篇郭立中
  • 19篇吴勉华
  • 18篇叶放
  • 16篇汪红
  • 13篇朱垚
  • 9篇方泰惠
  • 9篇顾勤
  • 8篇赵惠
  • 7篇徐立然
  • 7篇过伟峰
  • 6篇丁强
  • 6篇许惠琴
  • 6篇夏卫军
  • 6篇潘扬
  • 5篇彭国平

传媒

  • 19篇南京中医药大...
  • 9篇中国中医急症
  • 7篇中医杂志
  • 6篇四川中医
  • 5篇吉林中医药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实用中医内科...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河南中医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新中医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医学报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18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寒喘平、热喘平对哮喘模型豚鼠SOD、NO和ET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观察寒喘平、热喘平对哮喘模型豚鼠血液SOD、NO和ET的影响。方法 :用 10 %卵白蛋白液给豚鼠致敏 ,两周后再用 1%该溶液雾化吸入以诱发豚鼠哮喘 ,测定豚鼠血液SOD、NO和ET等指标。结果 :模型组豚鼠血清SOD和NO降低 ,血浆ET升高 ,而寒喘平、热喘平能明显提高其血清SOD和NO ,降低血浆ET。结论 :寒喘平、热喘平提高SOD活力、升高NO、降低ET可能是平喘的作用环节之一。
许惠琴王志英张旭
关键词:哮喘SODNOET药理学
周仲瑛运用柴前梅连散治疗疑难病证经验被引量:2
2017年
介绍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运用时方柴前梅连散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总结其选用本方以外感与内伤相兼、正损而邪伏不去以及肺肝两脏同病为指征的选取要领,使用本方以解决虚实攻补、邪气外受内生以及邪气伏郁病位等治疗矛盾的运用心法,归纳其临证根据本方主治与组方特点,随证加减进退,或加重养阴透热,或兼以和解清润,或配合化痰除瘀的辨治思路。
冯哲叶放赵智强王志英金妙文郭立中
关键词:名医经验
周仲瑛运用柴前梅连散治疗疑难病证经验
介绍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运用时方柴前梅连散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总结其选用本方以外感与内伤相兼、正损而邪伏不去以及肺肝两脏同病为指征的选取要领,使用本方以解决虚实攻补、邪气外受与内生以及邪气伏郁病位之间治疗矛盾的运用心法,归...
冯哲叶放赵智强王志英金妙文郭立中
关键词:用药规律临床疗效
王志英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被引量:3
2009年
王志英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降气平喘、祛风化痰为治疗大法,同时重视痰夹瘀血致哮,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注重辨证结合辨病,善用虫类药祛风化痰,认为急性发作期虚实夹杂,发作期未必尽攻实;对于缓解期一般分为3型治疗:肺肾气虚、寒痰内伏;肺肾阴虚、痰热内蕴;脾肾两虚、风痰内阻;以"平时未必皆虚,亦非全恃扶正"为治疗指导原则。
丁强曹铁留王志英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治疗
救脱Ⅱ号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临床观察
1996年
应用具有回阳固脱、理气活血作用的救脱Ⅱ号注射液,治疗休克正虚阳亡证34例,并与用多巴胺治疗的34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死亡率为2.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17.65%(P<0.05);在改善症状、体征等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周学平周仲瑛金妙文王志英
关键词:注射液休克理气活血
温养化痰方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血清IgE、ECP、IL-4、IFN-γ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温养化痰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机理。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给予温养化痰方;对照组31例,服用固本咳喘方。疗程为168 d,尔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和机理探讨。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80.3%,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愈率为3.2%,有效率70.97%。治疗组的血清IgE、ECP、IL-4浓度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而血清IFN-γ浓度上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血清IgE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ECP浓度也较对照组低(P<0.01),血清IFN-γ浓度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血清IL-4浓度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温养化痰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徐立然王志英金路郑志攀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哮喘平方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哮喘平方对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用哮喘平方治疗;B组用定喘止咳片治疗作对照,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血象、血清免疫球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A组优于B组(P<0.05);A组治疗显效率为54.6%,明显高于B组的27.3%(P<0.01)。结论采用哮喘平方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能有效抗炎,改善肺脏通气功能,纠正机体缺氧状态,并有促进血液循环、抗过敏和提高免疫功能等多种效应。
金路王志英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凉血通瘀口服液治疗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瘀热阻窍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口服液对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凉血通瘀口服液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瘀热阻窍证患者,观察患者主要症状体征,脑血肿、脑水肿、神经系统体征总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凉血通瘀口服液...
金妙文周仲瑛樊蓥吴勉华周学平王志英汪红
关键词:中风出血性
文献传递
抗厥通脉注射液治疗厥脱(休克)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探讨抗厥通脉注射液治疗厥脱 (休克 )的作用机制。方法 :临床研究 :应用抗厥通脉注射液治疗厥脱 (休克 ) 86例 ,随机设对照组 78例 ,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意识复常时间和肢厥、出汗、紫绀、指压复常时间及血液流变性。实验研究 :建立心源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 ,观察抗厥通脉注射液对模型动物血压、心率、4小时存活率、心肌组织学变化、血浆皮质醇、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肿瘤坏死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等结果。结果 :临床研究表明 :抗厥通脉注射液有迅速升压和稳压的效应 ,随着血压的回升 ,主症很快消失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19% )明显优于对照组 (78.2 1%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抗厥通脉注射液有迅速升压和稳压效应 ,能减轻心肌组织缺血、缺氧损伤 ,改善血液流变性 ,降低体内产生皮质醇、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等内源性致伤因子 ,降低重要脏器脂质过氧化物。结论 :抗厥通脉注射液治疗厥脱 (休克 )作用的机制可能是 :通过调节血管舒缩功能 ,强心 ,改善微循环 ,减轻组织缺血、缺氧 ,降低体内内源性致伤因子 ,稳定生物膜 ,保护线粒体、溶酶体等超微结构的功能等多种综合效应 ,从而逆转和阻断厥脱 (休克 )的发展。
金妙文周仲瑛方泰惠彭国平周学平潘扬王志英吴勉华顾勤汪红丁明罡
关键词:休克中药疗法
化痰祛痰、降气平喘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
2001年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发作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们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急性发作期常表现出痰瘀交阻,肺气宣降失常的证候特点,以化痰祛瘀,降气平喘为大法,筛选有效方药,研制成寒喘平口服液和热喘平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105例,并与用桂龙咳喘宁治疗者52例作对照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观察方法:1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西医病名诊断、分期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则>(卫生部1993年制定).治疗组按照不同证型分别给药,寒哮用寒喘平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一日3次.
王志英周仲瑛金妙文许惠琴束建清
关键词:口服液降气平喘支气管哮喘哮喘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