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启

作品数:163 被引量:797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4篇子宫
  • 86篇宫内
  • 84篇内膜
  • 84篇宫内膜
  • 83篇子宫内膜
  • 59篇内膜癌
  • 59篇宫内膜癌
  • 58篇子宫内膜癌
  • 47篇肿瘤
  • 21篇宫颈
  • 20篇子宫内膜肿瘤
  • 19篇预后
  • 19篇手术
  • 19篇细胞
  • 19篇淋巴
  • 19篇恶性
  • 18篇术后
  • 18篇淋巴结
  • 17篇激素
  • 17篇宫颈癌

机构

  • 16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郑州市妇幼保...
  • 2篇邯郸市第四医...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63篇王志启
  • 139篇王建六
  • 56篇魏丽惠
  • 22篇李小平
  • 13篇赵丽君
  • 12篇邓浩
  • 11篇沈丹华
  • 11篇梁斯晨
  • 10篇高敏
  • 10篇赵丹
  • 10篇董阳阳
  • 9篇王悦
  • 8篇周蓉
  • 7篇程媛
  • 6篇李晓伟
  • 6篇郭瑞霞
  • 5篇孙秀丽
  • 5篇梁旭东
  • 5篇赵超
  • 5篇张学民

传媒

  • 36篇中华妇产科杂...
  • 36篇中国妇产科临...
  • 1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0篇中国实用妇科...
  • 9篇现代妇产科进...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四川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17篇2021
  • 8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宫颈癌56例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锥切术后宫颈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2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后诊断宫颈癌的患者56例的临床诊疗情况,并与阴道镜下进行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比较。结果(1)56例锥切术后确诊的官颈癌中,Ⅰa1期39例,Ⅰa2期2例,Ⅰb1期15例。与术前阴道镜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比较,诊断不一致46例(82.1%);(2)39例Ⅰa1期宫颈癌患者中,23例接受了再次手术,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宫颈仍然有病灶残余12例(52.2%),残余病灶分别为CIN15例、CINⅡ3例、CINⅢ3例;16例未行再次手术患者,随访未发现异常;(3)Ia2期、Ib1期患者均行2次手术,8例予术前化疗,其中Ⅰa2期1例,Ⅰb1期7例。结论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锥切后诊断宫颈癌的临床处理,应根据患者年龄、病变程度、切缘状态、生育要求等制定个体化、综合考虑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王莎王志启王建六
关键词:宫颈癌残留病灶再次手术
两种子宫切除术式手术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两种子宫切除术式手术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有手术指征围绝经期良性子宫病变者 1 2 6例 ,其中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5 7例为研究组 ,传统子宫切除术 6 9例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短 ,发生腰腹痛、泌尿系症状体征少 ,术后病率低 ,并发症少。术后性生活不受影响 ,术前术后性激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低 ,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安全、可靠 ,对卵巢功能影响小 。
袁俊斋王志启
关键词:传统子宫切除术卵巢功能影响
靶向PDK1调控糖代谢重编程联合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靶向PDK1调控糖代谢重编程联合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PDK1蛋白作为靶点在开发、筛选和/或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了通过联合JX06和...
王建六杨潇程媛周静怡李星辰董阳阳王志启周蓉赵丽君
子宫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检测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检测在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76例,其中早期(Ia1~1IaM)子宫颈癌39例、子宫内膜癌37例,术前分别将不同的SLN示踪剂[纳米炭、吲哚菁绿(ICG)、纳米炭联合ICG]注射至患者子宫颈的4个部位(纳米炭注射于子宫颈3、6、9、12点,ICG注射于子宫颈2、4、8、10点),术中观察并切除示踪的SLN,再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进一步行系统淋巴清扫及子宫切除术。术后经病理检查判断SLN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计算SLN的检出率以及SLN检测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76例患者的SLN总检出率为95%(72/76),双侧检出率为74%(56/76)。ICG、纳米炭、纳米炭联合ICG3种示踪方法的SLN总检出率分别为91%(48/53)、85%(57/67)、98%(43/44),纳米炭联合ICG的SLN双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独示踪法(P〈0.05)。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SLN总检出率分别为95%(37/39)、95%(35/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颈癌的SLN主要位于闭孔淋巴结(32.4%,115/355)和髂外淋巴结(32.1%,114/355),子宫内膜癌的SLN主要位于髂外淋巴结(41.2%,91/221)和闭孔淋巴结(39.4%,87/221)。(3)76例患者中,55例行系统腹膜后淋巴清扫术。这55例患者SLN检测的敏感度为75%,阴性预测值为96%;其中38例双侧检出SLN,其敏感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子宫恶性肿瘤使用纳米炭联合ICG示踪的SLN检出率高于单独示踪法。子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的SLN主要位于髂外和闭孔淋巴结区域。SLN检测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梁斯晨王志启王建六
关键词:宫颈肿瘤子宫内膜肿瘤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阑尾纤维瘤误诊为附件肿物一例
2011年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25岁,主因"停经2个月,阴道流血半个月,发现附件肿块1 d"于2010年10月7日以"右附件肿块性质待查"收住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自2006年孕4个月引产后出现月经30~45 d一次,经期3~5 d,量中,无痛经,工具避孕,末次月经2010年7月底,经量正常。
龚巍韩璐万莉郭英程慧莲王志启
关键词:附件肿物纤维瘤误诊阑尾附件肿块病例摘要
