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鹏

作品数:31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基因
  • 7篇耳蜗
  • 6篇细胞
  • 6篇腺病
  • 6篇腺病毒
  • 5篇耳鸣
  • 5篇搏动性
  • 4篇神经节
  • 4篇神经性
  • 4篇前庭
  • 4篇螺旋神经节
  • 4篇基因转移
  • 4篇感音
  • 4篇感音神经性
  • 4篇搏动性耳鸣
  • 3篇血管
  • 3篇乙状窦
  • 3篇振动声桥
  • 3篇神经节细胞
  • 3篇听觉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市耳鼻咽...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解放军第16...

作者

  • 31篇王国鹏
  • 29篇龚树生
  • 6篇李泽文
  • 5篇谢静
  • 5篇刘英鹏
  • 5篇付勇
  • 5篇曾嵘
  • 4篇王振常
  • 4篇刘兆会
  • 4篇王建亭
  • 3篇陈沛
  • 3篇罗凌惠
  • 3篇鲜军舫
  • 3篇赵鹏飞
  • 2篇彭哲
  • 2篇薛秋红
  • 2篇钟刚
  • 2篇梁熙虹
  • 2篇马晓波
  • 2篇李轶

传媒

  • 6篇中华耳鼻咽喉...
  • 5篇中国医学文摘...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全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腺病毒构建及转染培养耳蜗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观察GFP基因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表达。方法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观察重组腺病毒转染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后,不同时间内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表达部位及病毒对培养耳蜗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影响。结果构建的重组腺病毒经酶切电泳鉴定正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后,12 h即开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24 h达到高峰,表达时间可持续1周;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结构及生长无明显改变。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通过该方法构建的腺病毒可以介导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中表达,但腺病毒本身对体外培养的耳蜗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为通过腺病毒进行内耳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英鹏龚树生王国鹏李泽文王建亭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基因转移CORTI器螺旋神经节
上半规管裂隙综合征外科治疗
龚树生曾嵘王国鹏
凋亡相关基因与中耳胆脂瘤
2008年
中耳胆脂瘤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中耳腔内存在高度增殖的角化鳞状上皮和邻近骨质的破坏以及细胞的加速凋亡。以往关于中耳胆脂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上皮细胞的高度增生和骨质破坏等方面,而有关中耳胆脂瘤细胞凋亡的报道较少,本文就几种凋亡相关基因在中耳胆脂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做一综述。
李泽文王国鹏杨志敏龚树生
关键词:细胞凋亡基因
囊泡谷氨酸转运体3在大鼠耳蜗中的年龄相关性变化
目的囊泡谷氨酸转运体3(VGLUT3)对耳蜗正常功能的发挥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其基因敲除小鼠听力完全丧失,听觉脑干反应存在缺陷,但VGLUT3在耳蜗中的功能尚未完全明确。方法为明确VGLUT3在耳蜗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以...
彭哲王国鹏陈成芳谢静龚树生
全植入式人工耳蜗——隐形听力的研究突破被引量:3
2012年
多道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成功的重建了听觉。最近,全植入式人工耳蜗(totally implantable cochlear implant,TIKI)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其可为植入者提供隐形听觉,这是传统CI无法具备的功能。这项激动人心的研究摆脱了外置设备,使得CI者外观更美,同时也显著减少了由于外置设备缺陷或老化而引起音质改变的可能性。传统CI的外置部分常会限制植入者淋浴、游泳、剧烈体育活动和睡眠时使用CI。与之不同,TIKI系统包含了1个内置拾音器、1个可充电的植入式长寿命电池和1个低功率的言语信号处理器。但是,如何使TIKI系统体积足够小。
刘派王国鹏龚树生
