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志刚

作品数:119 被引量:755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电气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4篇电力
  • 32篇电力系统
  • 32篇电压
  • 26篇直流
  • 25篇电网
  • 19篇交直流
  • 17篇电压稳定
  • 12篇输电
  • 12篇配电
  • 11篇功率
  • 10篇仿真
  • 9篇电压暂降
  • 9篇交直流混合
  • 8篇电能
  • 8篇电能质量
  • 8篇输电系统
  • 7篇直流输电
  • 7篇网络
  • 6篇等值
  • 6篇电机

机构

  • 116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广东电网公司
  • 6篇天津大学
  • 5篇南方电网科学...
  • 5篇广东电网有限...
  • 2篇中国南方电网
  • 2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华北电网有限...
  • 1篇广东省电力调...
  • 1篇广东电网惠州...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 1篇国网江苏省电...
  • 1篇广州供电局有...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 1篇南方电网电力...
  • 1篇广东电网有限...

作者

  • 119篇武志刚
  • 64篇张尧
  • 22篇钟庆
  • 14篇林凌雪
  • 12篇朱林
  • 10篇蔡泽祥
  • 8篇易杨
  • 8篇张志朝
  • 8篇张建设
  • 6篇管霖
  • 5篇宗秀红
  • 4篇杨金明
  • 4篇刘平
  • 4篇郭力
  • 3篇陈泽淮
  • 3篇侯冠基
  • 2篇韩永霞
  • 2篇夏成军
  • 2篇谢惠藩
  • 2篇刘配配

