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科牙模消毒方法的改进
- 2010年
- 殷玉华吕朝阳吴超英李奎
- 重度烧伤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38岁,因锅炉爆炸烧伤后1h于2010年3月14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36.8℃,P132次/min,R31次/min,BP90/65mmHg(1mmHg=0.133kPa)。患者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四肢冰冷,创面分布于头面颈、前躯、臀、会阴及四肢。入院诊断:(1)全身火焰烧伤体表总面积为64%,TBSA,其中深Ⅱ度26%,Ⅲ度38%;(2)低血容量性休克。入院后第一个24h补充液体量9100ml,平均每小时尿量85ml。
- 吕朝阳殷玉华周琪敏杨学林陈传亮
- 关键词:烧伤并发症病例报告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并发症
- 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一例
- 2010年
- 浅谈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一例的救治体会
- 吕朝阳殷玉华
- 关键词:烧伤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创面脓毒症
- ICU常用医疗器械工作状态时的病原菌动态监测及院感预防措施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ICU常用医疗器械在自然工作状态下病原菌分布情况,观察使用时间与菌群变化的相关性,以制定相应对策,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ICU患者所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动态采样监测,采样时间分别为使用(48±2)、(72±2)、(96±2)h。采样的标本分别培养鉴定。结果共采集使用中医疗器械11种,每次采集300份标本,三个时间段共计900份,阳性标本720份,分离菌株819株,并且部分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分离出复数菌株。ICU使用中医疗器械的带菌情况主要还是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位居前三位。留置尿管的病原菌检出阳性率最高,中心供氧壁管出口和氧气湿化瓶的病原菌带菌率其次。结论 ICU内发生的医院感染确实与医疗器械高频率、长时间使用使用率有关。使用侵入性诊疗期间应加强环境细菌的目标性监测,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 殷玉华刘杨张秋莹
- 关键词:ICU医疗器械动态监测病原菌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 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旨在提高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1.84%,开腹手术组的总体满意度为79.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平均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开腹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殷玉华吕朝阳
-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腹腔镜
- 重症监护室常用医疗器具使用中病原菌携带情况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日常使用的医疗器具病原菌携带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ICU患者使用中的医疗器具进行采样,培养分离并鉴定细菌。结果选择使用中医疗器具11种,共采集标本300份,其中217份阳性,阳性率为72.33%。使用48 h病原菌检出率,以留置导尿管最高,为89.47%;其次为氧气湿化瓶,达89.29%。部分使用中的医疗器具分离出复数菌株。共分离病原菌2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4株(76.03%),革兰阳性菌41株(16.94%),假丝酵母菌7株(2.89%),毛霉菌10株(4.13%)。结论该院ICU使用中的医疗器具病原菌携带较严重。应加强清洁消毒和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强化无菌观念及手卫生,定期、及时地对空气、环境消毒,防止其与医疗器具交叉污染,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刘杨张秋莹殷玉华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微生物
- 加强病案室消毒管理预防院内交叉感染被引量:5
- 2009年
- 殷玉华吴超英吕朝阳
- 关键词:病案室消毒管理院内交叉感染
- 无菌容器外标识粘贴及清除方法的改进
- 2013年
- 根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临床科室打开无菌物品或消毒液时应注明开启日期及责任者,打开24h后应重新灭菌或不能再使用,盛装无菌物品或消毒液的容器外需粘贴统一、规范的开启标识,以保证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保证医疗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开启标识直接粘贴在容器外面留下的胶状物不易去除及清洗,使容器外观不清洁美观,造成开启标识使用不规范。通过对粘贴标识及清除方法改进后,既操作简便,又容易清洗,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 李奎殷玉华
- 关键词:无菌容器粘贴《消毒技术规范》无菌物品
- ICU常用医疗器械使用中带菌分析及医院感染控制对策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日常使用的医疗器械在自然工作状态下细菌携带率和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制定相应对策,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医院ICU患者所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采样,培养鉴定分析。结果共采集使用中医疗器械11种,300份标本,阳性217份阳性率72.3%;分离菌株24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84株占76.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居前3位;革兰阳性球菌41株占17.0%;留置导尿管检出率最高,使用48h病原菌检出率为89.5%,其次为氧气湿化瓶检出率为89.3%;并且部分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分离出复数菌株。结论 ICU使用中医疗器械的带菌情况主要还是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留置尿管的病原菌检出阳性率最高,中心供氧壁管出口和氧气湿化瓶的病原菌带菌率次之;证明ICU内发生的医院感染确实与医疗器械高频率、长时间使用有关;应加强环境细菌的目标性监测,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 殷玉华刘杨吕朝阳吴超英李奎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疗器械病原菌医院感染
- 高压氧舱院内感染现状调查及对策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实地调查高压氧舱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针对性寻求解决对策。方法通过对治疗后患者随访、氧舱室实地考察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进行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并提出整改对策。结果整改前菌落数真菌占首位,特别是毛霉菌,其次是G+芽胞杆菌属、G+球菌等,并在座椅套和床单上培养出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整改后细菌学分类及菌落数发生明显变化,占首位的是G+芽胞杆菌属,其次是G+球菌、真菌,且菌落数明显下降。结论通过综合整改,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 厉莉李奎殷玉华黄明勇
- 关键词:高压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