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儿童
  • 15篇手术
  • 15篇关节
  • 14篇脱位
  • 13篇髋关节
  • 12篇髋关节脱位
  • 12篇关节脱位
  • 12篇发育性
  • 11篇发育性髋关节
  • 11篇发育性髋关节...
  • 10篇治疗儿童
  • 7篇手术治疗
  • 6篇骨折
  • 5篇髋脱位
  • 5篇外科
  • 5篇先天
  • 5篇先天性
  • 5篇截骨
  • 5篇截骨术
  • 4篇外科手术

机构

  • 37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潘新华
  • 32篇楼跃
  • 32篇唐凯
  • 30篇张志群
  • 24篇林刚
  • 22篇范毓华
  • 20篇黄禄基
  • 18篇夏榕圻
  • 12篇王磊
  • 12篇刘飞
  • 11篇倪磊
  • 7篇孙祥水
  • 5篇董展
  • 4篇郑鹏飞
  • 1篇王刚
  • 1篇贺利贞
  • 1篇吴玉新
  • 1篇蒋嘉萍
  • 1篇邢美芬
  • 1篇郑朋飞

传媒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江苏医药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伤残医学杂志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胃穿孔17例报告被引量:16
1997年
本文报告17例新生儿胃穿孔,死亡10例(58.8%),存活7例(41.2%)。2例胃肠广泛坏死仅作探查,余行三种术式治疗:单纯胃穿孔修补术、胃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同时行胃造瘘术)、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分析17例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我们认为:选择性胃缺血性坏死和先天性胃壁肌肉缺损是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早产,低出生体重、病程长,坏死穿孔大,严重感染等是该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潘新华徐小群邢美芬
关键词:新生儿胃穿孔外科手术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三角肌挛缩症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6例三角肌挛缩症患儿1~2岁时出现症状,进行性加重,肩外展畸形,内收受限。3例有三角肌肌注史。X线片2例肩关节脱位。6例均手术治疗,彻底松解挛缩组织。结果随访1~2年,5例恢复良好,1例拟行二期手术解决肩关节脱位。结论三角肌挛缩症为多因素所致,早确诊,早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林刚楼跃范毓华唐凯黄禄基潘新华夏榕圻张志群
关键词:三角肌挛缩
Derqui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Derqui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方法1999年1月~2005年12月,用Derqui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16例。术中充分松解髋关节周围挛缩组织,尤其后侧外旋肌,于臼缘上方1 cm处作与其平行弧形切骨并向"Y"软骨截骨,翻转截骨远端使髋臼覆盖、包容股骨头,特别臼后缘对股骨头的覆盖,依情况同时作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结果髋臼指数术前35~50度,平均40度,术后10~25度,平均18度。中心边缘角术后20~42度,平均32度。髋关节功能:优7髋,良5髋,可4髋。X线表现:优6髋,良5髋,可5髋。结论Derqui手术充分松解髋关节周围孪缩组织,较好地矫正髋臼畸形,特别增加髋臼后缘对股骨头的覆盖,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可选择术式。
潘新华楼跃范毓华黄禄基唐凯张志群林刚
关键词:髋脱位发育性并发症外科手术
Staheli槽式髋臼延伸术治疗儿童Perthes病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Staheli槽式髋臼延伸术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以来本院采用Staheli槽式髋臼延伸术治疗儿童Perthes病26例。其中,男22例,女4例。右侧18例,左侧8例。手术年龄6岁1个月~14岁3个月,平均7岁2个月。按Catterall分级,Ⅱ级3例、Ⅲ级12例、Ⅳ级11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2年1个月。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询问有无髋关节疼痛、跛行,检查髋关节活动程度以及Trendelenburg征,术后优良率达98.16%。X线片随访,采用Willett等正位骨盆片对比测量法,测量骺高比、髋臼覆盖率、CE角、Sharp角,观察Shenton线连续性、股骨头形态。骺高比、髋臼覆盖率、CE角明显增大,Sharp角明显减小,Shenton线连续性、股骨头形态均明显好转。结论:Staheli槽式髋臼延伸术治疗儿童Perthes病手术疗效满意,为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一种理想术式。
张志群唐凯潘新华夏榕圻范毓华黄禄基林刚楼跃
关键词:儿童PERTHES病
Ponseti方法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被引量:1
2007年
林刚唐凯楼跃潘新华刘飞王磊
关键词:PONSETI方法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矫形手法矫正四肢畸形
