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椎体前路移位健侧颈_7神经根修复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健侧颈,神经根经椎体前路移位,修复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的最短通路及其安全性,并分析其应用指征和临床疗效。方法将颈部双侧前斜角肌切断,经椎体前、食管后间隙构制健侧颈,神经根移位通路,将颈,神经根自锁骨后股束交界处切断,近端游离至椎间孔,通过皮神经桥接或直接缝合修复患侧颈_(5、6)神经根或上干前后股。2005年12月—2007年5月,对8例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伴下干部分损伤,或合并副、膈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修复。结果术后1周内,8例患者在咳嗽、进食时健侧手指有轻度麻木感,2~3周后症状逐步消失;体感诱发电位(SSEP)在术后3个月时均能引出,7个月时能引出支配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术后12个月肩、肘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切断双侧前斜角肌不仅可以缩短移植神经的长度,且健侧颈,神经根翻转通路更通畅、安全。直接修复或短段皮神经移植极大地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利于患肢肩、肘功能的恢复。术后早期禁食可以减轻食道的组织创伤反应,利于颈,神经根缝合口的愈合。
- 徐雷顾玉东徐建光陆九州徐文东林森沈云东沈浩韩栋
- 关键词:臂丛显微外科手术神经移植
- 大鼠健侧颈7移位术后运动皮层兴奋性谷氨酸及其受体变化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鼠健侧颈,移位术后运动皮层兴奋性谷氨基酸及其受体变化规律。方法建立颈胸椎后路左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和健侧颈,移位正中神经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采用肌电图检测观察正中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运用运动皮层区微电极刺激法明确大鼠患肢皮层代表区在术后的变化。根据运动皮层区微电极刺激的结果,选择4个皮层重组特异时间点进行取材,行大鼠脑片初级运动皮层区谷氨酸神经元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1、NR2A、NR2B)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大鼠健侧颈,移位术后,随时间的延长,患侧指深屈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术后4个月组,5只大鼠中有3只患爪支配区仅位于同侧运动皮层,同时各手术组双侧运动皮层NR1表达水平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右侧运动皮层NR1表达升高显著,与同组对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组,4只大鼠患爪支配区位于双侧运动皮层,而且各手术组右侧运动皮层NR2A表达水平升高,与健康大鼠同侧皮层或同组大鼠对侧皮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颈,移位组大鼠右侧皮层NR2A表达水平,较单纯臂丛撕脱或臂丛撕脱健侧颈,切断组同侧皮层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个月组,3只大鼠患爪支配区位于对侧运动皮层,而在同侧运动皮层却未测到,同时健侧颈,移位组大鼠右侧皮层NR2A表达水平仍维持在升高水平,与其他各组大鼠同侧或同组对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健侧颈,移位正中神经后,大脑发生跨两半球的功能重塑。NR1和NR2A表达的增高可能分别在术后初期和后期功能重组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沈浩徐建光徐文东华续赟赵志奇
- 关键词:臂丛神经移位谷氨酸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 健侧颈_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健侧颈_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撕脱伤的最短通路及其安全性,并分析其应用指征和临床疗效。方法将健侧颈_7神经根自干股交界处或锁骨后束部起始部切断,近端游离至椎间孔,将前斜角肌切断,经椎体前食管后间隙,通过5~7股皮神经桥接或直接吻合,修复患侧上干或锁骨下外侧束和后束。临床修复8例,5例为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3例为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伴下干部分损伤。结果5例患者术后1周内在咳嗽、进食时有轻度健侧手指麻木感,随后逐渐消失;2~3个月后患侧颈部扣击健侧手指出现麻木感,SSEP在术后3个月时均能引出,7个月时能引出支配肌CMAP,12个月时恢复了肩肘功能。结论切断双侧前斜角肌不仅可以缩短移值神经的长度,而且颈_7神经根翻转通路更通畅、安全,有利于神经再生和患肢功能恢复。锁骨上修复主要重建上干前股、上干后股、肩胛上神经功能;锁骨下修复时,主要重建外侧束加后束。
- 徐雷顾玉东徐建光徐文东陆九州林森沈云东沈浩韩栋
- 关键词:臂丛显微外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