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隆植

作品数:68 被引量:461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2篇萝卜
  • 8篇雄性不育
  • 8篇不育
  • 7篇栽培
  • 6篇雄性不育系
  • 6篇茄子
  • 6篇不育系
  • 5篇野生
  • 5篇野生种
  • 5篇肉质根
  • 5篇生种
  • 5篇同工酶
  • 5篇糠心
  • 5篇抗性
  • 5篇抽薹
  • 4篇毒病
  • 4篇育种
  • 4篇近缘
  • 4篇近缘野生种
  • 4篇抗病

机构

  • 68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专科...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农学院
  • 1篇上海市蔬菜科...
  • 1篇江苏中江种业...

作者

  • 68篇汪隆植
  • 37篇龚义勤
  • 29篇柳李旺
  • 10篇李寿田
  • 9篇李鸿渐
  • 7篇邓代信
  • 7篇刘卫东
  • 6篇娄平
  • 5篇黄丹琼
  • 5篇王爱民
  • 4篇崔群香
  • 4篇韩素中
  • 3篇周健民
  • 3篇孙慧
  • 3篇杨金兰
  • 2篇张谷雄
  • 2篇张慧蓉
  • 2篇赵丽萍
  • 2篇宋贤勇
  • 2篇王浩

传媒

  • 13篇中国蔬菜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园艺学报
  • 3篇种子
  • 3篇长江蔬菜
  • 3篇南京农专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研究
  • 2篇中国原产蔬菜...
  • 1篇西南园艺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4
  • 7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6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4篇1990
  • 5篇198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茄子与其近缘野生种几种同工酶的初步分析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以茄子3个栽培品种和茄属4个野生种:红茄、野茄、喀西茄、龙葵为材料,对田间现蕾期各植株幼根及幼叶的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OD)、酯酶(EST)等3种同工酶进行分析...
柳李旺龚义勤汪隆植王浩
关键词:茄子近缘野生种同工酶
文献传递
萝卜抗热性鉴定技术被引量:21
1992年
我国自古盛行栽培萝卜,它分布广,面积大,品种多。但抗高温、暴雨及病虫害的品种却很少,故选育抗热萝卜以培'伏缺'很有必要。我们认为,只有先弄清优良的抗热资源,并提出快速而科学的抗热鉴定指标,才能加快抗热育种进程。在早期鉴定萝卜品种抗热性方面,国内外未见报道。本试验拟寻求一个快速简便可靠的鉴定技术及方法。
陈火英汪隆植张建华
关键词:萝卜抗热性
萝卜雄性不育系几种同工酶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本文采用普通PAGE对开花期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1、A5及其相应保持系B1、B5的叶片和花蕾中几种同工酶进行了酶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花蕾中,POD、COD、EST及α-淀粉酶同工酶种类和活性与不育性有关,而SOD同工酶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无明显差异;在叶片中,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均无明显差异,说明与雄性不育性有关的同工酶可能仅在花蕾中表达。
邓代信龚义勤汪隆植柳李旺
关键词: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同工酶
萝卜对芜菁花叶病毒抗性的鉴定方法——相对抗性指数被引量:2
1990年
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萝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在栽培萝卜品种中筛选抗原,未发现对 TuMV 完全免疫的材料。山川帮夫认为,萝卜病毒病的抗性是一种数量性状。安井秀夫等指出,以受多个遗传因子支配的田间抗病品种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必须建立抗病性的定量鉴定方法。为此本文探讨了用相对抗性指数反映萝卜品种对 TuMV 抗性的鉴定方法。1.
王爱民汪隆植刘卫东李鸿渐
关键词:萝卜芜菁花叶病毒抗性
蔬菜高效立体种植模式与品种结构的开发与应用
汪隆植张金坤李步洋李廷佑张爱民龚义勤柳李旺周亚洲
该项目根据气候条件作物生长特性建立合理的时间结构,利用不同作物间营养互补、结构互补效应、相生相克作用等,建立科学的物种结构。从而科学合理的进行组合搭配(间、套、轮化),以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和时间,多层次、多茬口地进行作物生...
关键词:
关键词:蔬菜
