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琳

作品数:44 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城市
  • 7篇地理
  • 6篇长江
  • 5篇长江中游
  • 5篇长江中游城市...
  • 5篇城市群
  • 4篇区域可持续发...
  • 3篇地理学
  • 3篇行动者网络
  • 3篇行动者网络理...
  • 3篇政府
  • 3篇政府组织
  • 3篇指标体系
  • 3篇贫困
  • 3篇贫困治理
  • 3篇理学
  • 3篇景观
  • 3篇跨国
  • 3篇教学
  • 3篇非政府组织

机构

  • 39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2篇山东女子学院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邯郸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麓山国际实验...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科隆大学

作者

  • 44篇梅琳
  • 9篇吕方
  • 8篇敖荣军
  • 7篇龚胜生
  • 6篇张涛
  • 6篇薛德升
  • 4篇邱俊娟
  • 3篇苏念
  • 2篇储环
  • 2篇刘青
  • 1篇魏幼红
  • 1篇汤恒
  • 1篇从静
  • 1篇吴清
  • 1篇郭炎
  • 1篇丁明磊
  • 1篇严静
  • 1篇颜俊
  • 1篇李家成
  • 1篇颜俊

传媒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地理教学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经济地理
  • 2篇中学地理教学...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新视野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学海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中国软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社会经济运动”:非政府组织与“私营标准”——基于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案例的讨论被引量:2
2015年
在繁荣的世界市场表象之下,以新自由主义为理念基石的全球经济非正义面向为知识界广泛关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快速全球化浪潮的兴盛,发端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以非政府组织参与市场治理为特点的"新社会经济运动",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景观,推动经济正义的重要力量,而"新社会经济运动"的一个基本形式是非政府组织倡导和推广"私营标准"和以此为基础的"另类经济"模式。本研究以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的案例为基础,解析"新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内涵,呈现非政府组织参与市场治理,进而促进经济正义的形式与机制。研究发现,以NGO组织主导制定的"私营标准"已逐渐成为影响市场品味、构造市场结构的重要力量,并鲜明地体现了"新社会经济运动",找回经济活动的政治和社会维度的价值承诺。但借助于科层治理模式运转的运行方式,限制了其价值承诺的真正兑现。
梅琳吕方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高校地理学科“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2022年
国内众多高校的地理学科都开设了“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我国地理学科关注的重要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中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将其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基础”教学实践为例,明晰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特有的思政教学优势,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路和实践,探索思政教学方法,落实思政教学策略,以期增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作用。
敖荣军梅琳杨彬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学路径教学实践
动静转化视角下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
2023年
基于动静转化原理,提出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究框架,从地理知识素养、地理教育能力和地理国情认知三个方面解析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静态特征与动态提升路径,为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梅琳蔡唯陈欣然陈予昕
关键词:地理教师
波恩的城市国际化:跨国机构作用下的城市转型
波恩作为联邦德国前首都,迁都后城市发展面临众多困境,却能在短时间里取得城市转型和国际化发展的巨大成功。波恩从城市形象、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到空间结构都发生转变,同时吸引众多跨国机构入驻,从德国"废都"转...
梅琳苏念薛德升
县域贫困治理的“精准度”困境及其反思被引量:6
2017年
县域贫困治理是国家脱贫攻坚行动在基层传递的"最后一公里",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县乡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3个阶段里全程参与国家各项减贫政策在基层社会的传递。借助在L县的田野观察可以发现,在实践层面,县域贫困治理运行于自上而下高度动员的科层体系末梢,同时面对着乡土情境的异质性特点和复杂的地方文化网络。"行政体系理性化"的制度安排与"治理实务在地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遂导致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3个环节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精准度"困境。
吕方程枫梅琳
跨国机构与地方共同作用下的城市全球化——德国波恩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系统,外生和内生的行动者通过互动促进城市发展。跨国机构作为重要的外生行动者,在一些城市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案例城市波恩正是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和政策安排下,创造了跨国行动者嵌入的制度环境和背景,以联合国机构为主的众多跨国机构通过与政府、企业和居民,以及非人类行动者在建立国际合作的共同诉求下积极转译,产生互动效应,为城市建构了稳固而"无缝"的行动者网络。行动者的不同目的和行为方式在塑造网络的同时,也重新建构了城市空间,空间成为检验网络构建是否成熟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波恩的城市空间实现了从外交政治功能向国际合作功能的转型;形成以联合国机构为轴心,其他机构点状辐射的轴辐式空间集聚;同时,由于资源、信息和所处地位的不同,波恩不同行动者在网络节点之间产生不均等的权力空间。行动者不断的排斥、冲突、协商和融合的过程,促进了城市空间功能不断完善,也致使以跨国机构为核心的行动者网络逐步成熟。通过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本研究把跨国机构作为重要行动者与城市全球化发展相结合,更深入地解析了城市全球化过程中多重行动者的互动过程。
梅琳薛德升Frauke KRAAS
多重转型下产业布局规划方法探索被引量:1
2018年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社会经济的多重转型,产业布局规划编制创新需求迫切。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产业布局规划创新的方向、实现逻辑及手段,指出"体现市场意志是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产业系统与城市系统的要素耦合是落实这一创新的有效手段",并以武汉市为案例,在实践中对上述思路与方法予以细化落实。
高喆梅琳
服务于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徽州古村落景观特色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古村落景观的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主要包括宗族礼制文化、地方传统文化和风水文化;古村落型旅游地应在全面分析旅游景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突出旅游产品特色,以及运用形象定位方法,对徽州古村落旅游形象合理定位。
梅琳
关键词:徽州古村落
武汉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比较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该文构建测度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国际化多重要素出发,系统分析和比较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国际化发展的水平及优劣势,并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武汉国际化发展的综合水平相对较低,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国际化水平都与三大城市存在全面差距,但武汉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武汉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育城市魅力",多维度的整合城市自身特色,找准国际化发展的着力点、"四位一体"地推动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梅琳黄柏石吕方郭炎
关键词:综合评价
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被引量:3
2007年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根据湖北省具体区域特征,通过构建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得出湖北省12个地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5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从总体上看,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偏低水平,其中武汉市是唯一具有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但优势地位不明显;其它城市可持续发展5个系统均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且城市特色不突出。
梅琳邱俊娟刘青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