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平

作品数:86 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专利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塑料
  • 16篇沉积物
  • 15篇同步采集
  • 10篇污染
  • 9篇多环芳烃
  • 9篇无动力
  • 8篇水体
  • 8篇泥土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8篇粒径
  • 8篇海浪
  • 8篇除沙
  • 7篇对置
  • 6篇空腔
  • 6篇垃圾
  • 5篇生态风险
  • 5篇水质
  • 5篇种群
  • 5篇种群特征

机构

  • 86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86篇王丽平
  • 34篇刘瑞志
  • 29篇李子成
  • 29篇孟庆佳
  • 22篇韩雪娇
  • 21篇郑丙辉
  • 18篇邓义祥
  • 17篇柳青
  • 16篇雷坤
  • 7篇孟伟
  • 6篇刘录三
  • 4篇王安利
  • 3篇富国
  • 3篇隋晓斌
  • 3篇张佳磊
  • 2篇黄民生
  • 2篇赵健
  • 2篇廖绍安
  • 2篇谷秀
  • 1篇徐秀丽

传媒

  • 7篇海洋环境科学
  • 5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保护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环境安全与生...
  • 1篇2016中国...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15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褐潮藻种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褐潮藻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AanF和AanR和探针Aan?probe,AanF的序列为AAAGCTCGTAGTTGGATTCCTGG,AanR的序列为GTGTTCAACGCAG...
王丽平郑丙辉
天津渤海湾4种重金属的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探究渤海湾近岸海域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以天津渤海湾近岸海域为研究区域,共设置34个采样点,于2013年9月17-23日采集水样,分析表层水体中铜(Cu)、镉(Cd)、铅(Pb)和锌(Zn)4种常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Cd、Pb和Zn的浓度分别为2.47~8.27μg/L、0.06~0.26μg/L、2.21~8.26μg/L和5.26~70.32μg/L,平均值分别为4.56μg/L、0.12μg/L、4.72μg/L和36.65μg/L。根据我国《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4种重金属基本满足Ⅰ类或Ⅱ类海水水质标准;基于4种重金属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曲线,分别获得相应的5%物种危害浓度(HC5),并采用风险熵(RQ)对4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研究区域表层水中存在生态风险的重金属为Cu和Zn,与之相比Cd和Pb的生态风险可以忽略不计。研究认为我国目前的《海水水质标准》低估了Cu和Zn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不能够满足对水生生物的保护需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王宏伟乔艳珍王丽平
关键词:重金属物种敏感度分布
一种无动力双向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双向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包括微塑料收集箱体,微塑料收集箱体由多个护板围成,所述微塑料收集箱体的两侧设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微塑料单向进入口,微塑料单向进入口处设有过滤机构,微塑料收集箱体的...
刘瑞志孟庆佳李子成柳青韩雪娇王丽平邓义祥
文献传递
具有除沙螺杆的多室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除沙螺杆的多室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包括微塑料收集箱体,微塑料收集箱体由多个护板围成,所述微塑料收集箱体的两侧设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微塑料单向进入口,两个微塑料单向进入口分别为第一微塑料单向进入...
刘瑞志李子成韩雪娇孟庆佳柳青王丽平邓义祥
文献传递
天津临港滨海湿地公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9
2021年
为了解天津临港滨海湿地公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检测了天津近海海域6种常见重金属Cu、Pb、Zn、Cd、Cr和As在湿地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浓度,并采用重金属污染指数法、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和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体中只检出Cr、Cu、Zn和As,各采样点浓度均值分别为50.93、2.56、38.21和8.67μg/L,其中Cu、Zn、As浓度在各采样点均未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质标准;沉积物中检出Cr、Cu、Zn、As、Cd和Pb,各采样点浓度均值分别为66.28、24.12、91.37、9.83、0.88和20.38 mg/kg,其中Cr、Cu、Zn和Cd不同程度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对水体重金属的风险评价,重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低污染,主要污染重金属为Cr;物种敏感性分布法评价结果为中~高生态风险,As为导致高风险的主要重金属元素。对沉积物重金属的风险评价,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为中度污染,Cr、Cu、Zn、As和Pb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为中、高生态风险程度。由于不同评价方法的参照状态、风险受体或保护目标不同,导致评价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建议根据风险高的评价结果采取防治措施,从而更严格地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系统。
