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冬

作品数:23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台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上海高校网格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艺术

主题

  • 7篇音乐
  • 4篇流行歌曲
  • 4篇歌曲
  • 3篇戏曲
  • 2篇余音
  • 2篇中国性
  • 2篇隋唐燕乐
  • 2篇七弦
  • 2篇七弦琴
  • 2篇琴曲
  • 2篇吴伯超
  • 2篇律吕
  • 2篇考论
  • 2篇乐部
  • 2篇乐学
  • 2篇沪上
  • 2篇江上
  • 2篇歌舞
  • 2篇歌舞片
  • 2篇古琴

机构

  • 23篇台湾大学

作者

  • 23篇沈冬

传媒

  • 9篇音乐艺术(上...
  • 5篇音乐文化研究
  • 2篇乐府学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电影艺术
  • 1篇民族艺术
  • 1篇音乐探索
  • 1篇唐代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 1篇199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带流动的音乐风景——隋唐西域音乐与中国性的体现被引量:2
2018年
魏晋南北朝以降,西域音乐进入中原,"琵琶及当路,琴瑟殆绝音",雅乐崩毁、钟磬息音,"新声奇变"的胡乐广受赏爱,造就了隋唐音乐的繁华盛景。本文以"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音乐文化的流动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这样百花齐放、铿锵镗鞳、洪心骇耳的胡乐声中,中华文化的母体如何吸纳、融会这些异邦之乐,将之成功转化为"盛世之音"。本文提出的关键因素,即中华文化恒久不变的"中国性"(Chineseness)。本文首先探看音乐源头的西域地理文化,其次梳理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输入中国的西域音乐。第三部分则由乐部、乐律两个层面,分析这些西域之乐如何被收编融入华夏旧乐。本文指出,由乐部制度的生成来看,各种进入中国的西域音乐,北周时期以《周礼》"四夷乐"的概念统领之、架构之,由此奠定隋唐乐部的基础,乐部的内容是西域音乐,而其核心却是先秦典章制度。再由乐律的协调来看,开皇乐议虽然以龟兹乐工苏祗婆的胡琵琶理论为论辩焦点,但乐议要角沛国公郑译却以胡琵琶实践先秦旋宫转调的八十四调,探求"随月用律"的可能,以推动胡乐与先秦音乐理论相结合。此二者——先秦的典章制度、先秦的音乐理论,在胡乐大盛的时代依旧能够主导胡乐在中国的演化,使之与华夏之乐融合,即本文提出的恒长不变的"中国性"。
沈冬
关键词:乐部乐律中国性
东风不竞 乐调西来——试探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与“开皇乐议”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以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中有关"开皇乐议"的讨论为研究对象。林谦三认为苏祗婆七调源于南印度七调碑,经由"开皇乐议"时沛国公郑译的引介,中国乐调于是成为"龟兹乐调之苗裔",本文则提出不同看法,并探究此种"乐调西来"理论之所从出的学术环境。本文在说明如何接触《隋唐燕乐调研究》一书的同时,也提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峡两岸尚未开放交流之际,台湾学生如何接触和阅读大陆学术著作。由于执政者对于制礼作乐的期待,"开皇乐议"成为隋文帝在位时的重大政务,此事不但具有音乐性,更有高度政治性。本文指出郑译虽然援引苏祗婆七调之说,但在"开皇乐议"中却是失败的一方,其说未获采用,何况他本是一位"先秦乐学为体、胡琵琶为用"的古乐维护者,未必能接受一套源于印度的乐调。本文也对于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书中相关意见加以辩证,由七声、七调、音程结构等问题证明中国七声非印度七声,中国音阶非印度Raga,而苏祗婆七调也不可能源于南印度七调碑。本文尝试由学术史的角度,探究林谦三"乐调西来"说的出现背景,这也是前辈学者尚未触及的研究视角。20世纪前期是民族音乐学开展的时期,林谦三受到民族音乐学大家Curt Sachs等人影响,他的论证版图自西徂东,横跨中亚、印度、缅甸、中南半岛、中国,直到太平洋滨的日本,完全是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方法和治学脉络。本文也指出,由于中国长期积弱,"东风不竞",20世纪前期"中国文明西来说"也是学界风尚之一,翻译《隋唐燕乐调研究》的郭沫若如此,林谦三也是如此,由此,本文试图证成的是,林谦三的研究固然是他个人天才学力的结晶,与当时的学术氛围也息息相关,是在大环境的酝酿培养之下,有以致之的。
沈冬
关键词:隋唐燕乐开皇乐议
高罗佩《琴道》与传统文人想象被引量:2
