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老年
  • 1篇大小便
  • 1篇胆碱
  • 1篇低血糖
  • 1篇低血糖脑病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糖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失眠
  • 1篇原发性失眠症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中毒
  • 1篇神经病变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泰山疗养院

作者

  • 8篇王利群
  • 7篇周翠玲
  • 4篇张延霞
  • 3篇赵延贤
  • 2篇赵静
  • 1篇宁廷民
  • 1篇孙磊
  • 1篇田敏
  • 1篇高加智
  • 1篇亓晓茗
  • 1篇苏吉亮
  • 1篇张金涛
  • 1篇马青元

传媒

  • 7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前卫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醉酒后急性周围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
2002年
王利群周翠玲赵静赵延贤
关键词:酒精中毒
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00年
对 60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给予神经节苷脂 4 0~ 60mg加入生理盐水 2 50ml内静滴 ,1次 /d ,连续 1 5d。另选 60例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作为对照。于治疗前、治疗终、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 ,并进行比较。结果 ,神经节苷脂组治疗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 4 .4 3± 1 0 .90 )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 (69.33± 1 7.98)分 ,治疗 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 1 .80± 1 1 .4 7)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 (77.1 2± 1 8.64)分 ,均显著优于胞二磷胆碱组。结果提示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病人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
王利群周翠玲张延霞赵静
关键词:脑血管病神经节苷脂胞二磷胆碱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误诊(27.27%)。22~44岁、45~59岁及60岁以上病死率分别为7.14%、66.67%及80.00%,而显示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且误诊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误诊组(66.60%vs 18.75%,χ2=4.441,P=0.035<0.05)。头痛为首发及主要症状,非炎症病因为主,孕产妇多见。早期脑CT及脑MRI平扫可发现位于皮层脑叶的多发性病灶及静脉阻塞性脑肿胀。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且年龄较大病死率可能越高。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王利群周翠玲张延霞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抗凝治疗
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将90例老年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30例)、阿普唑仑组(30例)和安慰剂组(30例),对照治疗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临床疗效和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83%,阿普唑仑组53%。经χ2检验,P<0.01。帕罗西汀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便秘、恶心等,但较阿普唑仑组为轻微。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疗效确切,副作用轻微。
周翠玲王利群苏吉亮
关键词:帕罗西汀阿普唑仑原发性失眠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01-08~2005-12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肌电图呈现神经原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液叶酸、Vit B12基本正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较为常见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肌电图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能提高临床的诊断率。
王利群周翠玲张延霞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维生素B12
低血糖脑病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
2003年
王利群周翠玲张延霞赵延贤
关键词:低血糖脑病
外源性骨生长因子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骨生长因子(骨肽片)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性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2003-02~2005-05求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患者,口服骨肽片0.3g,3次/d,连续服用1年,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跟骨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自身对照。结果经随访,50例患者中,临床症状缓解显效32例,占64.0%;有效18例,占36%。总有效率100%。超声骨密度三项指标宽波段超声衰减(BUA)、声速(SOS)以及由两者演算而来的硬度指数(Stiffness)水平显著提高(P<0.01)。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0.01)。结论补充外源性骨生长因子可促进成骨代谢、改善骨结构、提高骨密度,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田敏亓晓茗王利群孙磊宁廷民马青元高加智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例
2008年
患者,女,37岁。于2006-09受凉后出现进行性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大小便潴留,在外院中药治疗3个月后后痊愈;2008-04再次出现四肢无力,且进行性加重。专科查体:左侧下肢肌力3级,右侧下肢肌力2级,右侧上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2级,左侧上肢近端肌力2级,远端肌力1级,肌张力低,双侧C5以下痛温觉及深感觉消失,
赵延贤王利群周翠玲张金涛
关键词: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进行性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中药治疗肌张力低大小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