萝卜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份萝卜种质花蕾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α-淀粉酶(α-am yla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花蕾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谱多态性较高;α-淀粉酶为单基因控制,α-淀粉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谱中均可检测到1个共显性位点。同工酶酶谱表型与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萝卜种质资源鉴定与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翠萍袁建玉龚义勤杨金兰汪隆植柳李旺
关键词:萝卜酯酶过氧化物酶Α-淀粉酶同工酶
利用氟乐灵进行同源四倍体萝卜种质创制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本研究应用除草剂氟乐灵处理两叶一心幼苗生长点,进行同源四倍体萝卜种质诱导,对变异植株进行形态、细胞学鉴定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表明,应用 0.2 mmol/L 和 1.0 mmol/L 氟乐灵处理,6个萝卜品种都获得同源四倍体植株,10 mmol/L 处理仅在 Nau-zhqh 得到同源四倍体;其中 0.2 mmol/L处理 Nau-dy 和 1.0 mmol/L 处理 Nau-xbch 获得四倍体最高诱导率(40%);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相比,形态性状、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花器官大小、花粉粒大小及花粉萌发率都存在显著差异,将形态、气孔鉴定和染色体计数结合可以准确确定变异株的倍性。研究表明利用氟乐灵诱导是进行萝卜同源四倍体种质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应用除草剂氟乐灵处理两叶一心幼苗生长点,进行同源四倍体萝卜种质诱导,对变异植株进行形态、细胞学鉴定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表明,应用 0.2 mmol/L 和 1.0 mmol/L 氟乐灵处理,6个萝卜品种都获得同源四倍体植株,10 mmol/L 处理仅在 Nau-zhqh 得到同源四倍体;其中 0.2 mmol/L处理 Nau-dy 和 1.0 mmol/L 处理 Nau-xbch 获得四倍体最高诱导率(40%);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相比,形态性状、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花器官大小、花粉粒大小及花粉萌发率都存在显著差异,将形态、气孔鉴定和染色体计数结合可以准确确定变异株的倍性。研究表明利用氟乐灵诱导是进行萝卜同源四倍体种质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Le Cong Thanh姜二花王康龚义勤沙玉辉汪隆植柳李旺
关键词:萝卜氟乐灵同源四倍体倍性鉴定
优质萝卜南春白1号
2004年
南春白1号是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萝卜生产上易抽薹、供应中存在着"春淡"等问题而选育出的优质萝卜一代杂种.其母本为优良雄性不育系L-51春A,抽薹晚;父本为白萝卜高代自交系NC-1,冬性强,配合力高,抗病.2002~2003年南春白1号在江苏、上海、安徽等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表现晚抽薹,优质,抗病,目前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示范推广.
柳李旺龚义勤汪隆植朱亚根郑军飞
关键词:萝卜选育栽培要点
春萝卜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分析被引量:32
2007年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春萝卜抽薹过程中顶端生长点处嫩叶的赤霉素(GA4)、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iPA)和脱落酸(ABA)等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萝卜抽薹过程中,GA4含量在现蕾点存在明显的峰值,表明GA4与现蕾抽薹密切相关,起着主导作用;内源ABA含量变化与GA4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GA4和ABA含量相比,抽薹过程中叶片IAA含量相对较低;iPA含量在现蕾期逐步增加,至抽薹中后期出现一高峰值。研究发现iPA/ABA值增大,GA4/iPA和GA4/IAA值变小有利于花芽分化后萝卜植株抽薹开花,表明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对萝卜抽薹开花也起着重要作用。
宋贤勇柳李旺龚义勤黄丹琼汪隆植
关键词:萝卜ELISA内源激素抽薹
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POD和SOD同工酶酶谱分析被引量:15
1995年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萝卜(RaphanusSativusL.)5对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酶谱进行了分析。取材部位是成株茎上的叶片和开花前1~2天的花蕾。结果表明,在花蕾上,所有的不育系都具有4条相同的POD谱带,所有的保持系都具有2条相同的POD谱带,而SOD谱带,不管是不育系还是保持系,都只有3条相同的谱带;在叶片上谱带的表现规律性不强。因此初步认为花蕾上POD同工酶电泳谱带的增加与萝卜雄性不育系花的败育有关,而花蕾上SOD同工酶与萝卜雄性不育系花的败育无关。
龚义勤汪隆植刘联刘京林丁晓蕾
关键词:萝卜同功酶三系配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