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丹
-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遗传性胃癌与上皮钙粘附素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3年
- 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D)是存在于正常上皮组织的钙依赖性蛋白粘附分子,又称为CAM120/80,与上皮细胞间粘附有重要关系,编码基因被称为E-CD或CDH1基因.1998年新西兰的Parry等在遗传型胃癌的毛利人家族发现E-CD基因突变.随后有许多研究表明其他许多肿瘤也存在E-CD基因突变.进一步研究证实,E-CD在家族弥漫型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我国胃癌的病死率居恶性肿瘤之首,占恶性肿瘤总病死率的23.24%.近年来弥漫型胃癌的比例有所上升.由于弥漫型胃癌约有10%显示出家族聚集性,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我国符合遗传型胃癌诊断标准的约占全部胃癌的0.8%.遗传性胃癌具有发病集中、患者年轻等特点,故研究其作用机制对于遗传型胃癌的预防、诊断和预后判断等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吕韶敏汪海丹康宁任军
- 关键词:基因突变上皮钙粘附素E-CD
- 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细胞角质蛋白-19mRNA的表达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作为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的可能性及意义。方法 以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别对40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静脉血进行EGFRmRNA检测,同时与目前研究较多的循环上皮细胞标志:细胞角质蛋白CK-19的mRNA做比较。结果 在30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没有发现EGFRmR NA的表达( 0% ),但有8例CK-19阳性( 26. 7% )。而40例乳腺癌患者检测出13例EGFRmRNA阳性(32. 5% ),与正常人相比P<0. 01,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CK-19的mRNA阳性例数为14 (35. 0% ),与正常人相比P>0. 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到25例( 62. 5% )的肿瘤组织中EGFR阳性,所有外周血中EGFRmRNA阳性的病例,相应的原发肿瘤病灶中EGFR蛋白均为阳性,组织中EGFR蛋白高表达的患者外周血EGFRmRNA检出率也高(P<0. 01)。26例初治患者中5例EGFRmRNA阳性(19. 2% ),14例复治患者中8例EGFRmRNA阳性(57. 1% ),两组相比P<0. 05,存在显著性差异。6例曾使用过紫杉醇类药物挽救化疗的转移性患者中1例EGFRmRNA阳性(16. 7% ), 8例未使用过紫杉醇类药物挽救化疗的转移性患者中7例EGFRmRNA阳性(87. 5% ),两组相比P<0. 05,存在显著性差异。
- 李锋任军贾军尤向辉汪海丹张燕军郭晓彤贠军斯晓明
- 恶性肿瘤循环核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2年
- 肿瘤患者血循环中核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研究证实其来源于肿瘤细胞 ,并且与原发肿瘤有着结构或功能上的某些一致性 ,因此循环核酸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可能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方法学的进步和肿瘤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 ,循环核酸日益受到重视 ,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现综述恶性肿瘤循环核酸国内外研究现状。
- 汪海丹吕韶敏
- 关键词:恶性肿瘤核酸血循环
- 胸水诊断进展被引量:1
- 1999年
- 结核和肿瘤是导致胸水的常见原因,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脱落细胞学检测是常用方法,但阳性率并不很高,约为50%~70%。近年来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胸水中某些代谢物水平对两者鉴别有一定意义,脱落细胞学检测则是诊断恶性胸水的特别重要的方法,但阳性率不很高,本文就如何准确地鉴别和诊断良恶性胸水这一问题加以探讨,总结了一些经验。
- 汪海丹于淑湘
- 关键词:水胸恶性胸水结核性胸水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线粒体D环HVR2突变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扩增乳腺癌患者血浆线粒体DNA(mito chondrialDNA ,mtDNA)的可行性 ,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浆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检测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及其预后的意义 .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 10例 ,正常健康者 10人 ,提取血浆DNA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血浆线粒体DNA的D环HVR2 ,用两对引物扩增 ,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DHPLC)对产物进行突变筛选 .结果 :10例乳腺癌患者血浆提取的DNA能扩增出 11个目的片断 ,DHPLC检测到有 4例突变 ,正常健康者 10人扩增出 1例 .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浆DNA扩增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
- 靳斌任军张亮汪海丹白俊张燕军斯小明潘伯荣
- 关键词:乳腺肿瘤线粒体血浆色谱法