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 探讨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及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选择1990年10月-2010年10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完成随方的初治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98例,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复发及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398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复发36例,复发率为9.0%(36/398),其中58.3%(21/36)的患者在5年内出现复发.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复发率,年龄≤50岁[1.9% (2/103)]低于>50岁者[11.5%(34/295),P=0.004],子宫内膜样腺癌[8.0%(27/338)]低于浆液性腺癌[6/14,P=0.000],病理分级为G3者[17.9%(10/56)]高于G1~ G2[7.4%(25/338),P=0.022],肌层浸润深度≥1/2者[16.2%(16/99)]高于无肌层浸润[3.4%(2/59)]、肌层浸润深度<1/2者[7.5%(18/240),P=0.011],肿瘤长径>2 cm者[17.1% (19/111)]高于≤2 cm者[5.9%(17/287),P=0.000],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者[23.8% (5/21)]高于阴性者[6.9% (22/317),P=0.019],ER阴性者[20.8%(11/53)]高于阳性者[5.5%(16/293),P=0.000],PR阴性者[30.0%(15/50)]高于阳性者[4.1%(12/295),P=0.031],以上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病理分期、淋巴脉管癌栓、术前血清CA125水平及p53、PTEN蛋白表达与患者复发无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肿瘤长径、腹水细胞学检查、PR表达对患者无瘤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ER表达仅对患者DFS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复发及预后与年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肿瘤长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及ER、PR表达有关.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内复发率较高,因此在初治后5年内密切随访是必要的.
李明珠王志启赵丽君李小平王建六张春芳魏丽惠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预后
高压氧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卵巢早衰对子宫内膜厚度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索高压氧联合人工周期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厚度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31例卵巢早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周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比较各时间点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窦卵泡数量、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以及疾病控制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FSF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降低,雌二醇(E_(2))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血清E_(2)水平[(88.36±3.32)pmol/L]高于对照组[(79.39±4.45)pmol/L],P水平[(3.29±0.23)nmol/L]、FSH水平[(21.21±3.62)U/L]和LH水平[(25.23±1.12)U/L]均低于对照组[(4.86±0.54)nmol/L]、[(32.45±5.56)U/L]、[(32.11±1.32)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降低,窦卵泡数量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3个疗程的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卵巢早衰患者效果显著,相比于单方面使用人工周期,可更好地改善性激素水平,缩小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雷洁赟王素琴刘萍王志启李慧李双雪雷垣生李峰
关键词:高压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
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全国13家研究中心接受PiverⅢ型子宫切除的690例宫颈癌患者,并按照年龄和体质指数匹配妇科门诊无手术史良性疾病患者6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宫颈癌组下尿路症状患病率(78.3%,540/690)与对照组(78.7%,543/690)相似(P>0.05)。宫颈癌组储尿期症状患病率(66.2%,457/690)低于对照组(75.5%,521/690)(P<0.05),而排尿期症状(52.3%,361/690)和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OAB)(14.5%,100/690)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1%,166/690;8.8%,61/69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术中切除宫旁长度或阴道长度>3 cm与排尿期症状、OAB患病相关(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是排尿期症状(OR=2.380,95%CI:1.664~3.405)和OAB的危险因素(OR=1.972,95%CI:1.155~3.367)。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排尿期症状及OAB患病率升高,可能与切除较多的宫旁和阴道组织有关。
安方汪莎王志启孙秀丽吴令英吕秋波吕爱明温宏武韩劲松吴玉梅高雨农刘青王素美李红霞王鲁文王彦龙吴瑞芳李环王建六
关键词: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下尿路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SLN可以指导手术方案的确定,SLN可以协助辅助治疗的选择。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王志启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病理活检
子宫内膜癌相关基础研究
王建六魏丽惠李小平张丽丽赵丽君孙秀丽姚远洋王志启张果江静
本研究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细胞培养、细胞侵袭性分析、RT-PCR、REAL-TIME、RT-PCR、基因测序、Western-Blot、质粒构建、质粒转染、流式细胞学、激光共聚焦、细胞免疫化学、组织免疫化学、报告基...
关键词: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免疫化学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