儿童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探讨儿童明显移位的桡骨颈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与新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疗效差异与可推广性.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12月共收治O'BrienⅡ、Ⅲ型桡骨颈骨折18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6例,术后石膏固定6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12例,术后石膏固定3周,石膏拆除后功能锻炼.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比例.结果 18例患儿骨折均愈合良好,无畸形,在随访期无桡骨头过度生长,无桡骨头骨髓早闭及骨桥形成,无关节周围异位钙化灶.根据Tibone和Stoltz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评判,结果显示在治疗儿童明显移位的桡骨颈骨折方面,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较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美观性强的特点.结论 儿童明显移位的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具有一定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王磊楼跃唐凯潘新华张志群林刚孙祥水刘飞倪磊董展郑鹏飞
关键词:桡骨骨折儿童
右半结肠补片回肠拖出术治疗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被引量:3
1995年
右半结肠补片回肠拖出术治疗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4例,由于保留了一段右半结肠,有利于水、电解质吸收,提高了疗效。本组4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4~30个月(平均22个月),排便基本正常。
蒋嘉萍易军谷兴琳潘新华
关键词:结肠切除术先天性巨结肠症
儿童麻痹性髋关节脱位6例的治疗
2008年
麻痹性髋关节脱位(PDH)是指正常控制髋关节活动的肌肉发生程度不同的瘫痪而引起的髋关节脱位,多由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引起。脊髓灰质炎后遗髋关节部位肌肉瘫痪虽多见。但合并髋关节脱位者极少见.发生髋关节脱位大大增加残废程度,同时也增加了处理难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自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治疗6例麻痹性髋关节脱位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潘新华楼跃范毓华黄禄基唐凯张志群林刚
关键词:髋脱位麻痹性手术
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儿童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儿童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观察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和临床应用疗效。方法:①动物实验:实验于2002-03/10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完成。选用新西兰幼兔24只,将幼兔股骨头全层关节软骨用利刀切除其表面积的20%以上,制造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只,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取同侧股骨全层游离骨膜,将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移植于软骨缺损区;对照组仅同法切除股骨头关节软骨。分别于术后第4,8,12,24周取其股骨头制成标本,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大体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并用Wston-blot法检测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②临床实验:选择2000-01/2005-06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骨科手术治疗髋关节脱位时,采用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患儿39例(48髋),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术后定期随访检查。髋关节脱位术后疗效根据临床功能及X射线检查结果进行评定:积分16-20分为优,11-15分为良,6-10分为可,<5分为差。结果:①动物实验: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术后第4周幼兔股骨头软骨缺损被光滑、不透明的类软骨组织替代;12周后软骨缺损由透明的软骨样组织修复;24周后则完全被近似正常的透明软骨修复。对照组术后24周股骨头软骨缺损仍由纤维样组织覆盖。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术后第4周起软骨缺损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呈持续高表达。②临床实验:39例患儿48髋均获随访,随访18-36个月18例22髋,37-54个月14例16髋,55-72个月7例10髋,平均32个月。髋关节脱位术后疗效优19例25髋(52.1%);良12例10髋(25.0%);可7例8髋(16.7%);差3例3髋(6.2%),优良率达77.1%。结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幼兔自体游离骨膜移植3个月后基本完成了游离骨�
楼跃潘新华唐凯张志群夏榕圻范毓华黄禄基林刚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应用Ponseti方法(连续石膏矫形加皮下跟腱切断加足外展矫形支具)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5例31足。男20例25足,女5例6足;年龄5d^12个月。结果病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6.3个月,按Dimeglio和Pirani分类和评价方法,25例31足中24例30足(96.8%)畸形获得满意矫正,1例1足残余部分畸形需手术治疗。结论Ponseti方法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林刚唐凯楼跃潘新华张志群黄禄基王磊刘飞倪磊
关键词:PONSETI方法马蹄足先天性石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