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沙润

作品数:109 被引量:1,792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经济管理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天文地球
  • 7篇历史地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65篇旅游
  • 12篇景观
  • 10篇城市
  • 7篇旅游地
  • 7篇教学
  • 6篇意象
  • 6篇旅游景观
  • 6篇景区
  • 5篇地理
  • 5篇游客
  • 5篇目的地
  • 5篇课程
  • 5篇长江
  • 5篇长江三角
  • 5篇长江三角洲
  • 4篇地貌
  • 4篇乡村
  • 4篇乡村旅游
  • 4篇旅游发展
  • 4篇旅游目的

机构

  • 107篇南京师范大学
  • 21篇三江学院
  • 9篇无锡商业职业...
  • 7篇江西财经大学
  • 6篇黄山学院
  • 5篇南京大学
  • 4篇江南大学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南京人口管理...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工业职业...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09篇沙润
  • 10篇冯淑华
  • 10篇周永博
  • 8篇田逢军
  • 8篇王芳
  • 6篇余向洋
  • 5篇胡善风
  • 5篇杨燕
  • 5篇林妙花
  • 5篇余子萍
  • 5篇徐菁
  • 4篇卞显红
  • 4篇王丽
  • 4篇周年兴
  • 4篇仇梦嫄
  • 4篇陶卓民
  • 4篇万津津
  • 4篇周玮
  • 3篇靳诚
  • 3篇赵媛

传媒

  • 9篇南京师大学报...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人文地理
  • 7篇经济地理
  • 5篇地理学与国土...
  • 5篇地理研究
  • 5篇地域研究与开...
  • 5篇江苏商论
  • 4篇旅游学刊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商业研究
  • 2篇经济师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旅游科学
  • 1篇教学研究
  • 1篇江苏高教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2篇2010
  • 12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8篇1997
  • 1篇1994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养生生态旅游地建设探析(英文)
2010年
The approaches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tourist destinations for health preservation are introduced from 8 aspects,that is,resources,environment,cultures,services,facilities,management,marketing and education.Meanwhile,this study states that the key of building such tourist destinations is the health-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system,inclu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余子萍王丽沙润
关键词:TOURTOURISTDESTINATION
体验经济与我国饭店产品经营策略被引量:9
2004年
体验经济是一种以商品为道具 ,以服务为舞台 ,以提供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商品的经济。体验经济的提出 ,为我国饭店的产品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体验经济时代我国饭店产品经营策略进行分析 ,同时针对体验经济所带来的问题 。
钟静沙润
关键词:体验经济
文化遗产旅游地意象空间扩散研究--以苏州园林为例被引量:12
2012年
遗产旅游地意象是遗产旅游中主体与客体互动的桥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现场环境中的旅游者不同,身处惯常环境中的潜在旅游者往往是在信息传播帮助下形成其旅游地意象,在此过程中,时空距离和文化认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苏州园林为例开展遗产旅游地意象扩散的实证研究,旨在探索遗产旅游地意象扩散的基本规律,为遗产旅游地意象传播提供理论导向。研究根据近万个江苏省内样本数据,分析苏州园林旅游地意象扩散的空间格局,提出遗产旅游地意象圈层模式和引力模型,为当代信息技术与遗产旅游发展双重背景下的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市场开拓提供依据。
周永博沙润卢晓旭侯兵丁正山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地意象扩散
江苏中部粉砂淤泥质滩岸大剖面所揭示的滩岸发育过程与环境演变被引量:11
1997年
通过对39个钻孔组成的长约10km的江苏中部粉砂淤泥质滩岸大剖面地层与沉积物的多项指标分析发现,江苏大丰一带现代潮滩及潮下带的位置上,40~20KaBp之间曾为潮滩环境,20~10Ka沉积间断、地层缺失,10Ka以来曾一度发育古潮流沙脊群,现代潮滩仅仅是近几百年来在潮流沙脊群之上发育而成的。
王建沙润汪永进萧家仪周春林胡晓晓陈国祥黄夕川
关键词:环境演变粉砂海岸淤泥质
南昌市旅游地意象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以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意象草图绘制相结合的方法,从评估性意象和结构性意象两个方面对南昌市旅游地意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的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景点意象受知名度和美誊度的影响,城市环境意象则受旅游者期望值和满意度的影响;意象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为标志、路径、区域、边界和节点,最主要的意象组织手段是标志、路径和区域;就要素的可意象性而言,标志和路径最高,区域和边界次之,节点最弱;对意象空间结构的分析发现,南昌市存在着以八一广场和滕王阁为中心的两大旅游核心区,其架构模式是以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为感知背景,以核心景区为感知重点,以主干道为支撑,被边界所限定,不同类型的地物要素点缀其间的双"#"字型立体框架结构。
田逢军沙润汪忠列
关键词:城市旅游地
游客对古村落旅游的“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初探被引量:55
2007年
从旅游感知角度,建立了游客"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模型由古建筑真实感、生活文化真实感、古村落真实度、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等5大因素,以及影响这5大因素的16项观察因子组成,形成一种线性结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用路径系数表示,系数的阈值为>0,<0.95。路径系数通过SPSS软件对模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求取,所得回归系数即为路径系数。以江西婺源为案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模型因果关系显著,与研究假设条件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
冯淑华沙润
关键词:旅游感知古村落旅游测评模型
养生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构建及环境营造——以句容市茅山风景区为例被引量:10
2010年
满足游客养生旅游需求,增进身心健康,管理规范、具有示范效应的旅游区,应从环境、文化和服务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考察,此外,生态旅游资源是环境的基本底蕴,设施、经营管理、营销和教育是服务的延伸,以经营为主导。养生生态旅游环境系统当由道法自然的生态环境、性命双修的文化环境和返璞归真的社会环境共同构成。
余子萍王丽沙润
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被引量:44
2003年
实践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野外实习多以巩固和验证理论知识为目的,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文章从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地理技能和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科研精神等方面,探讨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赵媛沙润
关键词:地理实践教学教学改革高校
儿童和青少年消费心理特点在现代科技馆项目开发中的运用被引量:3
2005年
在现代科技馆的项目开发过程中,主导客源是4岁-18岁儿童和青少年,这是现代科技馆项目设计和开发的一个基点。年龄不同,旅游需求也不同。本文将从儿童和青少年这两个年龄层的心理特征来探讨儿童和青少年消费心理特点在现代科技馆项目开发中的运用。
尹燕沙润井玮薇
关键词:青少年消费心理现代科技馆心理特点科技馆开发过程
龙虎山丹霞地貌“旅游景观价值—游客审美感知”探讨被引量:14
2008年
通过对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及其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的分析,按景区空间组合及代表性景观构建了旅游景观谱系。对这些景观进行评价和游客感知度调查,形成游客感知率与景观评价值矩阵,并用坐标法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分析其间的耦合性、差异性和产生机理。结果显示,总体上符合景观赋分值高、游客感知度高,景观赋分值低、游客感知度低的规律,但对一些典型地质遗迹,专家的评价与游客的感知度相差较大。游客仍以直观的山水审美为主,对其蕴含的科学性认知不够。地质遗迹科考产品和科普产品开发不足,尚未形成大众产品。比较不同游客群体的审美感知差异,为旅游产品的市场细分提供依据,并提出丹霞地貌景区建设建议。
冯淑华沙润康勇卫林妙花
关键词:丹霞地貌龙虎山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