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黄帝
  • 7篇黄帝内经
  • 4篇《黄帝内经》
  • 3篇失传
  • 3篇五脏
  • 3篇五脏相音
  • 2篇中医
  • 1篇胆石
  • 1篇胆石症
  • 1篇脏腑
  • 1篇年龄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年龄
  • 1篇中医基础
  • 1篇中医基础理论
  • 1篇中医基础理论...
  • 1篇中医诊断
  • 1篇中医治疗
  • 1篇五音
  • 1篇先天之本

机构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潘慧巍
  • 6篇高也陶
  • 5篇吴胜兵
  • 5篇时善全
  • 2篇蔡继阳
  • 1篇罗明
  • 1篇汪东丽
  • 1篇李捷玮
  • 1篇陈晓霞
  • 1篇贺佳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年份

  • 3篇2006
  • 4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黄帝内经》五脏相音理论与女性年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黄帝内经》中有关于“五脏相音,可以意识”的记载,对针灸取穴则有“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的论述。但这种“五脏相音”理论及技术已失传了两千余年。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女性发音进行检测,探寻《黄帝内经》“五脏相音”理论及技术的科学依据。方法:按《黄帝内经》理论,将健康女性以“五七”年龄为界分为年轻组(<34岁)和年长组(≥34岁)。运用二十五音分析仪对两组女性的发音进行检测结果:健康女性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地偏向于角音;年轻组徵音亦增多,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发角音增多的现象,验证了叶天士“女性以肝为先天”的学说。此外,年轻女性发徵音增多,徵音对应于心,提示调理与心相关的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可能对年轻女性的健康有所帮助。
汪东丽时善全贺佳吴胜兵陈晓霞潘慧巍高也陶
关键词:黄帝内经五音五脏先天之本女性
论《黄帝内经》脏腑的实体解剖观被引量:14
2006年
非中医学人士往往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中“肝生于左”的记载,认为中医学的人体解剖观不正确。我们认为,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指的是某一种特定的功能系统,而并非现代医学所谓的只是一种实体解剖器官。因此,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于脏器的概念不是完全相同的。通过研究《黄帝内经》,我们发现“肝生于左”实际上是指肝在中国传统文化卦象中的相对位置,而非人体脏腑的解剖学或形态学位置。脏腑的本义是指实体解剖器官,其解剖位置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其功能也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有某种相同之处。
高也陶潘慧巍吴胜兵
关键词:黄帝内经脏腑解剖学
五脏相音——《黄帝内经》失传2000多年的理论和技术的现代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2000年,德国洪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动物患病或者受伤时的发音呈非线性改变。200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发现细胞从生到死,受酒精刺激和癌变时,都有细胞壁振动(声音)的改变。细胞声学由此建立。2004年,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声细胞学研究论文,揭示了一项革命性的突破即将来临,建立在细胞病理学基础上的当代医学有希望在细胞尚未发生病变前,就通过识别细胞壁振动的改变而获得诊断。这些当代研究结论与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记载的五脏相音理论遥相呼应。介绍利用现代化高科技对该理论的整理、发扬和临床研究。
高也陶李捷玮潘慧巍时善全罗明吴胜兵
关键词:五脏相音黄帝内经
五臟相音——《黄帝内经》失传2000多年的理论和技术
1 失传两千多年的五臟相音理论和技术五臟相音理论见诸于《黄帝内经》,已经失传2000多年。五臟相音理论认为五臟具有不同的声音,五臟脾、肺、肝、心、肾相应于五音宫、商、角、徵、羽。可以根据人们声音的变化,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
高也陶潘慧巍时善全吴胜兵蔡继阳
文献传递
五臓相音 --《黄帝内经》失传2000多年的理论和技术
五臓相音理论见诸于<黄帝内经>,已经失传2000多年.五臓相音理论认为五臓具有不同的声音,五臓脾、肺、肝、心、肾相应于五音宫、商、角、徵、羽.可以根据人们声音的变化,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提示应当进行何种经络调理和饮食...
高也陶潘慧巍时善全吴胜兵蔡继阳
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诊断中医治疗经络调理
文献传递
老年人胆石症患者的五臟相音检测研究
目的:探讨机体发生病态(胆石症)时,是否有声音的改变,以更进一步证明《黄帝内经》五脏相音理论与临床实际的相符性,为今后临床检测提供一定的数据。方法:利用二十五音分析仪,采用对健康女性和男性相同的检测方法,检测对象为明确诊...
潘慧巍吴胜兵时善全贺佳蔡继阳高也陶
关键词:五脏相音胆石症老年人黄帝内经
文献传递
试论纳米技术进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能性被引量:4
2005年
《黄帝内经》中论述了两千多年前听音辨人的理论和技术,即通过辨别人声的二十五种变化,施以不同的饮食调理与经络调理,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21世纪初,在基于纳米水平的细胞声学研究中,已初步证明细胞是可以发出声音的。细胞病变时,最先产生声音的变化,故有可能通过细胞声音的变化,尽早发现疾病。此发现与《黄帝内经》中听音辨人的理论,在生命研究的不同水平上不谋而合。纳米技术有可能进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之中,从而实现中医研究的现代化。
高也陶时善全潘慧巍
关键词:黄帝内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