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冬

作品数:41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中医
  • 7篇湿疹
  • 6篇中医药
  • 5篇痤疮
  • 4篇带状疱疹
  • 4篇寻常痤疮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针刺
  • 4篇皮肤
  • 4篇皮疹
  • 4篇中药
  • 4篇疱疹
  • 4篇病例
  • 3篇医药疗法
  • 3篇医药治疗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证论治
  • 3篇皮肤病

机构

  • 34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空军总医院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中医研究...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安徽省针灸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7篇沈冬
  • 16篇刘瓦利
  • 8篇张晓红
  • 7篇王煜明
  • 6篇崔炳南
  • 5篇姜薇
  • 5篇崔秀梅
  • 5篇丁旭
  • 5篇庞晓文
  • 4篇赵婷
  • 4篇宋坪
  • 4篇卢淑梅
  • 4篇周劲松
  • 4篇赵吉平
  • 3篇吴小红
  • 3篇黄尧洲
  • 3篇曾雪
  • 3篇许铣
  • 3篇闫雨荷
  • 3篇柏燕军

传媒

  • 14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医刊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H-超高频仪结合中西药治疗尖锐湿疣79例
2002年
崔秀梅庞晓文齐红霞梁亚茹宋晶周劲松姜薇沈冬
关键词:尖锐湿疣中西医结合治疗
醋泡方外用治疗角化型手足癣120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评价醋泡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该药物对角化型手足癣皮损单项症状(包括部位、面积、红斑、丘疹、角化、皲裂、脱屑、瘙痒、疼痛)的作用。方法采用阳性药物平行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抽取三家临床医院皮肤科门诊年龄18~65岁角化型手足癣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采用"醋泡方"、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4周,每周临床观察1次,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及分析,随访判定远期疗效。结果醋泡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的总有效率(76.47%)明显优于对照组(55%),P<0.001。而在改善皮损单项症状方面,醋泡方能更好地改善手足癣病的丘疹、角化、鳞屑和瘙痒症状。结论醋泡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优于西药盐酸特比萘芬软膏,并能有效减少其复发。
颜志芳沈冬盛艺婕刘瓦利郑斐星
关键词:角化型手足癣外治血虚风燥证
花斑癣患者27株临床分离菌的菌种鉴定被引量:3
2005年
沈冬王爱平李若瑜万喆
关键词:花斑癣临床分离菌菌种鉴定马拉色菌毛囊炎浅部真菌病易感因素
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再评价及技术操作规范的研究
王映辉黄石玺刘保延郭玉峰丁旭刘瓦利赵吉平王丽平连凤梅符晓敏彭唯娜刘萍王寅孙彩霞张晓红王军毛湄马立新张桂萍张小薇赵婷叶永铭汤立新沈冬刘军杨骏周雪忠张敏丽段行武
本项目(编号:国中医药科2002ZL44)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周期:2003年7月~2006年12月。负责人为王映辉研究员、黄石玺主任医师。参研单位包括东直门医院、护国寺中医院与安徽中医学...
清热消银颗粒剂治疗银屑病血热证5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其相关致病因素有遗传、感染、外伤、精神紧张、代谢紊乱、饮食不节、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其病变主要侵犯皮肤,亦可累及黏膜、指(趾)甲,特殊类型还可累及关节、肝、肾、胃肠道、心血管等内脏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是目前皮肤科学领域中的难治病[1].因此,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重点研究.具体方法为:将本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血瘀、血虚等证型[2],相应服用清热消银颗粒剂、化瘀消银颗粒剂、养血消银颗粒剂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血热证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崔秀梅庞晓文黄尧洲卢淑梅周劲松姜薇沈冬刘青云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血热证
化瘀消银颗粒剂治疗银屑病血瘀证30例临床研究
<正> 目的:研究血瘀证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为下一步进行新药研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化瘀消银颗粒剂组(治疗组)和消银片组(对照组),同时外涂自制药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中临床痊愈10例,...
崔秀梅庞晓文柏燕军那爱华卢淑梅周劲松姜薇沈冬黄尧洲陈学荣
文献传递
中药湿疹消冲剂治疗湿热型湿疹6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湿热型湿疹的中医药治疗 ,为进行新药开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治疗组 6 5例口服湿疹消冲剂 ,每日 2次 ;外用湿疹消煎剂与湿毒膏 ,每日 3次。对照组 6 0例口服西替利嗪 10mg ,每日 1次 ;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每日 3次。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8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3 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湿疹消及湿毒膏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过敏性炎症反应的作用 ,并且无毒副作用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崔秀梅柏燕军庞晓文卢淑梅沈冬周劲松姜薇陈学荣刘青云
关键词:湿热型湿疹湿疹中医药疗法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一例并误诊分析
2018年
结合1例被误诊7年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患者病例介绍,并分析胰高血糖素瘤罕见临床表现,该病极易误诊。但因其有反复发作的特定表现的皮损和明显异常的实验室检查,临床上根据可疑皮损,再结合糖尿病史(或血糖升高)、消瘦、贫血等临床表现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检查血胰高糖素及影像学定位诊断。
杨佼曾雪沈冬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瘤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胰腺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辨证思路被引量:10
2016年
1 概述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身体一侧并沿神经排列呈条带状,常伴有轻重不同的神经痛、淋巴结肿大及器官功能障碍,如尿潴留、肠梗阻等。患者疼痛表现多种多样,
王俊慧沈冬
关键词: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中医治疗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辨证器官功能障碍神经分布
针刺从心论治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思路被引量:3
2021年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指风团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发形成,伴或不伴血管性水肿,持续超过6周,占慢性荨麻疹的90%以上[1]。目前认为其发病与IgE密切相关,IgE能介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为主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及腺体分泌增加[2-4]。但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尚无有效的根治药物。各类药物疗效欠佳、用药周期长,不良反应多,停药易复发。针灸疗法相对于其他治疗,特色突出、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王煜明沈冬
关键词:针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