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升武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性
  • 1篇动脉瘤性蛛网...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假血友...
  • 1篇血管性假血友...
  • 1篇血管再通
  • 1篇血管再通率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清

机构

  • 7篇自贡市第四人...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王升武
  • 3篇林玉全
  • 2篇陈云波
  • 2篇辜忠灵
  • 1篇邓琳
  • 1篇文贵斌
  • 1篇李小刚
  • 1篇李雪梅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10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脉络宁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疗程为14d。测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血清hs-CRP及Hcy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ADL评分明显升高;血清hs-CRP和Hcy在治疗后两组均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Hcy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及脑保护作用。
林玉全王升武
关键词:依达拉奉高敏C反应蛋白脑梗死
大鼠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与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和血脑屏障(BBB)超微结构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特征,探讨二者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非抗凝血注入尾状核制做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AQP4的表达,伊文思蓝检测BBB的通透性,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含水量,电镜观察BBB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脑出血组在脑出血后6h脑含水量、AQP4表达和伊文思蓝含量开始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72h达到最高峰(P<0.05),之后开始下降,到第7天仍高于正常。AQP4表达与BBB通透性呈显著正相关(r=0.726,P<0.05);AQP4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也趋于一致(r=0.793,P<0.05)。BBB电镜观察:脑出血后6h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吞饮小泡增多、线粒体堆积。72h胶质细胞足突内线粒体逐渐肿胀、模糊,细胞充满大量空泡,基膜断裂。7d内皮细胞回缩,毛细血管基底膜形态开始恢复。结论脑出血后AQP4表达和BBB的通透性有显著相关性,提示脑出血后可能通过提高AQP4的表达水平,增加BBB的通透性,参与脑水肿的形成。
王升武李小刚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血脑屏障水通道蛋白4
vWF与GMP-140在aSAH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在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SAH患者60例,比较不同动脉瘤直径,不同Hunt-Hess分级(H-H分级)和不同预后结果的血浆中vWF和GMP-140动态变化,并分析血浆vWF和GMP-140的相关关系。结果:动脉瘤直径≥10mm的aSAH患者在出血后第1天和第4天vWF和GMP-140水平均高于动脉瘤直径〈5mm和动脉瘤直径5~10mm的患者(均P〈0.05);H-H分级为Ⅵ~Ⅴ级的aSAH患者在出血后第1天和第4天vWF和GMP-140水平均高于Ⅰ~Ⅲ级的患者(均P〈0.05);H-H分级为Ⅵ~Ⅴ级的aSAH患者在出血后第10天vWF和GMP-140水平高于Ⅰ级的患者(均P〈0.05);预后不良的aSAH患者在出血后第1天GMP-140水平[(60.59±23.45)μg/L]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39.43±16.17)μg/L](P〈0.05);预后不良的aSAH患者在出血后第4天vWF[(3.08±1.57)U/mL]高于预后良好[(1.83±1.02)U/mL]的患者(P〈0.05);预后不良的aSAH患者在出血后第10天vWF[(3.74±1.96)U/mL]和GMP-140[(43.51±14.27)μg/L]均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P〈0.05);第1天血中vWF和GMP-140呈正相关关系(r=0.621,P=0.0001);第4天血中vWF和GMP-140呈正相关关系(r=0.282,P=0.029)。结论:血中的vWF和GMP-140的动态变化与动脉瘤直径、病情以及预后有关。
王升武李雪梅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尼莫地平联合多感官刺激技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对尼莫地平联合多感官刺激技术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3例Va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感官刺激技术进行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V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VaDAS-cog)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质量;采用改良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的ADLS评分和B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于对照组(90.48%vs73.17%,χ2=4.196,P=0.04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感官刺激技术治疗VaD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认知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适合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林玉全王升武辜忠灵
关键词:尼莫地平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背景研究表明,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会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产生影响,故明确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可能有利。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BPV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SBP-CV中位数将其分为高收缩压变异性(SBPV)组(SBP-CV≥9.48%,n=51)和低SBPV组(SBPCV<9.48%,n=6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及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吸烟、饮酒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25-羟维生素D〔25(OH)D〕、瘦素、脂联素}、24 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脑梗死急性期患者SBPV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SBPV组患者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吸烟、Hcy≥20μmol/L、25(OH)D<20μg/L、SDNN<102 ms者所占比例及BMI、瘦素水平高于低SBPV组,脂联素水平低于低SBPV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573,95%CI(1.423,4.652)〕、BMI>23.9 kg/m2〔OR=1.366,95%CI(1.029,1.813)〕、合并高血压〔OR=5.448,95%CI(1.873,15.847)〕、合并糖尿病〔OR=3.605,95%CI(1.444,9.000)〕、合并冠心病〔OR=1.113,95%CI(1.025,1.209)〕、吸烟〔OR=4.837,95%CI(1.546,15.134)〕、Hcy≥20μmol/L〔OR=2.856,95%CI(1.243,6.562)〕、25(OH)D<20μg/L〔OR=1.857,95%CI(1.023,3.371)〕、瘦素≥9.57μmol/L〔OR=4.913,95%CI(1.520,15.880)〕、脂联素<9.02 mg/L〔OR=3.194,95%CI(1.520,6.712)〕、SDNN<102 ms〔OR=1.453,95%CI(1.106,1.909)〕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SBP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BMI>23.9 kg/m2、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吸烟�
陈云波王升武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异性LOGISTIC模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不同时间窗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4例,根据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可分为1 h组21例、1~2 h组46例、2~3 h组42例和3~4.5 h组35例。采用NIHSS评分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治疗28 d、治疗90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mRS评分评价溶栓90 d后临床疗效,采用TICI标准对各组患者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各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溶栓时间窗的推移,NIHSS评分逐渐升高(P<0.05),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与NIHSS评分相关(P<0.05)。1 h组、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8%、76.1%、59.5%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血管再通情况不影响临床疗效(P>0.05),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情况与临床疗效可能相关(P<0.05)。3~4.5 h组的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相关(P<0.05),1 h组、1~2 h组和2~3 h组脑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无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率与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相关,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小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神经损伤。
林玉全王升武辜忠灵邓琳文贵斌陈云波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血管再通率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效果的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综合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与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总结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综合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安静与认知负载刺激下的各频带脑电信号功率变化比值、MMSE评分、ADL评分、NPI评分及ADAS-cog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通常均存在发病隐匿、认知功能衰退与人格情感变化等特征,给予综合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改善脑电表现,也可显著提高认知功能,强化日常生活能力。
王升武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