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列样

作品数:91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2篇淋巴
  • 51篇淋巴瘤
  • 45篇细胞
  • 20篇文献复习
  • 20篇复习
  • 18篇金淋巴瘤
  • 18篇霍奇金
  • 17篇霍奇金淋巴瘤
  • 17篇非霍奇金
  • 16篇细胞淋巴瘤
  • 16篇弥漫
  • 16篇非霍奇金淋巴...
  • 16篇干细胞
  • 15篇造血
  • 15篇造血干
  • 15篇造血干细胞
  • 13篇预后
  • 13篇肿瘤
  • 1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0篇弥漫大B细胞...

机构

  • 75篇山西省肿瘤医...
  • 27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山西省肿瘤研...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太原铁路中心...
  • 1篇太原市铁路中...

作者

  • 89篇王列样
  • 38篇苏丽萍
  • 36篇郑玉萍
  • 32篇贺建霞
  • 25篇白敏
  • 23篇王军
  • 21篇韩维娥
  • 19篇张巧花
  • 16篇赵志强
  • 14篇侯淑玲
  • 12篇杨斌
  • 11篇张宗
  • 10篇归薇
  • 10篇张俊萍
  • 8篇赵瑾
  • 8篇张宏伟
  • 7篇王晶荣
  • 7篇马莉
  • 6篇苏文
  • 5篇黄云鹏

