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宏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组织相容性白细胞Ⅰ和Ⅱ类抗原分子的表达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非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组织相容性白细胞Ⅰ、Ⅱ类抗原(HLA-Ⅰ、Ⅱ)分子,探讨PM和DM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链菌素亲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技术对17例已确诊的PM和DM患者、7例非肌炎患者肌肉组织染色观察。结果HLA-Ⅰ和HLA-Ⅱ类分子在肌炎组的阳性率分别是88.24%和64.71%,对照组为阴性。它们主要沉积在肌纤维表面、单核细胞、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上。结论研究结果提示HLA-Ⅰ、HLA-Ⅱ类分子在PM和DM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 段宏伟陈琳郭玉璞郭玉璞
-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组织相容性免疫组织
- SEPs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s)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SEPs检查,根据其异常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即重度异常、轻中度异常和正常组。在入院及发病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分析SEPs利NIHSS的关系。结果:71例患者中,SEPs异常者46例(64.79%),其中轻中度异常者27例(38.03%),重度异常者19例(26.76%);3组患者SEPs异常程度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EPs检查可为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刘青蕊徐秋霜段宏伟崔鹏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体感诱发电位临床预后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201例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8
- 1997年
- 201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根据Bohan分型标准分成五组类型,其临床上以肢体肌无力、皮肤损害、疼痛、血肌酶升高、肌电图改变、肌活检肌纤维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但不同类型有所侧重,揭示其发病机制不同。治疗体会仍以激素为首选,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开始治疗时间不应晚于1.5年,防治肺部感染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
- 段宏伟陈琳郭玉璞
-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理
- 脑膜转移瘤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 目的:探讨脑膜转移瘤的早期临床特点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
方法:对79例脑膜转移瘤的患者的原发病、临床特点、脑MRI和脑脊液细胞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9例患者,以原发于肺癌乳腺癌(60.77%...
- 刘青蕊韩颖梅风君段宏伟李凤銮赵静霞
- 关键词:脑膜转移瘤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 文献传递
- 体感诱发电位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DWI及SEPs检查,在入院及发病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SEPs异常者46例(64.79%);三组患者NIHSS1及NIHSS2评分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DWI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MRI;梗死体积与患者的NIHSS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EPs结合DWI检查,能对急性脑梗死做出早期诊断,并对早期判断病情程度、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徐秋霜段宏伟刘青蕊高秋爽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体感诱发电位弥散加权成像预后
- 进行性脑灰质萎缩(Alper病)——附一家系4例报告
- 2001年
- 一家系4兄妹,3人均在6~8岁发生腹泻、抽搐。16~20岁出现亚急性头痛、失明、皮层盲、抽搐发作、智能衰退,进行性加重6~8个月因衰竭而死亡。头颅CT扫描显示,双侧枕、颞叶低密度病变;大脑病理学特点为全脑灰质层状神经细胞变性脱失、星形细胞增生,呈海绵状脑灰质萎缩,但白质受累较轻,不累及基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1例存活者,临床检查:身材矮小,弓形足,左侧轮替指鼻试验反应差;肌肉活组织检查可见大量不整红边纤维和异常线粒体。根据临床神经病理学特点该病症属于进行性脑灰质萎缩Alper病;而肌肉病理学特征则归于线粒体脑肌病。推测晚发型Alper病可能是线粒体脑肌病的一种类型。
- 郭玉璞郭重刘好文王铭维段宏伟高淑芳任海涛
-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病理学系谱
- 重症肌无力患者末梢血Th1和Th2细胞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末梢血细胞因子及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17例MG患者,分为急性期组10例,非急性期组7例,设健康对照组15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末梢血产生各型细胞因子(CK)的CD4+T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结果⑴MG患者急性期组和非急性期组IFN-γ+IL-4-CD4+T细胞%及AchRab的含量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和P<0.001);⑵急性期组和非急性期组IFN-γ-IL-4+和IL-13+CD4+T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⑶IL-10+CD4+T细胞%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⑷各组IFN-γ+IL-4-CD4+T细胞%与AchRab均呈正相关。结论MG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平衡紊乱,Th1细胞因子IFN-γ对MG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 梅风君韩颖刘青蕊段宏伟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细胞因子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体感诱发电位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07年
- 徐秋霜刘青蕊段宏伟
-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脑血管病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神经电生理技术神经系统功能电位测定
- 脑膜转移瘤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细胞学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膜转移瘤的早期临床特点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对79例脑膜转移瘤患者的原发病、临床特点、脑MRI和脑脊液细胞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以原发于肺癌及乳腺癌多见,分别为肺癌30例(37.98%)、乳腺癌18例(22.79%)。早期多出现剧烈头痛(71例,89.87%)和脑膜刺激征(69例,87.34%)。MRI强化检查,52例(69.33%)出现脑膜增厚、结节强化。51例行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细胞学分析显示,出现异型细胞和肿瘤细胞30例(58.82%)。结论脑膜转移瘤患者早期多出现剧烈头痛和脑膜刺激征,MRI增强检查可明显提高其早期诊断率。脑脊液细胞学可为诊断提供确诊依据。
- 刘青蕊韩颖梅风君段宏伟李凤銮赵静霞
- 关键词:脑膜转移瘤早期临床特征脑脊液细胞学
- 心因性口腔痛12例报告
- 2005年
- 陈彦平郭丽娟邢艳霞段宏伟
- 关键词:心因性病理生理机制持续性疼痛器质性病变颌面部疼痛神经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