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晓民

作品数:52 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中医
  • 9篇心病
  • 9篇心力衰竭
  • 9篇衰竭
  • 8篇心绞痛
  • 8篇血压
  • 8篇痰瘀
  • 8篇慢性
  • 8篇绞痛
  • 7篇疗效
  • 7篇高血压
  • 7篇冠心病
  • 6篇痰瘀互结
  • 6篇慢性心力衰竭
  • 5篇动脉
  • 5篇胶囊
  • 4篇随机平行对照...
  • 4篇中医药
  • 4篇化瘀
  • 4篇高血压病

机构

  • 3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5篇辽宁省中医研...
  • 1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52篇焦晓民
  • 9篇李琳
  • 7篇阮琳
  • 4篇王春林
  • 3篇李晓斌
  • 3篇赵涛
  • 3篇史焱
  • 3篇朱丹
  • 3篇李婷
  • 3篇李佳
  • 2篇南明花
  • 2篇李佳
  • 2篇吕晓东
  • 2篇宋婷婷
  • 1篇高静
  • 1篇殷晓莉
  • 1篇于游
  • 1篇李浩
  • 1篇张欢
  • 1篇于睿

传媒

  • 17篇实用中医内科...
  • 6篇长春中医药大...
  • 4篇中医临床研究
  • 3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处方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辨体调质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和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究中医辨体调质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体调质护理联合穴位按摩进行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患者负性情绪。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负性情绪更为明显,观察组多性情平和;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P<0.05)。结论中医辨体调质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可提高患者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对高血压患者有积极的护理意义。
梁建华焦晓民王爱红
关键词:体质学说护理穴位按摩负性情绪
降压饮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降压饮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的降压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对照组使用在治疗前已应用的ACEI、钙离子阻滞剂,不允许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中药联合治疗组是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降压饮。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血压、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中药联合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中医症状优于西药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饮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焦晓民宋婷婷
关键词:降压疗效肝阳上亢证中医症状钙离子阻滞剂
焦晓民基于“五脏一体观”论治双心病经验
2023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双心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目前有关双心病的治疗常常是从“心-肝”或“心-肾”出发,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整体”,所以这对疾病的整体把握存在不足。焦晓民教授是辽宁省名中医,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心病学科带头人,是世界中联“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是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是辽宁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在双心病研究上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重大突破。焦晓民教授认为治疗双心病应以“五脏一体”的理论为根基,深入探讨五脏的关系对双心病的影响,全面分析双心病的病因病机,从而整体且系统性的指导双心疾病的诊疗。焦教授治疗该病常用“调心神”“畅肝气”“健脾土”“补肺气”和“温肾阳”五脏同调的治疗原则,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而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效果,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王梦浛焦晓民
关键词:双心病心理治疗不良情绪
基于“络病理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经验
2023年
总结焦晓民教授从络论治胸痹心痛的经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可有效缓解和改善心脏供血及管腔狭窄等问题,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后期调护至关重要的部分。焦教授认为络病理论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PCI术后并发症在病因、病机、病位、病性、证候等方面关系密切,将冠心病PCI术后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并主张从络论治冠心病PCI术后诸证。在病因病机上,焦教授以术后多虚、多瘀为其主要方面,虚为本,瘀为标。在证型上,因病因病机具有复杂性,故临床证型较多,最常见的证型为气虚血瘀。在治疗上,注重灵活辨证,分清主次缓急,标本同治,虚实兼顾,并强调补虚化瘀通络,气血阴阳兼顾,五脏六腑同调,临床疗效显著。在遣方用药上,焦教授在传统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络病理论,加入益气活血、搜风解痉通络之药,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当归、川芎、丹参、全蝎、蜈蚣、桂枝、细辛等,常用的药性为温性、平性,常用的药味为辛、甘、苦,常用的药物归经为心、肝,常用的药类为活血类、补益类,同时重视顾护阴津,调养脾胃。焦晓民教授是辽宁省名老中医,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入继承与挖掘。并附验案1则,以助佐证。
吴爽焦晓民
关键词:络病理论名医经验
心怡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1]。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2]。
李琳焦晓民
关键词:气虚血瘀证厥心痛缺血性心脏病临床综合征胸部不适心电图疗效
高血压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21年