传媒

  • 17篇电力系统及其...
  • 14篇电力系统自动...
  • 8篇电网技术
  • 7篇电气自动化
  • 7篇中国高等学校...
  • 5篇电力自动化设...
  • 5篇中国高等学校...
  • 4篇继电器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电力科学与技...
  • 3篇南方电网技术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机电工程技术
  • 2篇电力建设
  • 2篇2003年全...
  • 2篇中国高等学校...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高电压技术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12篇2004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荷特性对特高压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互补群能量壁垒/扩展等面积准则分析多机系统中特高压直流紧急直流功率支援(EDCPS)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机理,研究了大扰动下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ZIP)静态负荷模型、感应电动机(IM)负荷模型对特高压EDCPS效果的影响,深入分析了送、受端网区ZIP静态负荷模型中不同比例的恒功率有功负荷、恒电流有功负荷、恒阻抗有功负荷及其不同比例感应电动机动态负荷对特高压EDCPS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扰动下IM比ZIP负荷吸收更多有功。送、受端IM负荷对大扰动后EDCPS下的功角稳定性影响是相反的,送端改善其支援效果而受端则恶化其效果;至于全网采用综合模型后相对于ZIP模型对功角的影响,要衡量送、受端网区负荷量的大小,若送端负荷小于受端负荷则恶化支援下的功角稳定性,需适当增大直流提升量或适时提前投入功率支援。
谢惠藩张尧夏成军钟庆武志刚林凌雪
关键词:交直流系统特高压直流紧急直流功率支援负荷模型功角稳定
基于ODM的电力系统仿真数据描述和转换被引量:2
2012年
目前各商业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数据格式差异较大,不同格式数据的转换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完善并扩展开放数据模型(ODM)实现对PSD-BPA软件的暂态模型描述,并开发了PSD-BPA/ODM适配器程序,实现了这2个数据格式的相互转换,同时,利用该适配器实现BPA-ODM-InterPSS的数据转换,最后,通过IEEE 9节点及某实际系统的转换测试验证了所开发的适配器正确,也说明了基于ODM进行数据转换的可行性和方便性。所开发的程序在ODM项目下公开,对于其他数据格式和ODM的适配器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黄秋华张尧Michael ZHOU甄鸿越武志刚
关键词:通用数据模型电力系统数据转换
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系统中换相失败问题研究及发展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系统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在多馈入交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可能影响到整个交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探讨了逆变器换相失败的发生机理、影响逆变器换相失败的主要因素和避免换相失败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
宗秀红张尧毛晓明武志刚
关键词:换相失败稳定性逆变器交直流输电系统
文献传递
交直流互联系统节点PV曲线的求取被引量:9
2009年
针对交直流互联系统电压稳定性的计算问题,给出了交直流互联系统各节点PV曲线的求取方法。该算法采用基于统一迭代法的连续潮流法,在临界点附近采取缩小步长的策略,可以精确求出整个PV曲线并得到精确临界点。研究了负荷和发电机出力的不同变化方式及各种直流控制方式对PV曲线的影响等问题,并做了系统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能快速完整地得到交直流互联系统PV曲线。
谭涛亮张尧武志刚
关键词:电压稳定交直流互联系统PV曲线连续潮流
新技术条件下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研究
该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阐述了研究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当前电压稳定研究所遇到的新课题,列举了当前电压稳定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介绍了该文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根据图论的基本理论和数据结构的基...
武志刚
关键词:静态电压稳定功率追踪
文献传递
社区型独立微网的日前优化调度被引量:1
2020年
社区型独立微网具有异于常规微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与常规微网相比相对较大,网络拓扑不可忽略,通常不与公共电网联网运行,以及不可控电源的随机性对功率平衡的影响大等。首先建立计及不可控电源随机性的收益期望最大化模型,将其作为社区型独立微网的一个输入条件,进而建立了考虑综合优化目标的社区型独立微网日前调度的动态规划模型,通过协调可控电源、不可控电源、储能装置和用户需求侧响应能力来实现优化目标。将优化模型应用到巴基斯坦某地区实际算例中,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模型的正确性。
赵立夏武志刚
关键词:动态规划随机性分布式电源
风电富集地区电网动态等值建模
2024年
为了满足大规模风电并网下对地区电网进行详细仿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电并网的地区电网等值方法。与聚焦于主网的传统动态等值不同,风电富集地区电网等值不仅要考察风电在地区电网中密集接入的特点,圈定各个风电场站影响范围,而且还要在边界节点上综合考虑外网的源、荷特性约束。所提方法可在保持稳态、暂态特性一致的前提下对外网进行大规模化简,实现地区电网的等值建模。首先,突破在风电场站接入点仅以短路比等电气强度指标来等效电网的传统方案,提出以节点残压来界定待研究区域与待等值外部区域;其次,考虑地区电网的拓扑约束对地区电网进行进一步化简;再次,考虑在边界节点上以等值同步发电机与复合负荷的组合形式构建外部系统的等值模型;最后,利用所提方法对实际风电富集地区电网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等值方法的有效性。
杨文佳胡永浩朱林武志刚易杨
关键词:动态等值地区电网残压拓扑约束
直流控制策略的发展及其在电网中的作用
自从直流输电在我国首次应用以来,直流控制策略就在系统运行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系统正常、安全、有效的运行的重要保证.直流控制有直流调节和直流调制两个概念,但在众多的相关的文献中,对它们却不加区分,甚至混为一谈.本文认...
高鑫张尧武志刚陈波
关键词:直流输电直流调制协调控制
文献传递
求解功率追踪问题的图论方法被引量:8
2002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图论进行功率追踪的新方法。此方法以潮流结果有向图的关联矩阵和路径矩阵为基础 ,采用先序遍历图的方法搜寻被功率追踪的 2个节点间的所有路径 ,进而求得沿这些路径输送的功率值 ,在功率追踪时遵循功率“按比例分配”原则。此方法物理意义明确 ,且只需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必进行计算量较大的矩阵相乘和求逆等运算 ,易于编程实现 ,而且可以推广为对电力系统中某一割集进行功率追踪。利用本方法分析了粤港电力系统中广东电网向香港地区输电的算例 。
武志刚张尧宋文南余贻鑫
关键词:功率追踪图论方法加权有向图电力系统
BPA与PSS/E的暂稳态模型比较和数据转换被引量:15
2010年
为实现将BPA数据格式转化为PSS/E数据格式,在对BPA和PSS/E两种仿真软件暂稳态数学模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编写相应的数据转换接口程序。分别用3机9节点算例和某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等值系统进行仿真计算,以测试数据转换的正确性。同时对用两个软件计算得出的交流系统和交直流互联系统的潮流计算结果以及纯交流系统的暂态稳定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显示两个软件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马龙义武志刚侯冠基张尧钟庆
关键词:数据转换暂态稳定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