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保兵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造影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腰椎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成像
  • 2篇低剂量
  • 2篇腰椎间盘
  • 2篇椎间盘
  • 2篇关节
  • 2篇出血
  • 2篇磁共振
  • 1篇低剂量CT扫...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态增强MR...
  • 1篇多层面重建
  • 1篇性病

机构

  • 14篇台州市中心医...
  • 1篇浙江省台州市...

作者

  • 15篇王保兵
  • 5篇沈敏
  • 3篇周利成
  • 2篇陈丹红
  • 2篇刘红宇
  • 2篇周映
  • 1篇吴海鸰
  • 1篇陈丹红
  • 1篇付伟春
  • 1篇陈再智
  • 1篇王彬
  • 1篇金爱萍
  • 1篇周慧

传媒

  • 5篇中国辐射卫生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颅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道)被引量:2
2010年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仅为0.5%~i%,但其破裂出血后的病死率却高达42%,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被认为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其为创伤性检查,具有检查时间长、价格昂贵、以及不能观察动脉瘤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等缺点。
王森法陈丹红王保兵付伟春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头颅创伤性检查周围脑组织破裂出血
三维-CEMRA技术和三维-GRE增强技术在脑静脉显示中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MRI不同成像方法对颅内静脉窦显示情况对比,利于临床在颅内静脉血栓的诊断及外科开颅手术中更好地了解颅内静脉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MRV的患者22例,同时进行3D-CEMRA和3DGRE增强的方法成像,比较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大脑大静脉及直窦显示情况。结果共有198支血管,3D-CEMRA组满意显示184支(92.93%),一般显示13支(6.6%),未显示1支(0.5%);3D-GRE组满意显示159支(80.30%),一般显示34支(17.17%),未显示5支(2.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GRE增强技术在颅内占位的显示以及对颅内静脉的压迫显示情况好于3D-CEMRA。结论对于颅内静脉的MRI成像显示以及诊断,需多种成像方法互为补充、联合应用。
王保兵沈敏刘红宇吴海鸰
关键词:磁共振静脉成像
低剂量技术在腰椎间CT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128列行腰椎间盘CT扫描的患者分成研究组(A组)62例和对照组(B组)64例。A组采用智能扫描模式,B组采用常规固定管电流扫描,其余扫描参数完全相同,对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辐射剂量在均匀型、偏瘦体型中平均剂量分别下降32.04%、65.06%。同时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低剂量技术可以根据患者体型(体厚)应用于腰椎间盘CT扫描,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应用。
王保兵王彬王森法
关键词:低剂量腰椎间盘
快速稳态进动成像序列(Fiesta)在前置胎盘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稳态进动成像序列(Fiesta)在前置胎盘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16.9-2018.3的18例孕妇,1例产后妇女,年龄23~41岁,平均31岁;孕龄都在28周-38周,平均32周。...
王保兵王增献王森法沈敏周慧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髋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髋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将34例髋关节外伤患者行螺旋CT三维成像,层厚2—5mm.重建间隔1-3mm。函数20smooth,扫描范围包括骨盆、股骨颈、股骨粗隆。结果发现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较好地显示骨折的部位、能从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来立体观察骨折的移位,髋臼损伤的情况,对髋关节骨折手术有很大帮助。
王保兵王森法
关键词:CT三维成像技术髋关节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外伤患者股骨粗隆
T2-mapping技术在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T2-mapping技术在评价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软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收治的36例早期轻中度KOA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2-mapping成像技术获取两组的T2-mapping伪彩图像,并测量其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及髌骨的T2值。结果观察组T2-mapping伪彩图表现为关节软骨厚薄不均,可见斑点状或不规则绿色色阶,局部信号混杂不均匀;而对照组T2-mapping伪彩图则表现为关节软骨连续完整,表面光滑,可见橙红色色阶,信号均匀一致。观察组平均T2值(49.43±5.34)ms,显著高于对照组(39.42±4.98)ms(<0.05)。观察组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及髌骨的T2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 T2-mapping成像技术可定量分析软骨内组织成分的变化,区分正常和退变软骨区域,可早期用于KOA的诊断。
叶美婷周映沈敏王保兵
关键词:关节炎膝关节软骨损伤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病因分析及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原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自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颅CT扫描及全脑DSA检查,按照DSA检查结果分析病因并指导治疗,总结病因检出率、治疗和转归。结果 53例患者首次DSA阳性42例(79.2%),包括动脉瘤31例、脑动静脉畸形7例、脑膜动静脉瘘2例及烟雾病2例;二次DSA检出前交通动脉瘤及大脑前动脉畸形各2例;整体阳性率86.6%。阴性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阳性患者根据病因分别行介入栓塞、手术、放射、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手段,随访6~9个月,16例(30.2%)遗留有轻中度精神障碍,死亡3例(5.7%)。结论全脑DSA在自发性SAH的病因分析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用于指导其临床治疗准确性高。
周利成王保兵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副鼻窦疾病中螺旋CT多层面重建的合理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层面重组技术对副鼻窦轴位扫描取代常规冠状扫描。方法:对30位为副鼻窦炎患者进行轴位螺旋扫描,30位患者进行直接冠状位扫描。结果:通过对比多层面重建图像能清楚显示各鼻窦及窦口。结论:图像与直接冠状图像效果相同,可以取代冠状位扫描。
王保兵王森法
关键词:螺旋CT多层面重建副鼻窦
骨密度测量部位选择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骨密度测量部位选择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50岁以上212人(男96人,女116人)均做了腰椎正位和髋部骨密度测定,测定结果根据T值(T值是将个体骨密度与相应性别和种族青年人的骨密度参考值进行比较)WHO诊断标准诊断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的病人,比较不同测量部位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在50~70岁年龄段腰椎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检出较髋部敏感,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在70岁以后,腰椎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敏感性在下降而髋部却大幅上升。结论在50~70岁年龄段骨密度测定部位应首选腰椎,70岁以后腰椎和髋部均进行测量综合分析。
叶美婷黄抒佳王保兵金爱萍
关键词:腰椎髋部骨质疏松症敏感性
腰椎间盘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低照射剂量腰椎间盘CT扫描临床应用。方法100例椎间盘检查患者行330mAs、250mAs、165mAs腰椎间盘CT扫描,并做了三种剂量图像的质量评估。并观察了所见到的椎间盘病变。结果当扫描由330mAs减至165mAs时,对种扫描方法所得的CT图像质量评分后行配对t检验,显示三种扫描方法所得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可以用低剂量CT扫描,而不影响影像的诊断效果。
王森法陈丹红王保兵陈再智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低剂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