高血压及其引发的靶器官损坏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并且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担。为了更好的研究用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现状,通过收集中医临床各家对高血压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观点。并通过研究这些观点,发现目前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近年来,中医对高血压病的研究与西医相比发展速度缓慢,首要的原因就是中医对高血压病没有统一的命名。从中医古籍中的对高血压病相关症状的记载,到现代相关的临川文件对高血压病的命名,再到各个学者对于高血压病命名的研究,高血压曾出现过数个不同命名。这不同的命名会导致中医对于高血压病的研究很难统一。高血压病的病因方面中医与西医的研究有些相似,但是中医有一些独特的研究理论,如中医的体质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这些富有特色的学说为探寻的高血压病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为未来中医攻克高血压病提供了希望。目前中医普遍认可的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有五,即体质,年老,饮食,情志和过劳,同时,新的高血压病的病因也不断的在补充和完善中医的理论体系。高血压病的病机因高血压病名不同的原因,加上临床上各个医家治疗的经验不同,高血压病的病机在临床中特别繁多,总结了一些较新的且较有特色的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医家对于高血压病病机的认识,希望阅读过本研究的人可获得启发,在以后对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思维更开阔,疗效更佳。最后简单提出了现在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仍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孙伟茗焦晓民
关键词:中医高血压病因病机病名血管内皮
姜黄素对兔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EPCs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内祖皮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姜黄素组,各10只,其中空白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喂养高脂饲料,姜黄素组予喂养高脂饲料+100 mg/d姜黄素。连续喂养12周后HE染色法观察3组西兰兔主动脉内膜斑块厚度、外周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以及利用MTT法测定人纤维EPCs细胞迁徙及增殖活性。结果:1)血脂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姜黄素组TC、TG及LDL-C均升高(P<0.05),HDL-C降低(P<0.05),其中姜黄素干预后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2)形态学变化:空白对照组颈动脉壁厚薄均匀,结构均匀,模型组及姜黄素均出现动脉管腔狭窄,动脉内膜增厚,其中姜黄素组较模型组改善。3)EPCs增殖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姜黄素OD值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OD有所上调(P<0.05)。4)EPCs迁徙能力: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划痕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其中姜黄素组各时间点划痕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姜黄素由明显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EPCs增殖及迁徙有关。
付冰焦晓民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EPCS姜黄素PI3K/AKT
六气客气对心悸病发病证型及用药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六气客气对心悸病发病证型及用药规律是否存在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高级检索方法,收集CNKI数据库中治疗心悸病病案(检索截止日期:2018年1月1日),并按照六气客气出现规律及就诊年份将病案分为3组,分别为寒湿之岁组、燥热之岁组、风火之岁组。使用Excel、SPSS软件对医案、药物、证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46篇,包括医案204例,涉及药物223味,累计出现频数2 883次,平均每案用药13味,基本证型11个。经过组间比较,寒湿之岁的证型分布变化较明显,风火之岁、燥热之岁变化较小。寒湿之岁,心脾两虚、脾虚湿盛证多见(P<0.05,P<0.01),脏腑阳虚证少见(P<0.05);燥热之岁,气阴两虚证多见(P<0.05);风火之岁,气血两虚证多见(P<0.0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组用药有不同的聚类方。结论:六气客气规律出现对心悸病的发病证型产生影响,根据客气及症状的不同,用药亦具有一定规律可循,临证可据此加用不同的聚类方,为临证提供新思路。
李越潘嘉祥徐丽丽王英焦晓民高静李琳庞敏
关键词:五运六气心悸病证型用药规律
针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及对室早频数、指数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及其对室早频数、指数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络阻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门冬氨酸钾镁片日3次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室早频数、指数、Tp-e间期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p-e间期明显缩短,室早频数降低,室早指数提高,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Tp-e间期缩短,室早频数降低,室早指数提高,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结论:针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络阻型频发室性早搏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高室早指数,下调室早频数,缩短Tp-e间期,降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改善心功能。
南明花焦晓民李爽于游吕晓东
关键词:频发室性早搏参松养心胶囊
探“血中伏火”之理以“肝心和合”法治疗双心疾病被引量:7
2021年
双心疾病以其普遍性与多发性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探索双心疾病优势诊治方法,成为当下研究双心疾病的重要问题。文章先论述了心体与心态、心血与心神以及肝与心的关系,以李东垣"血中伏火"日渐煎熬,则病"悗"为理论基础分析双心疾病形成的病机,提出"肝心和合"理念,心火炽盛,火郁血中,治以清肝育阴;火陷于脾,阴火上冲,治以补土伏火;痰火交阻,血中瘀火,治以散标为先,理肝脾为本,探讨"血中伏火"所致双心疾病的分期治疗。
于游焦晓民焦晓民张欢郑一郑一郭鹤张颖于睿于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