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朝

作品数:108 被引量:55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会议论文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8篇关节
  • 28篇外翻
  • 25篇关节炎
  • 23篇疗效
  • 19篇微创
  • 18篇膝骨
  • 18篇关节镜
  • 17篇中西医
  • 17篇中西医结合
  • 16篇拇外翻
  • 16篇截骨
  • 15篇西医
  • 15篇小趾囊炎
  • 14篇性关节炎
  • 14篇针刀
  • 14篇手术
  • 14篇骨关节
  • 14篇骨性
  • 13篇软组织
  • 13篇骨关节炎

机构

  • 108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武警北京总队...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康复研究...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燕化凤凰...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按摩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博爱医院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 1篇华北油田
  • 1篇国家人类基因...
  • 1篇华侨医院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作者

  • 108篇梁朝
  • 102篇温建民
  • 83篇蒋科卫
  • 79篇胡海威
  • 74篇林新晓
  • 74篇吴夏勃
  • 70篇孙永生
  • 64篇程桯
  • 28篇陈思
  • 15篇程程
  • 13篇桑志成
  • 11篇闫立
  • 10篇张帅
  • 10篇毕春强
  • 5篇王朝鲁
  • 4篇荀淑英
  • 4篇张秀芬
  • 3篇司同
  • 3篇余志勇
  • 3篇成永忠

