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志峰

作品数:36 被引量:4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盆地
  • 19篇柴达木盆地
  • 10篇盆地西部
  • 10篇柴达木盆地西...
  • 8篇生物礁
  • 7篇油气
  • 6篇叠层石
  • 5篇储层
  • 4篇中新世
  • 4篇湖相
  • 4篇成藏
  • 3篇地质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学
  • 3篇中生界
  • 3篇勘探
  • 3篇孔隙
  • 3篇孔隙类型
  • 3篇储集
  • 2篇地球物理

机构

  • 3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青海油田公司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湘潭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青海油田
  • 1篇石油大学(华...

作者

  • 36篇温志峰
  • 32篇钟建华
  • 18篇王海侨
  • 13篇郭泽清
  • 12篇李勇
  • 6篇马锋
  • 6篇柳祖汉
  • 5篇王冠民
  • 5篇高剑波
  • 5篇刘云田
  • 5篇李勇
  • 5篇段宏亮
  • 4篇刘卫红
  • 4篇吴孔友
  • 4篇张跃中
  • 3篇黄立功
  • 3篇尹成明
  • 3篇徐小林
  • 3篇王芳
  • 2篇杨孟达

传媒

  • 7篇沉积学报
  • 4篇地质论评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石油学报
  • 3篇地质科学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测井技术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质通报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西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最优判别被引量:13
2005年
柴西地区发育了储集物性极好、广泛分布、油气储量较高的生物礁储集层。该区生物礁主要包括藻礁、叠层石和凝块石礁。但湖相生物礁在柴西地区分布不均,变化很大,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勘探和开发。利用岩心和测井数据总结了生物礁各种类型的测井响应,提出了适合柴西地区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对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曲线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利用最优分割、聚类和逐步判别等方法,判定了各种生物礁类型的最佳判别函数,并将结果应用到测井解释中,从而为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温志峰钟建华王芳李勇王海侨高剑波
关键词:生物礁测井响应测井曲线测井数据储集物性
济阳坳陷泥质岩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被引量:28
2006年
济阳坳陷目前已发现的泥质岩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断裂、断鼻构造带附近,依据其储集空间可分为裂缝型、孔隙型及孔—缝复合型3种类型。其中,裂缝型油气藏占主要地位,主要发育于富钙质的脆性泥页岩中;孔隙型油气藏主要发育于含砂质条带的欠压实泥岩中;孔—缝复合型油气藏发育于钙质泥-页岩互层且夹薄层砂质条带的岩类中。泥质岩油气藏以自生自储为主,需要富钙质或欠压实等特定的岩性条件,一般发育在断裂活动带附近。横向上,裂缝型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厚层生油层中富钙质高阻层段,尤其是页岩发育的薄互层段,孔隙型油气藏只分布于具有断裂或隆起背景且富含砂质条带的欠压实区;纵向上,泥质岩油气藏主要分布于2200m以下的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及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等层位。
李勇钟建华温志峰王海侨
关键词:泥质岩油气藏类型成藏条件油气藏分布
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的形成机制与地球物理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依据东辛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果对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形成机制和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Y'型断裂组合是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的普遍断裂样式,'X'型断层组合是形成断裂系统的主要因素;'X'型断层有两种切割方式,一种是在拱张集中区顶部出现,发生在同级或不同级断层间,另一种是在大断层为通道的拱张力作用造成的切割关系;断层的受力强弱应放在一定时间段来分析,在某一时间段低级序断层受到的应力会大于高级序断层,并切割高级序断层,这种新认识可以解释以往作多个砂层组图时出现的矛盾,也将一些被切断层的级序提高,有利于断层封堵性研究和合理的解释油水关系。
张欣温志峰王伟崔小朵
关键词:东辛油田
柴西第三纪湖相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意义被引量:21
2004年
最近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一带发现的第三纪湖相生物礁 ,存在于第三系的下干柴沟组下段到下油砂山组的数千米厚的地层中。在野外露头实测、大量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图象分析等手段 ,对生物礁储层特征作了详细研究。生物礁孔隙类型复杂 ,主要有骨架孔隙、粒内孔隙、铸模孔隙、溶孔等 8种孔隙类型。生物礁经历了同生成岩、早成岩、晚成岩和表生成岩四个阶段。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孔隙的主要形成作用 ,真正的原生孔隙已很少 ,次生孔隙极其发育 ,是油气的优良储集层。生物礁的发现对于青海油田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郭泽清钟建华刘卫红温志峰柳祖汉王海侨
关键词:第三纪生物礁孔隙结构孔隙类型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恢复被引量:11
2007年
