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昌清
-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1例被引量:3
- 2013年
- 患者,男,13岁,学生。因“乏力,纳差,尿黄5 d”入院。入院前1 d 出现发热,咽痛。既往无特殊,发育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T 38.9℃,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中度贫血貌,未见肝掌、蜘蛛痣,双侧扁桃体2度肿大,心肺无特殊,肝肋下未及,剑下3.0 cm,质中,脾可及,质中,移动性浊音阳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化验:入院前1天外院肝功能:TBil 144.6μmol/L,DBil 94.9μmol/L,ALT 100 U/L,AST 206 U/L,ALP 196 U/L,GGT 510 U/L,Alb 27.9 g/L。尿常规为蛋白质1+。入院后查血常规 WBC 16.31 G/L,Hb 70 g/L,PLT110 G/L。网织红细胞6.2%。尿常规为胆红素,血和蛋白为3+。TBil 542.4μmol/L,DBil 298.0μmol/L, ALT 32 U/L,AST 153 U/L,ALP 42 U/L,GGT 359 U/L,Alb 25.5 g/L,Cho 0.72 mmol/L。肾功能示尿素氮9.95 mmol/L,肌酐115.9μmol/L。PT 43.5 s。病毒学标志物均阴性。裂隙灯下 K-F 环阳性,Combs 试验阴性,血涂片可见棘形及破碎红细胞、幼稚粒细胞。骨髓象示增生活跃,以幼红细胞增生明显,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正常。肝脏 CT 示肝内多发性再生结节形成,少量腹水。血清铜总量1.62μmol/L,血清铜蓝蛋白75 mg/L,尿铜1135μg/24 h。临床诊断为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治疗上立即予二巯基丙磺酸钠,甲基强的松龙,护肝,抗炎,输注红细胞,血浆,白蛋白及冷沉淀等综合治疗,病程第3天血红蛋白降至最低33 g/L,1周后恢复并稳定在正常值左右,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于病程第10天降至最低19 g/L,后渐稍上升,并维持在50 G/L 左右,肌酐于病程第6天最高达266.8μmol/l,后渐下降并正常。病程第10 d 及15 d两次行血浆置换治疗。病程第18 d 出现肝昏迷,发病后21 d 临床死亡。
- 王文虎吴国栋熊昌清黄顺东
- 关键词: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暴发性血清铜蓝蛋白二巯基丙磺酸钠家族遗传病史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DNA状态的观察
- 2001年
- 熊昌清吴国栋黄顺东秦新茂李学工苏传真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HBV-DNA
- 血吸虫病人肝癌细胞p53、p16蛋白的表达
- 黄顺东李艳吴国栋朱刚剑熊昌清龚悌曾令梅尹明红王文虎
- 近年的临床研究发现,伴有血吸虫病的乙肝或丙肝患者,肝功能更容易受损,也更容易发生肝癌,而且在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感染血吸虫引起的肝脏肉芽肿性炎症、纤维化是一个高危因素。在日本的Yamanashi地区,1978年就消灭...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吸虫病致癌机制肿瘤抑制基因
-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13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IC)患者的临床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94例,筛选出13例AIC、9例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重叠综合征(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分析AIC、PBC/AIH重叠综合征和单纯PBC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AIC组和单纯PBC组比较,在年龄、性别、血生化及肝组织病理学上不能区分,但是AIC组治疗前AIH计分、抗核抗体和(或)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PBC组(P<0.01)。AIC患者血清ALT、AST、IgG明显低于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结论:AIC可能仅是PBC的一种变异形式,而非另一种不同的疾病。
- 朱刚剑陈嵩李艳吴国栋熊昌清
- 关键词:胆管炎重叠综合征
- 血吸虫病患者肝癌细胞p53、p1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p53、p16蛋白的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8例HCC患者分为两组:1组(HCC合并血吸虫病组)23例和2组(HCC不合并血吸虫病组)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患者的p53、p16蛋白表达。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1组中和2组中分别为73.9%(17/23)和31.4%(11/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p16蛋白阳性率在1组和2组中分别为34.8%(8/23)和28.6%(10/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25,P>0.05)。p53蛋白及p16蛋白同时阳性仅7例,阳性率为12.1%(7/28);其中1组为13.0%(3/23),2组为11.4%(4/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52,P>0.05)。结论:患有日本血吸虫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中有较高的p53基因突变率,说明血吸虫感染对肝细胞癌组织细胞中p53突变蛋白的过量表达有促进作用;同时,血吸虫患者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细胞中p16肿瘤抑制基因-p16基因的丢失普遍。p16蛋白表达缺失,其与p53突变蛋白的过量表达同时存在,两者共同促进肿瘤的增长,可能是HCC恶性增殖的原因之一。
- 黄顺东李艳朱刚剑龚悌熊昌清
- 关键词:血吸虫病P53基因P16基因
- 膦甲酸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高黄疸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步疗效被引量:1
- 2002年
- 吴国栋熊昌清关世运覃兆科黄顺东秦新茂廖植荣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联合用药黄疸
- 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多器官损害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47岁.乏力、腹胀、头晕1年,加重伴下肢浮肿40 d.患者1年前出现乏力、头痛、反酸、腹胀,当地医院查肝功能异常,血脂增高,肌酶升高,诊断:脂肪肝、药物性肝炎(曾服用辛伐他汀)、心肌炎、高血压,经保肝、降酶、营养心肌等治疗化验指标好转,40余天前症状加重,伴有大腿肌肉酸痛(以上楼梯明显)、面部及下肢水肿,于2010年4月5日就诊解放军第302医院收住.病后饮食、大小便正常,无心悸、胸闷、胸痛、畏寒,无光过敏、脱发、皮疹及关节肿痛等不适.
- 尹明红刘晓燕熊昌清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异常器官损害甲状腺内分泌腺
- 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胰腺炎特殊临床表现14例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黄顺东关世运吴国栋熊昌清朱刚剑秦新茂刘昌华
-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胰腺炎体征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的干预策略,旨在使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与运动行为习惯,全面降低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方法采取健康教育方法,用食品交换法控制患者饮食,用能量代谢当量值控制运动量,指导患者记生活日记等,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9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干预前饮食控制和运动不合格者分别占92.4%与89.1%,高热量与高脂肪的摄入分别者占100.0%与94.1%;干预后高热量与高脂肪摄入减少,运动量增加,体重减轻,血糖、血脂值降低,健康意识增强。结论行为干预有利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降低对患者预后不利的影响。
- 肖又姑熊昌清罗红
- 关键词:脂肪肝非酒精性饮食疗法
- Dubin-Jonson综合征合并慢性血吸虫病1例
- 2008年
- 本文报道了1例长期尿黄,伴上腹胀7月的男性42岁患者。经肝穿病理提示为黑肝伴血吸虫卵沉积,证实为Dub in-John-son综合征合并慢性血吸虫病。两病并存时,及早地诊断和鉴别诊断对其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尹明红吴国栋熊昌清王文虎黄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