传媒

  • 6篇中医正骨
  • 6篇中国骨伤
  • 6篇第十八届全国...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世界中医药学...
  • 4篇第十七届全国...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中华损伤与修...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病案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陕西中医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2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0篇2011
  • 10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康复疗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8年9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患者921例,术后进行了规范的康复治疗。其中77例144足获得完整随访1~3.5 a,平均2.3 a。观察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V角)、第1和第2跖骨间角(IM角)、拇趾-跖趾-趾间关节AOFAS评分、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跖骨头下胼胝体(胼胝痛)等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8.6%。术后HAV角平均矫正21.03,°IM角平均矫正4.69°。术后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跖屈+背伸)平均减小5.24°。术后AOFAS评分较术前提高31.52分。术前合并有跖骨头下疼痛93足,术后消失60足(64%),改善24足(26%),无改善、加重或新发6足(6%)。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可以有效防止跖趾关节粘连,恢复关节功能,减少转移性跖骨头下疼痛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
孙卫东温建民胡海威孙永生林新晓蒋科卫程桯梁朝吴夏勃
关键词:拇外翻康复手法
Footscan步态测试在小趾囊炎足底压力的测量与分析
[目的]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小趾囊炎足进行足底压力测量及分析研究,评价小趾囊炎足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2007年10月008年12月本院小趾囊炎患者,其中20例34足患者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通过Foo...
温建民陈思孙卫东蒋科卫孙永生胡海威梁朝程程林新晓吴夏勃
关键词:小趾囊炎足底压力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治疗重度拇外翻
目的回顾分析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治疗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009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治疗的重度拇外翻患者,其中43例69足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患足均于术前、术后拍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HA...
温建民孙卫东张帅董颖林新晓胡海威梁朝蒋科卫程桯吴夏勃
关键词:截骨
益气活血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从2007年1月到2008年8月,将在我科进行的人工膝、髋关节置换及髋部骨折内固定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和西药组(35例),中药组术后只使用中药预防血...
蒋科卫温建民毕春强孙永生林新晓吴夏勃程桯孙卫东梁朝胡海威
关键词:中药深静脉血栓
文献传递
外翻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中“裹帘”法外固定的理念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裹帘"法始见于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书中记载"裹帘,以白布为之。因患处不宜他器,只宜布缠,始为得法,故名裹帘"。温建民教授应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外翻,截骨矫形术后以基于"裹帘"法理念设计的"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经过对近3万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只要截骨方向及固定正确,就不会发生截骨端骨质不愈合,临床疗效显著。该固定方法符合"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弹性固定"的骨折治疗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毕春强温建民孙卫东桑志成林新晓孙永生梁朝蒋科卫程桯胡海威吴夏勃陈思温冠楠荀淑英常程
关键词:外翻骨折固定术截骨术绷带
钩刀松解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钩刀(钩形针刀)松解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门诊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Ⅱ、Ⅲ期患者60例,其中女44例,男16例;年龄34~69岁,平均56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3个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钩刀松解法,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治疗。6个月后随访,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患指的活动痛、压痛、牵拉痛、屈指抗阻力痛情况,疼痛程度采用11点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量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改善,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指活动痛、压痛、牵拉痛、屈指抗阻力痛的改善好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钩刀松解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肯定、微创、安全。
屈亮胡迪吴夏勃蒋科卫程桯胡海威孙卫东温建民林新晓梁朝孙永生
关键词:腱鞘炎针刀病例对照研究
外翻术后第1跖骨短缩程度与转移性跖骨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微创法治疗外翻术后第1跖骨短缩程度与转移性跖骨痛的相关性,为预防转移性跖骨痛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16只外翻足,按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为A、B两组,A组:外翻术后转移性跖骨痛组;B组:外...
温建民蒋云峰孙卫东胡海威程程梁朝孙永生林新晓吴夏勃
文献传递
肩袖损伤的疾病和手术编码思路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列举肩袖损伤的病因及案例,分析肩袖损伤的疾病和手术编码思路。对于肩袖损伤的疾病编码,首先辨别损伤的病因,依据主诉判断是否为创伤性。若为创伤性是否为急性损伤,3周以内的急性创伤性肩袖损伤编码S46.0,3周以上陈旧性创伤性肩袖损伤T92.5,非创伤性肩袖损伤M75.1。肩袖损伤的手术编码,根据手术记录明确手术入路及术式,肩袖肌腱缝合修复术83.63,肩峰成形术81.83,肱二头肌肌腱长头固定术83.88,肩关节镜探查80.21。通过肩袖损伤的编码过程,使编码员理解急性肩袖损伤、陈旧性肩袖损伤和非创伤性肩袖损伤的区别,肩袖损伤手术编码的查找步骤,以便准确编码。
盛春蕊王骞梁朝谢淑芸穆芳洁赵娴侯春超
关键词:肩袖损伤病因疾病编码手术编码
步态分析在膝骨关节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步态分析在膝骨关节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行电针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半年后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的膝关节评分法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同时观察并分析步态参数,包括支撑期时间、支撑期各阶段时间百分比等变化。结果:电针治疗后JOA各项指标及总分均有改善(P<0.001),总有效率为92.3%.治疗后左右两侧支撑期时间均小于疗前,分别为P=0.005,P=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支撑期各阶段时间百分比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前足着地阶段时间延长,全足支撑阶段和前足蹬离阶段时间缩短,左右两侧四个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同侧同阶段比较,时间百分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分析可以作为临床疗效评估的客观依据,两者结合能更加客观科学地阐述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结局。
梁朝温建民余志勇黄大鹏闫立蒋科卫程桯孙永生胡海威孙卫东陈思林新晓吴夏勃
关键词:骨关节炎临床研究性疗效评价针灸
腰椎后路手术亚甲蓝标记定位方法的改良及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
目的 对腰椎后路手术亚甲蓝标记定位方法进行改进,并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93例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术前定位使用改良型亚甲蓝标记定位方法,观察该定位方法准确率、并发症及其优势与缺陷.结果 改良型定位方法定位准确93例,准确率达到100%,定位过程中X线机侧位透视次数为1~2次,标记部位局限、清晰.无与定位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型亚甲蓝标记定位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简便、无痛、无创、快速、安全、费用低廉的腰椎后路手术定位方法.
王朝阳温建民孙永生梁朝林新晓孙卫东程桯蒋科卫胡海威陈思吴久斌
关键词:腰椎外科手术亚甲蓝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