腺病毒介导bcl-2基因转染对顺铂所致大鼠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介导bcl-2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探讨bcl-2蛋白过度表达对顺铂所致SGC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SGC,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GFP转染SGC,并行神经丝蛋白(NF2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携带bcl-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bcl-2转染SGC,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设立Ad—bcl-2转染加顺铂组(A组),Ad.GFP转染加顺铂组(B组),顺铂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顺铂作用浓度为2ug/ml;NSt3作用48h后,行各组SGC计数,并通过ImageJ软件测量各组SGC轴突长度。结果成功分离并培养新生大鼠SGC。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腺病毒载体可安全高效转染体外培养的SGC。Ad—bcl-2转染3d后,Western Blot检测有外源性人bcl-2基因的高效表达,而Ad—GFP转染组和顺铂组未检测到表达。顺铂作用后。A、B、C组部分SGC细胞突起变短、萎缩,胞体缩小、变圆,甚至浮起。A组SGC数目明显多于B组和C组(P值均〈0.01),但少于D组(P〈0.05);A组SGC轴突长度明显长于B组和C组,但短于D组(P值均〈0.01)。结论腺病毒能够安全高效地转染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SGC。bcl-2蛋白过表达对顺铂所致SGC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王国鹏谢静刘英鹏罗凌惠鲁海涛董继华龚树生
关键词:腺病毒科转染螺旋神经节基因BCL-2顺铂
面神经核内塑形变化在面瘫后遗症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外伤性面瘫后,面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的定位分布与轴索再生变化,探讨其在面瘫后遗症联带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大鼠32只,面神经断伤吻合建立面瘫模型,采用尼氏染色与神经逆行荧光示踪技术,观察面瘫60d后健患两侧面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的定位分布与轴索再生变化,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面瘫后90d时面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1.面瘫后健患两侧尼氏染色神经元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仅有神经元分布区域的缩小趋势,尼氏染色与超微观察均未发现面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有坏死与凋亡样改变。但患侧代表轴索成功再生的荧光金(FG)标记神经元数目较健侧明显减少(P<0.05),提示核内存在未被FG逆行标记但被尼氏染色的未达靶神经元。2.面神经颞支与颊支的荧光红(FR)与FG逆行示踪发现,面神经核颊支支配区内错位分布支配颞支的神经元,患侧的错位神经元比例较健侧增加(P<0.05)。同时,患侧面神经核内还出现代表轴索芽生,同时支配颞颊支的荧光双标神经元。结论外伤性面瘫后面神经核内的塑形中,除轴索芽生与迷向再生影响瘫后功能恢复外,核内还存在未成功再生的面运动神经元,其在面瘫后遗症联带发生中的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
陈沛薛秋红付勇谢静李欣王国鹏龚树生
关键词:面瘫运动神经元塑形联带运动尼氏染色
强噪声暴露后大鼠听觉电生理及形态学改变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观察强噪声暴露后大鼠听觉电生理及形态学的改变,为探讨噪声性聋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暴露于中心频率为4kHz的窄带噪声中,给声强度为120 dBSPL,暴露时间为4h。观察2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及耳蜗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出现ABR反应阈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后第1天,基底膜铺片经DNA荧光染料碘化丙锭染色后示:实验组3排外耳毛细胞(OHC)中可出现不同的毛细胞细胞核形态变化(正常、凋亡、坏死和缺失),而第21天未见明显的细胞凋亡;OHC的缺失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神经节细胞计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示:实验组OHC纤毛异常(散乱、倒伏)及OHC的缺失,以第3排OHC最严重。结论:所应用的强噪声能引起大鼠听觉系统的损害,产生永久性阈移(PTS)。该噪声条件下,耳蜗毛细胞的死亡模式在暴露后早期包括凋亡和坏死,而晚期则主要是坏死;PTS的产生可能和OHC纤毛异常及OHC的缺失有关。
付勇龚树生薛秋红王国鹏陈请国
关键词:噪声凋亡坏死荧光染色
感音神经性耳聋基因治疗的新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感音神经性耳聋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为攻克这一顽症带来了新希望。基因治疗指将外界正常或治疗基因,通过载体转移到人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表达,从而改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1996年,基因治疗技术首次应用于耳聋的治疗研究,10余年来发展迅速。我们就感音神经性耳聋基因治疗常用的载体、常用的外源基因和载体导入内耳的途径等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王国鹏李泽文龚树生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基因治疗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治疗基因
乙状窦憩室和骨壁缺损致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乙状窦区病变致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12年4月期间因该病在北京同仁医院住院治疗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例特点和影像学特点结果54例患者中,女性51名,...
龚树生王国鹏曾嵘刘兆会梁熙虹鲜军鲂夏寅韩德民王振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