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小青

作品数:54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哲学宗教
  • 12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8篇伦理
  • 6篇教育
  • 5篇道德
  • 5篇生态
  • 5篇农村
  • 5篇红三角
  • 4篇低碳
  • 4篇政府
  • 4篇统筹
  • 4篇经济发展
  • 3篇道德建设
  • 3篇道德经
  • 3篇地方政府
  • 3篇行政
  • 3篇生态环
  • 3篇生态智慧
  • 3篇统筹发展
  • 3篇农业
  • 3篇廉洁教育
  • 3篇高校

机构

  • 51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江西省委党校

作者

  • 53篇熊小青
  • 3篇朱昌彻
  • 1篇谢本亮
  • 1篇刘善玖
  • 1篇王家芬
  • 1篇曾力
  • 1篇郭伟
  • 1篇陈晓琴

传媒

  • 9篇赣南师范学院...
  • 3篇郑州轻工业学...
  • 2篇云南行政学院...
  • 2篇行政论坛
  • 2篇求实
  • 2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党政干部论坛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农村经济
  • 1篇特区经济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无为之生态实践智慧——《道德经》生态实践思想的当代解读被引量:1
2008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相一致,老子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被挖掘和弘扬。老子构筑了一个"道"化生和统领宇宙万物之宏大体系。老子以宇宙视野来反观人和社会之现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齐一,因而人之生存实践也应"法自然",即"弃智弃圣"、"少私寡欲"。老子之思维方式及基本精神无疑是当今环境问题治理之所求。
熊小青
关键词:道德经生态智慧
自然图景的人学意旨及生态重建——“我们需要怎样的自然观”的一种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秉承知识论思维而对自然的认识构成自然图景。然而自然观念作为人对自然的抽象,总是人基于现实生存的自然经验和体悟,是人的主体性明晰的表现。自然观念的主体性必定通过生存于现实的具体人的体验,即一种个性化得以表现,因此自然图景蕴涵着对人性的眷顾和人性的理解。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将使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有着更多的人类内涵,并表现为一种生态自然观念确立和实践时,自然图景才真正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熊小青
关键词:自然与人机械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自然本性与自然之爱的本质——敬畏、呵护自然之可能的现实思考
2010年
"自然而然"和"人化自然"的"自然之爱"都无益于生态危机的解决。前者走向了泛灵论和物活论,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抽象;后者以理性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走向人类中心主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对自然的关爱必须以现实制度、伦理约束来规范人类自身,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进行一种文化塑造。唯有这样,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的关爱自然才有可能。
熊小青
关键词:生态危机
基于低碳社会文明视阈的技术理性反思
不仅是人类优秀成果的凝结,更是一种创建,是基于人的生存现实的反思和超越。 当工业文明以反生态的方式显现为对人的反动时,文明变革就有了必然性。在这种文明 变革视阈中,技术理性作为一种文明的表现及其反思,必然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熊小青
关键词:RATIONALITYCIVILIZATIONREVOLUTIONMAN
浅谈人对非人存在物关爱何以可能——基于伦理视角的一种言说
2007年
对物种的道德考问是一种现代话语方式,它已成为当今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在自然界中,只有人是有道德的存在物。人把同情、善心给予非人存在物是人性之必须,并非出于非人存在物的内在价值或人的功利。
熊小青
关键词:人性关爱
道德对话:道德话语范式的现代转换
2006年
道德危机、道滑坡是大多数人对道德现状的看法,由此构成了对道德权威的挑战。这一切发生根源性的原因却是传统道德内在的固有的理念和机理即独语式道德范式。因此,重塑道德权威就在于道德话语权从独语走向对话。对话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话。
熊小青
行政道德建设的二维视野——兼谈转型期中国行政道德规范的构建被引量:3
2002年
行政道德建设应达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在社会转型期,这种“统一”表现在行政道德的制度认同和市俗关怀及其它们的有机结合的二维视野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转型期的行政道德的建构。
熊小青
关键词:行政道德建设行政管理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生态人学内涵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从人的生态规定及生存出发,用物质变换说明为人化劳动的本质,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人为着人的存在一刻也不能离开劳动,因而也离不开物质变换。物质变换断裂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断裂,最终也构成人的本质的断裂和丧失。马克思对人通过劳动而形成了人的生态生存的人学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人的存在的生态依赖性。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人的生存和进行生态文明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熊小青
试谈生命教育的“生活世界”视阈被引量:1
2010年
生活世界成为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根基。生命教育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肯定和生命价值追寻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生活世界并通过生活世界呈现出来。因此,生命教育应该立足于生活、回归生活,在感性的生活中感悟生命、体验生命、敬畏生命。这样,生命教育就不再是一种说教,而是心灵之间的交流,生命之间的互动。
熊小青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智慧
略论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及其合理内涵
2006年
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是为缓解高等教育日益严重的教育供求矛盾而必然采取的教育发展之策。但规模发展并不仅仅意味就是高校数量上的扩大,它应该是高校教育各方面的全面进步,是人之发展需求的充分满足。
熊小青谢本亮
关键词:全面教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