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玲玲

作品数:86 被引量:488H指数:14
供职机构: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病毒
  • 12篇布鲁氏菌
  • 11篇疫情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1篇菌病
  • 9篇手足
  • 9篇手足口
  • 9篇手足口病
  • 9篇综合征
  • 9篇布鲁氏菌病
  • 8篇流感
  • 7篇病原学
  • 7篇出血热
  • 6篇带毒率
  • 6篇毒率
  • 6篇基因
  • 6篇发热
  • 5篇电泳
  • 5篇血小板

机构

  • 83篇辽宁省疾病预...
  • 14篇锦州市疾病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大连市疾病预...
  • 5篇丹东市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抚顺市疾病预...
  • 2篇铁岭市地方病...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作者

  • 83篇毛玲玲
  • 53篇姚文清
  • 39篇孙英伟
  • 22篇王子江
  • 21篇雷露
  • 15篇刘学升
  • 15篇王博
  • 14篇于伟
  • 12篇田疆
  • 12篇孙佰红
  • 11篇孙海波
  • 10篇张倩
  • 10篇李鑫
  • 10篇张旭
  • 10篇王璐璐
  • 9篇张振
  • 9篇张洁
  • 8篇于维君
  • 8篇宋亦春
  • 7篇赵卓

传媒

  • 13篇中国公共卫生
  • 9篇中华卫生杀虫...
  • 8篇疾病监测
  • 6篇中国媒介生物...
  • 6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微生物学杂志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0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省1株犬种布鲁氏菌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2010年辽宁省分离的1株疑似犬种布鲁氏菌进行生物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布鲁氏菌常规鉴定分型方法,结合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结果常规分型方法和MLVA方法鉴定该分离株为犬种布鲁氏菌。结论采用传统分型方法,同时结合MLVA方法对布鲁氏菌进行分型鉴定,可以增加鉴定工作的稳定性与正确性。但多重PCR结果也提示犬种布鲁氏菌与猪种布鲁氏菌的亲缘关系较近。
毛玲玲姚文清张旭雷露刘学升
关键词:犬种布鲁氏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大连市“蜱咬”患者新布尼亚病毒(SFTSV)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大连市一起"蜱咬"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体检测,探讨新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在辽宁省南部沿海地区的流行范围。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蜱咬"患者急性期血清样本及同居住地的26份非患者血清样本进行SFTSV的IgM、IgG抗体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蜱咬"患者血液样本SFTSV核酸;采用VERO-E6细胞对"蜱咬"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并鉴定。结果 "蜱咬"患者急性期血清样本SFTSV的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阴性;26份非患者血清样本中4份SFTSV的IgG抗体阳性;"蜱咬"患者血液样本SFTSV核酸阳性;从"蜱咬"患者血液样本和体表叮咬的蜱虫中各分离出1株病毒,经SFTSV的M片段全基因测序引物测序鉴定为SFTSV。结论 "蜱咬"患者血液分离株与蜱虫分离株均为SFTSV,同源性达99.7%,该病毒是导致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本次分离到的2株病毒与我省东部(丹东、抚顺),北部(铁岭)山区分离株遗传距离相对较远。SFTSV在正常人群中存在隐性感染者。
刘芸张洁王博田疆毛玲玲孙英伟王子江孙婷婷姚文清赵卓
关键词:细胞培养
辽宁省2016~2017年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辽宁省2016~2017流感年度H3N2亚型流感病毒M2蛋白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特点,了解并掌握该年度省内流感毒株对烷胺类药物及NA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流感的治疗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辽宁省内各市流感样病例,经病毒分离获得的甲型H3N2亚型流感毒株55株,对M2基因及NA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后对耐药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4月~2017年3月,辽宁省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13956份,分离流感毒株1528株。其中甲型流感毒株835株,H3N2亚型毒株378株,约占甲型流感毒株的45.3%。测序获得55株H3N2亚型流感毒株的M2基因片段(第572~1027核酸位点和NA基因片段(第1~914位核苷酸位点)核苷酸序列。经比对分析,全部检出S31N突变,对烷胺类药物均表现为耐药。此外,所有毒株的第51位均发生了异亮氨酸到缬氨酸的突变。NA基因耐药位点均未检出突变,未发现NA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株。结论辽宁省2016~2017年流行的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普遍对烷胺类药物耐药,未发现NA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株。因此,奥司他韦等NA抑制剂类药物是治疗H3N2型流感的敏感药物。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应对耐药性进行监测,实时关注耐药株的产生。
孙海波刘双宋亦春王璐璐孙佰红毛玲玲孙英伟
关键词:耐药性分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辽宁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辽宁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的基因型与地理分布。方法采集镜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血样15份,Chelex-100离子交换法提取DNA,进行单管-套式PCR扩增,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判定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型别。结果 12份本地感染间日疟血液标本中6份鉴定为PV-Ⅰ型温带族虫株(占50.00%),6份鉴定为PV-Ⅰ型温带族和PV-Ⅱ型混合虫株(占50.00%);3例输入性间日疟病例中PV-Ⅰ型热带族和温带族各1例,PV-Ⅰ型温带族和PV-Ⅱ型虫株混合感染1例。结论目前辽宁省间日疟原虫存在2种CSP基因型,即PV-Ⅰ型温带族虫株和温带族、PV-Ⅱ型混合感染虫株,无热带族虫株。