2012年
值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百岁纪念之际,作者研究其琴学研究成果《琴道》,认为高罗佩不以西方音乐理论来合理化中国的琴学传统,而以明代文人生活的整体品味体来衬托琴,为西方读者建构了以琴为中心的明代文人生活想象。
沈冬
唐代琴曲《胡笳》研究
2012年
引言晚近以来,古琴研究方兴未艾,尤其2003年11月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更成为音乐学研究中的显学,相关论述以突飞猛进之姿倍增。个人所见大约200余篇琴学论著中,内容遍及琴家琴派的论述、琴律徽分的计算、琴曲打谱的分析,乃至于老琴的鉴定,新琴的制造……林林总总,靡不毕具,①而最为学者所钟爱的课题首推古琴美学,②举凡琴的美学特征、表演艺术、琴与礼乐传统、琴与儒道思想,甚至琴与身体养生,无不成为学者津津乐道的对象。
沈冬
关键词:音乐学研究琴律儒道思想琴学琴曲琴派
琴意谁可听?(下)——欧阳修之琴与北宋士风
2022年
文章由三个层面探触永叔之琴。一、依其生平年代、仕宦历程,缕述他与琴有关的诗文作品,加以系年及说释;二、根据这些作品及相关记载探究他的抚琴经验及琴友交游;三、讨论他的琴学思想,并试图以北宋士风为背景,观察永叔身为琴家、交结琴友、参与琴事、发为琴论,如何将他身为知识分子的理念浸润渗透入琴中,而他的琴学议论及抚琴实践又如何反过来成为北宋士风昭昭可见的脚注和诠释。由永叔之琴到北宋士风的联结,是文章试图提出的主要论点之一。
沈冬
唐代琴曲《胡笳》研究
<正>引言晚近以来,古琴研究方兴未艾,尤其2003年11月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更成为音乐学研究中的显学,相关论述以突飞猛进之姿倍增。个人所见大约200余篇琴学论著中,内容遍及琴...
沈冬
文献传递
音乐台北——建城百年的历史回响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以探究日治时期的台北音乐为中心,首先讨论了建城以前台北的主要音乐与演出概况,其次廓清了日治时期台北音乐发展的主要脉络,其中包括戏曲、西方音乐和流行歌曲。最后作者试图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将目光投向被人们较少关注的城市间的音乐文化影响,从戏班、乐人等方面探讨了当时上海城市音乐与台北音乐的交流。
沈冬
关键词:音乐事业戏曲流行歌曲文化交流
蔡元定十八律理论新探(上)被引量:7
2003年
南宋蔡元定(1135~1198)非但为博学硕儒、“朱学干城”,在音乐理论上也自有成绩。本文以蔡氏 《律吕新书》为研究对象,并以书中主要见解之一的“十八律”为研究重心。文分三节,第一节由朱 子书信及语录探讨。《律吕新书》与朱子,确定此书与朱子关系甚深,甚至可代表程朱一派的思想。 第二节分析十八律的生成背景、理论内涵,及意义功能。第三节则探溯十八律的理论渊源,上《汉 书·律历志》、陈仲儒秦议,至杜佑《通典》,十八律体系逐渐成形,脉络俱在。最后陈明季通在乐学 上的功过瑕瑜及其影响,以为全文的结论。
沈冬
关键词:蔡元定乐学三分损益法《律吕新书》
诗中有歌,歌中有诗——试探1930年代的“诗歌偕配”
2024年
文章试图探究1920年代后期至1930年代前期的“诗/歌”关系。在此,所谓“诗”,专指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白话诗”,不包括中国古典诗。诗,可阅读,可朗诵,可曼吟,其中最具音乐性的,就是以诗作歌而唱了。作者称之“诗/歌偕配”,或简写为“诗歌偕配”,“诗中有歌、歌中有诗”则是两者水乳交融的理想境地。1920、1930年代新诗风行,有关新诗可否歌唱,应否歌唱,如何歌唱的意见,如百花齐放迸射而出,又如千丝万缕纠结不清,本文将对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诗/歌”关系进行着重探讨。
沈冬
徘徊在嘉陵江上(下)——“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考论
2020年
“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成立于1939年的重庆嘉陵江畔、浮屠关上,为时三年即改为“国立音乐院分院”,是日后“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本文根据《中央训练团团刊》,及中国台湾“国史馆”、重庆市档案馆中的一手数据,尝试较全面地呈现“音干班”。本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并尝试解答,首先音干班是国立音专的毕业生华文宪(1899-1940)一手推动,为何他以一人之力能在战时推动一个音乐学校的设立?二、音干班日后转型为国立音乐院分院,转型过程是否有争议?三、音干班的师生、教学、考试、实习及学校生活如何?本文根据上述一手文献加以梳理。四、本文也将为音干班的意义及其影响作历史的定评。本文论述的对象虽然是制度规章,但核心精神仍聚焦于人;试图阐发这些音乐人如何锲而不舍地努力,为战争中饱受摧残的音乐教育留下一线生机,并为他们战乱中徘徊于嘉陵江畔,悲欣交集的岁月留下较清晰的图像。
沈冬
关键词:吴伯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