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足
  • 5篇手足口
  • 5篇手足口病
  • 5篇小儿
  • 4篇儿童
  • 3篇毒性
  • 3篇通气
  • 3篇疗效
  • 3篇脑炎
  • 3篇机械通气
  • 3篇病毒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脑炎
  • 2篇治疗小儿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手足口病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症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患儿

机构

  • 14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14篇梁粤
  • 4篇朱明
  • 2篇罗彩梅
  • 2篇刘鹏
  • 2篇罗遥
  • 1篇余向文
  • 1篇蓝锋
  • 1篇黄龙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饲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对重症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影响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鼻饲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对重症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9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动脉高压患儿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饲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心功能指标(平均动脉压、心搏出量、心脏指数、肺动脉收缩压)、血常规检查指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心搏出量、心脏指数、肺动脉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搏出量、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鼻饲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心功能,且对血常规检查指标和血生化指标影响小,安全性较高。
罗遥梁粤朱明刘鹏黄龙
关键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
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并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克林霉素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阿奇霉素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kg.d),治疗,1次/d,疗程3d;克林霉素组给予克林霉素40mg/(kg.d),每天分两次静滴,疗程7d;联合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克林霉素交替治疗,治疗第1~3d给予阿奇霉素静滴10mg/(kg.d),1次/d,第4~7d给予克林霉素40mg/(kg.d),每天分两次静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好于阿奇霉素组和克林霉素组,阿奇霉素组、克林霉素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克林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联合治疗组、阿奇霉素组,数据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奇霉素组与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或单用克林霉素。
梁粤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儿童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机械通气在小儿危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危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危重症HFMD患儿7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监测治疗前、通气24 h、撤机前三个时间点患儿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描述分析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及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前、机械通气24 h、撤机前,患儿收缩压分别为(114.38±12.82)mm Hg、(101.32±6.74)mm Hg、(94.85±4.87)mm Hg,心率分别为(175.38±17.64)次/分、(147.36±13.92)次/分、(124.29±7.67)次/分,患儿收缩压、心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撤机前各项指标与通气24 h相比改善更显著。患儿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为3~16 d,平均(7.34±3.08)d,最终所有患儿均治疗好转出院。结论:对危重症HFMD患儿及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后,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梁粤
关键词:手足口病危重症机械通气疱疹
机械通气在儿科危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对危重症手足口病儿童实施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其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进行监测。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以及收缩压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患儿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为(7.25±2.84)d,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机械通气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梁粤罗彩梅朱明
关键词:机械通气儿科危重症手足口病
小儿热性惊厥10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08例,其中复杂型热性惊厥46例(复杂组),单纯型热性惊厥62例(单纯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血清钠、血清钙及脑电图等情况。结果复杂组患儿的体温及血清钠含量均低于单纯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清钙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多由感染性疾病诱发,具有发病快,家族遗传性及白细胞计数增多的特征。对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诊断时,不能单纯查看患儿体温,应作全面细致的检查,如患儿的心电图是否正常、血清钠含量是否过低等,减少漏诊病例。
余向文梁粤蓝锋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诊治方法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PICU危重症患儿中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对PICU(Pa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危重症患儿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和护理干预对患儿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我院PICU收治的90例进行中心静脉压动态监测并进行临床干预危重症患儿,并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结果 90例进行中心静脉压动态监测及临床干预危重症患儿,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加强PICU危重患儿的中心静脉压监测和适当的临床干预可准确评估患儿前负荷、血容量以及右心功能变化,同时避免输液不当并对患儿利尿具有指导价值。
梁粤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监测护理干预
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与改善时间、疗效情况与NHP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为10.00%、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16.67%),且研究组NHP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改善儿童临床症状,有效提高儿童生活质量,减轻患儿痛苦,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梁粤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儿童病毒性脑炎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症状及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更昔洛韦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经验。方法将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使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等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梁粤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疗效
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脱水降颅压,大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和蛋白的静脉补充,同时配合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支持治疗。使用脱水降颅压,大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和蛋白的静脉补充,同时配合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支持治疗。结果:60例患者均为EV71感染,其中5例属于3期A期病例,其余55例均为2期病例,早期均有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症状,所有患者均有神经系统症状,经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感染发生在病程第2~4天,经过治疗后3~5d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的关键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梁粤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在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出现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临床表现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即患儿出现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斑、四肢发凉、血压升高。在患儿血糖升高时采用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为主的治疗方式,选择压力控制/辅助通气模式(PCV)加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同时给予药物治疗。结果:60例危重型手足口患儿在压力控制/辅助通气模式(PCV)模式下55例患儿机械通气时间1~10 d拔管,撤离呼吸机,治愈率达到91.67%。3例患儿死亡,机械通气时间5~17 h。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后出院。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患儿能迅速减轻患儿症状和低氧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彩梅梁粤
关键词:手足口病机械通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