耿英芝田疆腾聪毛玲玲王博姚文清
关键词: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
辽宁省2017年5例输入性卵形疟疾的实验室诊断
2019年
目的实验室鉴定和分析输入性卵形疟疾,比较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结果并分析其基因型别,以避免卵形疟疾的误诊与漏诊。方法分别采用吉氏染色镜检、疟疾快速诊断试验(RDT)和巢式多重PCR 3种方法对辽宁省务工归来的5例输入性卵形疟疾患者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对5例患者外周血中的疟原虫18S r RNA基因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5例卵形疟疾患者通过吉氏染色镜检均观察到典型的卵形疟原虫形态,疟疾RDT和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5例外周血中疟原虫的18S rRNA基因进行测序,获得1条长度均为800 bp的序列,通过GenBank比对,与已知卵形疟疾18S r RNA同源性达到99%。结论巢式PCR检测、疟疾RDT和疟疾染色镜检的结果一致,均为卵形疟原虫,需及时加强疟疾流行地区对疟原虫实验室镜检的检测能力水平,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大大降低实验室误诊和漏诊。
王博毛玲玲王子江李鑫于维君宋歌王周超孙英伟
关键词:镜检
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辽宁省2020年3月11日—2021年7月3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密切接触者数据库等资料,对境外输入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时间、地区、人群及时间间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无症状感染者217例,境外输入感染者多于本土感染者。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以船员和学生为主,有13例(11.50%)转为确诊病例;从首次核酸检测阳性至解除隔离时间间隔为7~65 d,中位数为16 d;从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到转为确诊病例的时间间隔为2~21 d,中位数为7 d。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工人和家务及待业为主;通过密接筛查发现最多,有72例(69.23%)。从末次暴露至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间隔为0~21 d,中位数为4 d;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从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至出院时间间隔为11~44 d,中位数为21 d;始终为无症状感染者从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至解除隔离时间间隔为11~37 d,中位数为17 d。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与隐性感染者年龄和职业构成不同。结论辽宁省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所占比例大,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来自于辽宁省内报告的4起聚集性疫情,发现途径在管控范围内,不会进一步在社会层面造成疫情的传播和扩散,目前防疫措施暂时无需改变。
孙佰红孙海波王璐璐毛玲玲孙英伟姚文清
辽宁省重大传染病症候群病原谱监测及防控关键技术应用
赵卓姚文清毛玲玲于伟刘芸王子江李文君邓宝成孙英伟
通过建立覆盖东北地区的传染病病原学监测、检测、分析网络,提高对突发和新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监测、病因快速识别、阐明及预警能力,形成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相整合的传染病监测新模式。 首次在辽宁省建立以传染病症候群病原为监测目...
关键词:
关键词: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
辽宁省1997-2002年霍乱弧菌分离株核糖体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毛玲玲韩悦徐菁刘云萍赖怡湘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霍乱弧菌分型分析SOUTHERN杂交分离株核糖体基因分型
输水工程区控制肺吸虫病疫源地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 为防止跨流域引水造成肺吸虫病疫源地扩大 ,证明防螺工程的有效性 ,进行现场试验研究。方法 在输水工程集水区内 ,进行现场川卷螺的漂浮试验 ,观察拦水坝阻隔川卷螺的效果。结果 漂浮试验表明 ,在静水、流动水和模拟洪水冲击状态下 ,川卷螺均不漂浮 ,在水面停留时间不超过 1s,即刻下沉。在 3个拦水坝试验点 ,置螺10 4只 ,定期观察螺运动情况。发现螺有逆水、顺水和侧向爬行运动。螺的丢失率很高 ,分别为 91% ,97%和 86 %。结论 川卷螺在水中不漂浮 ,采用上层水体取水工程是可行的 ,可以防止川卷螺随水转移。与河流垂直 ,横断水体的漫水阻隔坝防螺效果不可靠。
许景田毛玲玲赵景波于义冯云龙崔景财刘斌
关键词:引水工程肺吸虫病
2008—2018年辽宁省肠道病毒71型流行特征与VP1区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的肠道病毒71型的流行特征并对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用2008—2018年辽宁省14个市送检的手足口病患者的阳性标本,通过细胞培养法分离肠道病毒,提取病毒RNA,用RT-PCR法对肠道病毒VP1区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利用BLAST对测序结果比对后确定病毒基因型别。对鉴定为EV71的分离株进行VP1区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辽宁省在2008—2018年间实验室总计收到阳性标本24749份,其中最多的是其它肠道病毒(43.77%);其次是CA16(32.67%);EV71(23.2%)。随机原则选取66株EV71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4.80%~99.8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50%~100.00%;与C4a参考株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4.00%~98.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50%~100.0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辽宁省EV71分离株为C4a基因亚型。结论EV71是引起辽宁省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是引起重症及死亡病例的优势病原;EV71分离株为C4a基因亚型,并且在辽宁省内有多个传播链共同流行。
于伟王伶雷露张倩毛玲玲姚文清杨佐森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