- 乳腺癌患者血浆线粒体D环高变区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检测血浆线粒体DNA基因突变对于乳腺癌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35例,健康 对照者10人,提取血浆DNA,设计两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血浆线粒体DNA的D环HVR1和HVR2,然后用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对产物进行突变筛选。结果:乳腺癌患者的血浆DNA扩增率(46/140)和筛选的突变率(5/46)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血浆线粒体DNA基因突变可能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靳斌任军张亮汪海丹白俊张利旺斯小明
- 关键词:乳腺癌血浆DNA线粒体DNA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细胞因子基因敲除鼠对内毒素性休克耐受性的研究
- 1999年
- 研究发现许多细胞因子基因敲除鼠能够显著改变对内毒素性休克的耐受性, T N Fα显得尤为重要。 I F Nγ, Selectins , I C E( I L1β Converting Enzyme) 等细胞因子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细胞因子基因敲除鼠实验显示出这些细胞因子在内毒素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汪海丹于淑湘
- 关键词:基因基因缺失脓毒性休克细胞因子基因敲除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 DNA p53突变(英文)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扩增恶性肿瘤患者血浆 DNA的可行性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血浆 DNA突变的新方法 .方法 选取恶性肿瘤患者共 4 0例 ,采用 Qiagen column柱抽提法提取血浆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p5 3基因外显子 7,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DHPL C)对产物进行突变分析 ,并与测序结果比较 .结果 4 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提取的 DNA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断 ,DHPL C检测到有 8例突变 ,随机送检的 8份 DHPL C未检测到突变者测序也未发现突变存在 ,与 DNA直接测序结果相一致 .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浆 DNA行PCR扩增是可行的 ,DHPL C可作为一种快速 ,简便和经济的突变筛选方法 ,运用此方法检测血浆中 p5 3等基因的突变有望应用于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预警和早期诊断以及作为预后参考 .
- 汪海丹任军吕韶敏斯小明潘伯荣
- 关键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恶性肿瘤血浆DNA突变
- 乳腺癌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的意义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浆循环核酸 p5 3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 ,研究乳腺癌患者循环核酸 p5 3基因突变对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估计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 p5 3基因外显子 5~ 8,并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DHPL C)分析产物突变情况 ,再与各生物学参数进行了相关研究 .结果 33例患者中 14例 (42 .4 % ) p5 3基因突变 ,且突变率与组织分化级别、ER阴性显著相关 (P<0 .0 5 ) ,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无关 .结论 DHPL C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基因突变检测手段 ,p5 3基因突变在乳腺癌循环核酸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预示肿瘤的恶性程度 ,血浆基因突变有望成为简便的预后参考指标 .
- 吕韶敏汪海丹斯晓明张燕军张亮潘伯荣任军
- 关键词:乳腺癌P53基因突变
- 散发性肠型和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中上皮钙黏附素的表达差异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在肠型和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疾病发生、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正常胃或胃炎粘膜上皮组织、30例散发性肠型胃癌组织和30例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组织中E-cad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正常或胃炎上皮组织中E-cad全部为阳性表达,表达均匀,散发性肠型胃癌和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组织中E-cad表达均明显减低(P<0.0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19/30)和23%(7/30)。散发性肠型胃癌中E-cad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中E-cad的表达与疾病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散发性肠型胃癌E-cad表达降低,呈断续性或者胞浆异位性表达,并与临床分期相关,可能对肠型胃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E-cad在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中表达降低更为明显,大部分癌组织中呈现表达缺失,但与分期无关,E-cad表达缺失在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发病的早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汪海丹任军贾军斯晓明黄若宇张燕军张联张阳
- 关键词:钙粘附素胃癌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