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谷伸治郎

作品数:5 被引量:131H指数:4
供职机构:名古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地体
  • 2篇哈达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对比
  • 1篇地层特征
  • 1篇地体构造
  • 1篇地质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纪
  • 1篇中生代
  • 1篇中生代构造
  • 1篇侏罗纪
  • 1篇化石
  • 1篇构造地质
  • 1篇放射虫
  • 1篇放射虫化石
  • 1篇沉积相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5篇名古屋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张庆龙
  • 5篇水谷伸治郎
  • 2篇邵济安
  • 1篇小智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江苏地质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那丹哈达地体构造初探被引量:50
1989年
从对那丹哈达岭地区的调查研究表明,那丹哈达地区为—由侏罗纪滑动沉积杂岩所组成的中生代地体。<1>本区出露有石炭、二叠纪石灰岩、三叠纪层状硅质岩和枕状基性熔岩及堆积杂岩(主要为单辉岩、辉长岩等)以及侏罗纪的硅质岩、硅质页岩等,其岩石组合基本表现了洋壳特征,可能为远洋沉积;<2>.其中的石炭、二叠纪石灰岩明显地呈透镜状产出于三叠纪和二叠纪硅质岩之中;<3>.从本区出露的硅质岩中分别采到三叠纪晚期(T_3)和侏罗纪中期的放射虫化石;<4>本区与其西侧的双鸭山地体及南侧的延吉地体的岩石组合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侏罗纪时,那丹哈达地体表现为海相,而其近邻则为陆相或海陆交互相,并含有很好的煤层。
张庆龙水谷伸治郎小智邵济安
关键词:地体构造沉积相
放射虫化石及地体对比研究被引量:17
1997年
放射虫是一种分布广、区域对比作用大、具有硅质骨格和外壳的远洋、浮游、单细胞微体动物,放射虫化石研究的进展,作为新的地层时代的鉴定标志,在对构造活动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美西部及环太平洋构造带的放射虫研究成果,明确了这些地区的地层层序和构造发展史,从而表明,放射虫化石已不单单是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而是地层层序学和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对中国东北那丹哈达地体和日本美浓地体的对比研究中,放射虫化石的产出与对比研究,对分析研究两地体的构造发展史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张庆龙水谷伸治郎
关键词:放射虫地体三叠纪化石
地层特征对比研究在地体解析中的意义被引量:4
1996年
不同地区地层特征的对比研究,是地体解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对中国那丹哈达地区和日本美浓地区出露的地层、岩石等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在老第三纪日本海尚未形成之前它们是连在一起的统一的地体。三叠纪时它们在赤道附近生成,侏罗纪—白垩纪时随板块运动增生于亚洲东部大陆边缘,白垩纪—老第三纪时左行剪切北移,新第三纪时因日本海的扩张而分裂移动到现今的位置。
张庆龙水谷伸治郎
关键词:地层对比地体侏罗纪
从板块构造到地体被引量:10
2004年
从板块构造的发生、发展到地体概念的提出 ,论述了地体解析和拼贴构造 ,并根据中国东部的地体研究 ,特别是中国东北那丹哈达地体和日本美浓地体的对比研究 ,论述了亚洲东部中生代构造发展史 ,认为在侏罗纪时 ,亚洲大陆边缘的地体拼贴活动已经开始 ,形成了拼贴沉积的复合地体 ;白垩纪时由于大陆边缘的侧向挤压和离散作用 ,这些地体产生左行运动和变形 ;早第三纪晚期由于日本海的扩张 ,形成了弧形的日本列岛。
张庆龙水谷伸治郎
关键词:地体
那丹哈达地体与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的关系被引量:100
1989年
中国黑龙江省境内的那丹哈达地体属于侏罗纪裂解的地体,主要由石炭、二叠纪灰岩和绿片岩、三叠纪层状燧石以及中侏罗世的硅质页岩组成。它们都被包裹在较年轻(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碎屑岩中。该地体的地层古生物、岩石以及构造特征完全与日本列岛的美浓地体相同。在日本海形成之前,两个地体曾与西锡霍特阿林地体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超地体。与那丹哈达地体和美浓地体十分类似的构造地层地体在琉球岛弧,菲律宾以及婆罗洲也能找到。三叠纪中国大陆拚贴作用完成之后,所有这些地体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期间沿着亚洲大陆东缘组成了一个增生杂岩带。
水谷伸治郎邵济安张庆龙
关键词:中生代构造地质地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