马香菊徐慧韬王丽平
关键词:人工湿地重金属
两种海洋硅藻对生源要素N、P浓度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
2007年
近年来大量废水排放导致生源要素N、P成为近海重要污染物之一,本文研究了两种海洋硅藻对培养液中生源要素N或P浓度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中肋骨条藻在NO3-N浓度为3.0~600mg/L、三角褐指藻在N03.N浓度为8.0~600mg/L时,都能保持旺盛的生长;相比而言,中肋骨条藻在PO4-P浓度为0.6~20mg/L的实验组生长较好,而三角褐指藻在0.6~10mg/L的实验组生长较好。实验发现PO4-P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两种海洋硅藻的种群增殖。本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海洋硅藻都具很强的适应高浓度NO3-N的能力,与之相比,PO4-P浓度对控制硅藻种群的增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实验结果也表明:关于N、P对海洋硅藻生长的影响,除了考虑N/P比外,N、P浓度阈值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王丽平郑丙辉孟伟
关键词:海洋硅藻NP
天津新港区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PCR-DGGE技术对天津新港潮间带(东经117°45′11.4″~45′12.4″,北纬39°2′42.8″~3′14.6″)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进行了调查,通过Quantity One软件分析不同样品的DGGE图谱,发现9个站位的细菌种类、数量和多样性都存在明显差别,表明该潮间带细菌群落的空间异质性较高.细菌16S rDNA V3区特征片段经DGGE分离、条带切割,克隆、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新港潮间带沉积物中主要优势菌群归属于未培养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其它一些环境样品中的未归类菌群的细菌克隆;同时还发现许多条带序列与来自受不同污染的环境样品中的未培养细菌克隆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4%~100%),提示该区域受到不同类型污染物(如硫化物、重金属以及芳烃类污染物)的污染.
王丽平郑丙辉
关键词:天津新港潮间带沉积物PCR-DGGE
渤海湾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采用变性凝胶梯度电泳(PCR-DGGE)技术初步调查了渤海湾子牙河和南排河入海口潮间带0-100cm柱状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优势种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子牙河入海口柱状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2.85~3.35之间,南排河入海...
王丽平雷坤
关键词:入海口潮间带微生物群落结构柱状沉积物
文献传递
一种水体环境水质化学法检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体环境水质化学法检验装置,检验管二安装在中央支撑板上的中央,检验管一安装在检验管二左侧的中央支撑板上,检验管三固定安装在检验管二右侧的中央支撑板上,检验试剂添加管一安装在检验管一正上的上支撑板上,检验...
王丽平雷坤富国
文献传递
天津渤海湾近岸海域沉积物中4种常见重金属的分布及其风险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重金属是近岸海域常见污染物之一,本文以天津渤海湾近岸海域为研究区域,对沉积物中4种常见重金属铜(Cu)、镉(Cd)、铅(Pb)和锌(Zn)的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u、Cd、Pb和Z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4.61~39.74)×10^(-6)、(0.08~1.76)×10^(-6)、(5.49~26.22)×10^(-6)、(17.94~147.10)×10^(-6),平均值分别为27.07×10^(-6)、0.52×10^(-6)、21.88×10^(-6)、86.84×10^(-6)。根据《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4种重金属基本达到Ⅰ或Ⅱ类水平。为避免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分别采用国际公认的加拿大魁北克沉积物质量基准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4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都发现研究区域内Cd污染最严重,在部分站位为中度污染,对海洋生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与之相比,其它3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王丽平雷坤乔艳珍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