传媒

  • 31篇白血病.淋巴...
  • 19篇肿瘤研究与临...
  • 4篇白血病
  • 4篇第八届全国难...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第一届全国难...
  • 2篇山西省抗癌协...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提高对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aCML)的认识。方法结合2例aCML患者临床资料同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殊,主要表现为与贫血、血小板减少相关的症状,典型特征为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阴性。具有骨髓和髓外增殖特征,伴有明显的病态造血,对治疗反应差,生存期短。结论aCML是一类临床上少见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其正确的诊断依赖于骨髓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检查。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病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病例在治疗上借鉴了CML的治疗方法,预后极差。
王列样苏丽萍王海霞李茜汝
GDP方案挽救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GDP方案挽救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GDP方案治疗的34例NHL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GDP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地塞米松40mg/d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4天,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ORR)为52.9%(18/34)。复发性NHLORR为72.7%(8/11),难治性NHL为43.5%(10/2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B—NHLORR为64.0%(16/25),T—NHL为22.2%(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低危组ORR为66.7%(6/9),中危组为55.6%(10/18),高危组为28.6%(2/7),低中危组的疗效优于高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3.5%(8/34),无Ⅲ。Ⅳ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肾毒性。结论GDP方案是复发难治性NHL的一种高效、低毒的二线挽救治疗方案。
赵瑾丰恺超赵志强苏丽萍王军马莉贺建霞王列样李喜王艳丽韩维娥郑玉萍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复发难治
恶性肿瘤继发恶性血液病类型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继发恶性血液病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恶性肿瘤患者继发的恶性血液病类型。抗体标记用荧光素FIFC,PE,Per CP,APC四色方案,采用FACS-CantoⅡ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结果 43例原发肿瘤包括以肺癌、胃癌、结直肠癌、泌尿系统肿瘤、食管癌等为主13种,常见继发的恶性血液病包括淋巴瘤(32例)和髓系白血病(11例)。淋巴瘤中NHL-T占56.25%(18/32),NHL-B占43.75%(14/32)。NHL-T的两种类型中TCR-αβ10例(10/18,55.56%),TCR-γδ8例(8/18,44.44%)。NHL-B以CLL为主。髓系白血病包括AML和CML。结论该研究分析了原发肿瘤治疗后继发的恶性血液病类型,发现T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中TCR-γδ型所占比例明显升高。提示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继发恶性血液病,并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群发病分布的特点,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
王艳峰王菀菀段轶鋆孙俊宁贾莉王列样苏文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原发肿瘤继发肿瘤恶性血液病
GV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GVD方案(吉西他滨+多柔比星脂质体+长春瑞滨)作为挽救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H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例复发难治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GVD方案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6例复发难治HL患者的总体反应率为87.5%(14/16),完全缓解率为62.5%(10/16)。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黏膜炎,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GVD方案对复发难治HL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耐受良好,是复发难治HL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案。
白敏苏丽萍韩维娥王列样郑玉萍
关键词:复发难治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道2例罕见的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tritic cell neoplasm,BPDCN)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结合2例BPD...
王列样王丽霞白敏王晶荣张宗黄云鹏苏丽萍
关键词:病理机制疾病治疗
纵隔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50例临床分析
1998年
病例资料作者单位:1.太原市铁路中心医院(030009太原市府东街)2.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太原市职工新街3号)1.1一般资料50例纵隔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MNHL)中男46例,女4例,平均年龄26.5岁(5岁~48岁),34例胸片示纵隔...
赵桂英王俊英王列样王列样
关键词:纵隔肿瘤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六例Yo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的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18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是表达T细胞抗原受体(Tcellreceptor,TCR)18链细胞恶性变的肿瘤,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er,FCM)对患者外周血或骨髓存在异常细胞和脾切除组织进行免疫分型,可快速诊断此病。近年来,随着对FCM研究的广泛开展,逐渐提高了人们对Yo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认识,使其发病率可能高于既往的报道。
归微王艳峰郑玉萍苏文王列样杨斌赵瑾马莉王晶荣张曼苏丽萍
关键词:淋巴瘤白血病预后
蛋白质芯片技术在B细胞淋巴瘤病理分型及预后方面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HL)及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检测54例初治B—cell NHL和27名健康人血清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并筛选DLBCL与FL之间病理类型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影响DLBCL预后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B—cell NHL患者血清中有5个特异性标志蛋白,高表达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974和15938,低表达的为3398、8564和8692。DLBCL与FL之间有3个差异表达蛋白,为3379、3976和4302,在DLBCL低表达,在FL高表达。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差异表达蛋白有2个,为4795和4998,其高表达者预后好。结论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直接筛选B—cell NHL血清中相对特异的标志蛋白作为诊断的指标,并用于病理分型、判断预后。
王军张巧花郭素堂郑玉萍侯淑玲贺建霞王列样杨斌
关键词:蛋白质阵列分析预后
t(14;18)和myc基因重排双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t(14;18)、myc基因重排的发生情况以及t(14;18)、myc基因重排双阳性的二次打击淋巴瘤(DH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6例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t(14;18)和myc基因重排的发生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yc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t(14;18)、myc基因重排双阳性DH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以及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06例DLBCL患者中,t(14;18)阳性27例(25.5%),myc基因重排阳性13例(12.3%),DHL7例。t(14;18)与myc基因重排相关(P=0.019)。7例DHL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2-84岁,2例患者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分,4例为4分,1例为5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均为3分;4例患者发病时累及骨髓,合并白血病。7例DHL患者的生存时间为0.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B症状、AnnArbor分期、ECOG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IPI评分、免疫分型、bcl-2蛋白表达、myc蛋白表达、myc基因重排与DLBCL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bcl-2蛋白表达、myc蛋白表达、myc基因重排以及免疫分型均为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其中myc基因重排的预测意义最强(OR=4.337,P〈0.001)。结论DHL的发病率较低,其诊断主要根据基因检测,t(14;18)与myc基因重排可能协同导致其发病;DHL具有明显的侵袭性,预后较差。
张宏伟陈振文王列样贺建霞郑玉萍韩维娥杨斌王艳丽赵志强白敏苏丽萍
关键词:淋巴瘤DHL预后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152例≥60岁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通过log-rank检验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52例老年DLBCL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36个月(32~40个月),1、2、3年OS率分别为80.26%、61.84%、57.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Ki-67、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及是否吸烟、使用利妥昔单抗、使用CHOP方案的老年DLBCL患者3年O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临床分期晚、LDH升高、β_(2)-MG升高是老年DLBCL患者OS的危险因素(均 P<0.05),使用利妥昔单抗和使用CHOP方案是老年DLBCL患者OS的保护因素(均 P<0.05)。 结论:男性、临床分期晚、LDH升高及β_(2)-MG升高的老年DLBCL患者预后差,使用CHOP方案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老年DLBCL患者预后较好。
赵志强魏俏俏范双龙邢蒙王列样韩维娥苏丽萍
关键词:预后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