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飞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传热
  • 7篇新风
  • 7篇换气机
  • 6篇导流板
  • 6篇新风换气机
  • 4篇换热
  • 3篇导板
  • 3篇平板
  • 3篇热泵
  • 3篇热管
  • 3篇脉动热管
  • 3篇膜表面
  • 3篇进风口
  • 3篇机用
  • 3篇复合膜
  • 3篇传热效率
  • 3篇传热装置
  • 2篇品位
  • 2篇气源热泵
  • 2篇热阻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6篇段飞
  • 13篇曹小林
  • 8篇廖胜明
  • 7篇饶政华
  • 6篇谌盈盈
  • 4篇李政
  • 4篇赵珫
  • 4篇曹双俊
  • 4篇张高鹏
  • 3篇赵丽博
  • 3篇张建华
  • 2篇李政
  • 2篇孙俊杰
  • 1篇伊若璇
  • 1篇李江
  • 1篇池东

传媒

  • 2篇流体机械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家电科技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建筑节能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
2010年
本文指出了空调机组在冬天制热工况下运行时蒸发器结霜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结霜的机理,重点阐述了目前常见的几种除霜方法。
李政段飞赵珫曹小林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结霜除霜
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解析解法
2011年
以钻孔壁为界,将U型埋管的换热区域划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对于钻孔外的土壤部分,通过圆柱热源模型建立了非稳态分析解模型;对于钻孔内部,考虑到流体温度的沿程变化以及两管之间的热干扰,利用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稳态分析解模型。内外两部分之间通过钻孔壁温耦合连接。
段飞赵丽博李政
关键词:U型埋管传热模型换热性能
新风换气机用平板全热换热芯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平板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膜、支撑框架、整流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所述换热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
段飞廖胜明曹小林饶政华谌盈盈
文献传递
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
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复合膜、支撑框架、气流挡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换热复合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一出风口,...
段飞廖胜明曹小林饶政华谌盈盈
文献传递
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
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复合膜、支撑框架、气流挡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换热复合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在进...
段飞廖胜明曹小林饶政华谌盈盈
文献传递
空气源热泵除霜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1
2011年
从除霜方式和除霜系统优化、霜层形成机理、抑制结霜技术与结霜/除霜工况下机组的动态特性等4个方面对空气源热泵除霜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发展。
曹小林曹双俊段飞赵珫李政张高鹏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结霜除霜
平片形脉动热管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片形脉动热管传热装置,包括在内部由多个隔栅分割成多个通道的多孔扁平管,所述的多孔扁平管中填充有导热介质,其所述的多孔扁平管中的各个隔栅分别在其端部沿轴线方向开有缺口,而使多孔扁平管内部形成互相连接的...
曹小林曹双俊池东段飞张高鹏李江张建华张建华
文献传递
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
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复合膜、支撑框架、气流挡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换热复合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在进...
段飞廖胜明曹小林饶政华谌盈盈
文献传递
地源热泵垂直地埋管传热性能影响因子分析
2011年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设计是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应用的关键和难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管内流量、埋管深度、回填材料等因子对地埋管传热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工程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赵丽博段飞李政
关键词:地源热泵垂直地埋管传热性能
居住建筑夜间排风热回收运行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睡眠热舒适和室外气象参数的排风热回收性能全面分析数学模型,提出排风热回收节能评价指标即节能潜力指数。应用该指标对我国不同热工分区下的3个典型城市居住建筑夜间排风热回收节能效果进行分析,并依据热回收效率和室内设计参数对排风热回收运行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冷季,全热回收模式下夏热地区几乎全时段均可采用排风热回收;在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全年更适合采用全热回收模式,而夏热冬暖地区制冷季采用全热回收模式、制热季采用显热回收模式更为有利;全热回收效率对夏热地区的制热季节能潜力指数的影响不大,而显热回收效率几乎对各典型城市制冷季节能潜力指数没有影响;在制冷季选择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相对湿度、制热季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小的相对湿度可有效减小空调运行能耗。
段飞廖胜明曹小林
关键词:居住建筑数学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