勘探实践表明,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侏罗系油气勘探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以古流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地表露头及地震解释资料研究认为,中生界在古阿拉巴斯套山与古昆仑山间发育一个大的近EW向展布的内陆山间坳陷(古泛茫崖坳陷)。坳陷演化可分为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白垩纪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发育了伸展断陷和挤压坳陷两种原型盆地类型。早、中侏罗世,阿尔金山尚未隆升,为主要沉积区。沉积环境比较动荡,沉积物以暗色含煤建造为主。沉积中心在现今的阿尔金山区,坳陷西北部边界越过阿尔金山区与塔东南地区相通;东北部边界位于阿拉巴斯套山前;南部边界在煤沟—采石岭—黑石山—月牙山一线。晚侏罗世—白垩纪,阿尔金山快速隆升为物源区,开始分割塔东南和柴达木盆地西部沉积。坳陷沉积物以干旱气候下的红色粗碎屑岩建造为主,沉积、沉降中心由阿尔金山区向盆地内部发生迁移,南部边界已迁移至阿拉尔—红柳泉—红沟子—月3井一带。该研究对柴达木盆地资源潜力评价及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段宏亮钟建华马锋张跃中李勇温志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评价被引量:35
2006年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暗色泥岩、碳酸盐岩、煤及炭质泥岩均发育。大量区域地质调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石炭系烃源岩主要以暗色泥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炭质泥岩和煤可能具有生烃能力。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13%,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和Ⅱ2型为主,为中等—好的烃源岩;碳酸盐岩有机碳含量低,平均为0.26%,有机质类型为Ⅱ1与Ⅱ2型,属中等—差的烃源岩。除都兰地区有机质成熟度过高、处于过成熟的生干气阶段外,其他地区有机质成熟度中等,正处于生、排烃高峰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石灰沟地区烃源岩厚度大、丰度高,暗色泥岩和碳酸盐岩分别达到了好烃源岩和中等烃源岩的标准,有机质成熟度中等,生烃潜力较大。
段宏亮钟建华王志坤马锋尹成明温志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
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构造生物礁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二号构造下干柴沟组上段(E32)发育了湖相生物礁,主要有由基质支撑的藻叠层石礁和骨架生物礁2种类型。生物礁孔隙非常发育,是该区的优质储层。对跃西4井生物礁储层物性进行了重点测试,其孔隙度平均26.1%,渗透率平均达97.2×10-3μm2。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隙、骨架孔隙、体腔孔隙、粒内孔隙以及溶孔和溶洞。生物礁的地震响应和测井曲线特征明显,结合岩心和录井资料可以有效地识别和预测生物礁。生物礁的形成除了生物因素以外,还会受到古气候、古纬度、古水动力、古水介质条件以及陆源碎屑等的影响;同时,它的发育受大地构造、湖底地形的控制。生物礁的发现对于青海油田油气勘探与开发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泽清刘卫红钟建华李本亮温志峰
关键词:生物礁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地球物理特征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断裂为边界的盆地斜坡带扇三角洲被引量:6
2004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断裂系是分割柴达木与塔里木盆地的一条重要的大型逆冲—走滑断裂系 ,其南缘斜坡西段第三系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沉积。通过对盆地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及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盆地边界条件、源区与湖盆距离等条件分析入手 ,在大量野外露头精细描述和沉积特征论述的基础上 ,认为阿尔金斜坡西段第三系发育两种层序序列类型的扇三角洲 :退积型和进积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扇三角洲沉积模式。阿尔金斜坡西段生储盖组合发育较好。下干柴沟组上部湖相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 ,进积型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 ,以及退积型水下辫状河道砂体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和成藏条件 ,是本区油气勘探的重点。阿尔金斜坡西段第三系扇三角洲的研究为深入讨论阿尔金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沉积学方面的依据。
高剑波钟建华徐小林温志峰黄立功刘云田江波
关键词:扇三角洲沉积学生储盖组合柴达木盆地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沙河街组一段成藏条件被引量:8
2006年
近年来相继发现的高产井揭示了东辛油田沙一段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等成藏条件及类型多样的圈闭类型。在成藏条件上,该区三面临洼及下伏的沙三、沙四段优质烃源岩为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生物灰岩、鲕粒灰岩等湖相碳酸盐岩发育的粒间孔隙、溶孔等可作为储集空间,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裂系统作为油气的疏导体系,使油气藏沿断层形成纵向上数百米的叠瓦式分布格局。在圈闭类型上,断层的广泛发育使沙一段油气藏以断层圈闭为主,良好的断层封闭性决定了油气藏的保存程度。
李勇钟建华王海侨温志峰
关键词: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沙河街组油气成藏圈闭成藏条件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叠层石沉积特征及其环境和构造意义被引量:23
2005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发育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湖相叠层石,主要集中在中新世早中期下油砂山组的地层中。根据野外考察并参考国内外的叠层石研究,柴西地区叠层石主要包括丘状、指状、柱状和多边形叠层石4种类型,每一种叠层石的宏观形态、内部成份和构造都具有独特的特征,且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中。据地球化学元素、孢粉和生物化石等分析可以确定,叠层石形成于气候温暖、水体盐度较高和陆源碎屑流入较少的环境中。与现代叠层石的对比进一步明确了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湖相叠层石的沉积特点和属性特征。结合柴达木盆地中新世的沉积特征、湖相叠层石的属性以及柴达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了中新世期间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的构造情况以及隆起程度。
温志峰钟建华刘云田柳祖汉吴孔友王冠民李勇
关键词:叠层石沉积环境中新世柴达木盆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