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潮

作品数:42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手术
  • 15篇入路
  • 11篇内窥镜
  • 11篇窥镜
  • 9篇血管
  • 9篇锁孔
  • 9篇锁孔入路
  • 9篇静脉
  • 8篇内镜
  • 8篇眶上锁孔
  • 8篇眶上锁孔入路
  • 8篇垂体
  • 7篇动静脉
  • 7篇动静脉瘘
  • 7篇硬脊膜
  • 7篇硬脊膜动静脉...
  • 7篇神经内窥镜
  • 7篇解剖学
  • 7篇静脉瘘
  • 7篇脊膜

机构

  • 20篇北京市海淀医...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42篇王志潮
  • 18篇丁学华
  • 17篇秦时强
  • 15篇廖建春
  • 14篇朱杭军
  • 11篇柳江
  • 10篇张鸿祺
  • 7篇王建生
  • 5篇张世渊
  • 4篇何川
  • 4篇何远东
  • 3篇卢亦成
  • 2篇支兴龙
  • 2篇丁育基
  • 2篇李桂林
  • 2篇叶明
  • 2篇张汉伟
  • 2篇李静伟
  • 1篇洪韬
  • 1篇陈志刚

传媒

  • 12篇中国临床解剖...
  • 6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5
  • 19篇2003
  • 1篇1999
  • 2篇199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辅助下眶上锁孔入路大型垂体腺瘤手术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大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手术中经眶上锁孔入路可获得与传统开颅手术相当的显微镜下暴露,垂体瘤切除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术后住院较常规开颅平均缩短约3~4d。结论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是一个理想的手术方式。
于小千张世渊王志潮段安安丁育基
关键词:眶上锁孔手术入路垂体腺瘤
内窥镜下侧脑室前角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的侧脑室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尸头标本进行前角入路侧脑室的解剖观测 ,并对 9具新鲜尸头分别进行内窥镜下眉上前额入路及冠状缝前入路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侧脑室前角、前下角到室间孔距离为 (3 0 .5± 2 .4)mm、(9.9± 2 .1)mm ,室间孔长、宽径为 (5 .4± 1.2 )mm、(2 .7± 0 .9)mm ,侧脑室在前角、室间孔以及侧脑室体中部的顶宽及内、外壁高度分别为 (18.7± 3 .1)mm、(15 .1± 3 .5 )mm、(2 4.0± 4.6)mm和 (16.0± 1.8)mm、(14 .0± 1.9)mm、(2 3 .1± 2 .5 )mm以及 (12 .1± 1.7)mm、(8.9± 1.3 )mm、(15 .2± 1.6)mm ,眉上及冠状缝前穿刺点到脑室、室间孔距离分别为 (2 9.5± 2 .5 )mm、(5 5 .3± 2 .6)mm和 (2 8.4± 2 .8)mm、(5 4.4± 3 .0 )mm。前额眉弓上入路及冠状缝前入路内窥镜下均可看清前角及体部结构 ,但硬镜下后者操作空间稍小 ,而软镜甚至可看清三角部结构。结论 :在内窥镜下前角入路进行侧脑室手术有一个理想的操作空间。
王志潮丁学华廖建春秦时强朱杭军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侧脑室手术入路
内窥镜下侧脑室后角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的侧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头部防腐标本进行经后角入路侧脑室的解剖观测 ,对 9具新鲜尸头在神经内窥镜下进行后角入路侧脑室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侧脑室后角到前角、颞角及室间孔的距离分别为 (86.0± 6.9)mm、(5 9.5± 6.7)mm、(5 7.3±5 .4)mm ,侧脑室三角部脉络丛球到室间孔距离为 (4 0 .5± 2 .3 )mm ,脉络丛球与室间孔之间侧脑室底弓形隆起的高度为 (9.9± 1.6)mm ,三角部的最大宽度 (9.1± 2 .1)mm ,三角部上、下方宽度分别为 (8.5± 2 .0 )mm、(9.3± 1.8)mm。神经内窥镜进行侧脑室后角入路手术时 ,硬镜下可看清侧脑室三角部及体部的后半部分 ,而软镜甚至可看清室间孔及前角结构 ,颞角结构硬镜下观察困难 ,软镜可看清局部结构。结论 :内窥镜下后角入路侧脑室手术可有一个理想的侧脑室后半部分的操作空间。
王志潮丁学华廖建春秦时强朱杭军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侧脑室后角手术入路
内窥镜下第三脑室手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为神经内窥镜下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尸头固定标本进行第三脑室的解剖观察和测量 ,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经室间孔入路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室间孔长径、宽径为 (5 .4± 1.2 )mm、(2 .7± 0 .9)mm ,中间块长径、宽径为 (6.8± 2 .3 )mm、(3 .8± 1.0 )mm ,前后联合间距 (2 1.8± 2 .1)mm ,前、后联合到中间块为 (6.3± 0 .8)mm、(8.8± 1.3 )mm ,前后联合中点处第三脑室高度 (13 .8± 1.4)mm ,室间孔下、后联合前及中间块上、下第三脑室宽度分别为 (6.3±2 .2 )mm、(4 .9± 1.8)mm、(3 .4± 1.6)mm和 (4 .3± 1.8)mm ,中间块上、下最小高度为 (4 .4± 1.3 )mm和(4 .3± 1.3 )mm。内窥镜可较清晰显示第三脑室内结构 ,但中间块可影响显露。结论 :内窥镜下经室间孔入路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有一个理想的操作空间。
