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彩霞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跃层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年际变化特征
  • 1篇温跃层
  • 1篇温跃层深度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内孤立波
  • 1篇孤立波
  • 1篇分层流
  • 1篇MACH
  • 1篇层流
  • 1篇EL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作者

  • 2篇王彩霞
  • 1篇方雪娇
  • 1篇杜辉
  • 1篇魏岗
  • 1篇徐佳佳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洋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特性实验
2016年
当海洋工程结构物或水下航行器在海洋中遭遇异常大振幅内波时可造成损害甚至失事,海洋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是一种特殊海洋现象,也是异常大振幅内孤立波的重要成因.为了在实验室模拟具有海洋跃层环境中的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并控制Mach效应的产生,首先将两只直立无底圆柱筒放置在淡/盐水分布的两层流体环境中,淡/盐水混合区模拟海洋密度跃层,保持筒底与筒外水体的交换,以方便形成筒内外混合区的高度差;再将两柱筒平稳迅速移出,利用柱筒内外淡/盐水混合区高度差的重力塌陷扰动形成两列内孤立波,其在交汇区发生斜相互作用,并借助高清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几何射线方法完成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两列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性质取决于分层环境、两柱筒之间距离以及两列内孤立波的波幅和相位,上述方法可有效控制分层流实验水槽中Mach效应的产生.进一步分析表明:两列内孤立波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将导致波幅显著增强,传播速度明显增大,且传播方向受两者振幅大小的控制,振幅相差越大所产生Mach效应的临界夹角越大.此外,通过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实验结果与Kd V,BO和MCC三种理论模型的比较,实验验证了Mach效应对非线性理论模型的适应性.
王欣隆魏岗杜辉谷梦梦王彩霞
关键词:分层流内孤立波
南海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利用SODA数据、NCEP数据,初步分析了南海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El Nio事件期间的分布特征,剖析了El Nio事件中引起南海温跃层深度异常的主要原因。资料分析表明:南海温跃层深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冬季温跃层深度比夏季深,春、秋季节处于过渡状态。在季风引起的Ekman输运作用下,冬季温跃层东南较浅,西北较深;夏季东南较深,西北较浅。秋季温跃层深度比春季深。在El Nio期间,从10月[0]到3月[+1]南海大部分海区温跃层深度呈现负异常,这与Nino3指数高值的时间范围基本一致。此后,在4月[+1]到6月[+1],温跃层深度转为正异常。El Nio期间影响南海温跃层深度的主要因素有:海表面净热通量,风应力搅拌作用,风应力旋度,Ekman输运。其中风应力搅拌作用以及净热通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方雪娇王彩霞徐佳佳
关键词:温跃层年际变化E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