王志潮丁学华廖建春秦时强朱杭军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第三脑室手术入路
内耳门周结构对内镜下脑桥小脑三角区手术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研究内耳门周结构对颞骨径路内镜下处理脑桥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的影响 ,为临床开展相应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内窥镜手术 ,观察小脑下前动脉及内耳门后唇的变异 ,了解其对内窥镜导入及其手术的影响。结果 :内耳门后唇隆起超过面神经脑桥小脑角段 1/3以上者占 2 7.5 % (11侧 )。小脑下前动脉在Ⅶ、Ⅷ脑神经外侧成袢者占 2 2 .5 % (9侧 )。内耳门后唇隆起合并小脑下前动脉袢在Ⅶ、Ⅷ脑神经之外侧者占 7.5 % (3侧 )。结论 :当内耳门后唇隆起超过面神经脑桥小脑角段 1/3或小脑下前动脉弓在Ⅶ、Ⅷ脑神经之前时将对内窥镜导入有阻碍 ,当两种情况合并存在时要将内窥镜导入脑桥小脑三角区相当困难 ,不宜采用此种手术方式。
廖建春朱杭军丁学华秦时强王志潮
关键词:小脑下前动脉内窥镜手术
迷路后径路内镜下行脑桥小脑三角区手术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为临床上保留迷路在内镜下行桥脑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保留迷路内镜手术 ,测量乙状窦内侧至总骨脚、岩上窦下缘至外半规管在岩部后骨板延长线之间距离 ,对可操作范围进行评估 ,对内镜的导入角度进行研究。并就如何避免损伤半规管、颈静脉球、面神经、乙状窦、岩上窦等结构提出看法。结果 :岩上窦下缘至内淋巴囊上缘距离为(9 .5 3± 2 .64 )mm ,乙状窦内侧至总骨脚距离为 (13 .89± 2 .3 4)mm ,至内淋巴管距离为 (10 .62± 2 .0 9)mm ;由该三条线构成的上底为 13 .89mm ,下底为 10 .62mm ,高为 9.5 3mm的梯形为内镜操作范围。乙状窦距颞骨表面距离 (以乙状窦上膝为标准 )为 (5 .2 7± 1.60 )mm ,乙状窦宽度为 (11.97± 2 .10 )mm ,上下膝长度为 (2 4.78± 4.2 1)mm ,乙状窦与外耳道后壁距离为 (13 .5 9± 3 .0 3 )mm ,岩骨后骨板至后半规管后缘、总骨脚后缘距离分别为 (4 .0 7± 1.2 6)mm和 (5 .5 8± 1.49)mm ,内镜的导入角度应力争与岩部上嵴平行 ,这样的角度最便于观察和操作 ,且不易损伤内部重要结构。我们测得的岩部上嵴与矢状线之间角度为 (63 .87± 9.3 1)°。结论
朱杭军廖建春丁学华秦时强王志潮
关键词:迷路内镜半规管乙状窦手术
颞骨岩部后骨板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2003年
目的 :了解颞骨岩部后骨板的解剖及其变异情况对颞骨相关手术的影响。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进行颞骨解剖 ,观察颞骨岩部后骨板成角变异的发生情况 ,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颞骨岩部上嵴与面神经水平段之间夹角为 (4 .61± 1.99)°、与矢状线之间夹角为 (63 .0 7± 9.3 0 )°。气化程度高的乳突其颞骨岩部后骨板与外耳道距离相对较大 ,相对而言发生乙状窦前移的几率较小。颞骨岩部后骨板成角变异发生率为 17.5 %。结论 :面神经水平段大致平行于颞骨岩部上嵴 ,气化的乳突其颞骨岩部后骨板与外耳道后壁之间距离较大 ;当颞骨岩部后骨板与外耳道后壁距离较小时 ,乙状窦位置更靠前 ,更易出现高位颈静脉球。
朱杭军廖建春丁学华孙爱华秦时强王志潮
关键词:乙状窦面神经颈静脉球
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入路蝶鞍区及侧脑室、三脑室的应用解剖
目的:通过对国人尸体头颅标本的解剖学测量和观察,为开展神经内窥镜下鞍区及脑室系统手术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数,并为脑室系统不同的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为扩大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应用范围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1例成人尸体...
王志潮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蝶鞍侧脑室三脑室眼动脉
文献传递
不伴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
1999年
通过对26 例不伴有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病人的临床诊治,探讨了该类病人的颈髓损伤机制。在诊治上要早期行颈椎管 C T 及 M R 检查,明确引起颈髓损伤原发病变的种类和程度,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早给予处理。手术方法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为主,对发育性椎管狭窄者可行颈后入路椎板减压术。
张世渊张宇明王志潮
关键词:骨折脱位颈髓损伤
脑室外不典型性神经细胞瘤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5岁。因右侧肢体无力2周于2013年6月27日入院。体检: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深浅感觉未见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头颅MRI显示:左侧额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肿瘤实质可见明显强化,侧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移位(图1)。入院手术完全切除病灶,并在术后予以放疗,随访半年健在。
李岩付静郭彦科王志潮
关键词:神经细胞瘤不典型性右侧肢体无力脑膜刺激征头颅MRI下肢肌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