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婵娟

作品数:62 被引量:483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稀土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3篇酸雨
  • 29篇幼苗
  • 22篇大豆
  • 18篇胁迫
  • 18篇大豆幼苗
  • 15篇水稻
  • 12篇稀土
  • 10篇UV-B辐射
  • 9篇油菜
  • 8篇质膜
  • 8篇模拟酸雨
  • 7篇油菜幼苗
  • 7篇藻毒素
  • 7篇微囊藻
  • 7篇微囊藻毒素
  • 7篇抗氧化
  • 7篇根系
  • 7篇光合作用
  • 7篇LA
  • 6篇植物

机构

  • 61篇江南大学
  • 1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通农业职业...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浙江省环境保...

作者

  • 61篇梁婵娟
  • 37篇周青
  • 12篇黄晓华
  • 8篇曾庆玲
  • 6篇葛玉晴
  • 5篇吕霞
  • 5篇陶文沂
  • 4篇张光生
  • 4篇邹华
  • 3篇徐雪松
  • 2篇徐秋蓉
  • 2篇闫生荣
  • 2篇李操
  • 2篇花海蓉
  • 2篇刘冰
  • 2篇王余
  • 2篇吴玺
  • 2篇徐丹瑶
  • 2篇徐秋荣
  • 2篇苏垒

传媒

  • 19篇农业环境科学...
  • 8篇环境化学
  • 8篇安全与环境学...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大豆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稀土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1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与胞内Ca^(2+)浓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模拟酸雨(pH=2.5~5.5)对水稻叶片胞内Ca2+浓度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酸雨处理5 d(胁迫期)后,pH=5.5和5.0处理组的水稻叶片胞内H+浓度、质膜H+-ATPase活性、胞内Ca2+浓度、质膜Ca2+-ATPase活性无显著变化;pH=4.0和3.5处理组各指标显著升高,且H+-ATPase活性随Ca2+浓度升高而上升;pH=3.0和2.5处理组各指标显著降低,此时胞内Ca2+缺失,对H+-ATPase活性的调节作用受到限制.经正常条件培养5 d(恢复期)后,pH=4.0和3.5处理组各指标均恢复至CK的处理水平,表明H+-ATPase活性受到Ca2+调控已恢复到正常;pH=3.0和2.5处理组的Ca2+浓度高于CK及胁迫期,H+-ATPase活性低于CK但高于胁迫期,表明H+-ATPase活性受Ca2+调控得到部分恢复.因此,酸雨胁迫下胞内Ca2+对质膜H+-ATPase活性有一定调节作用,且受酸雨强度的制约.
魏金卓梁婵娟
关键词:质膜H^+-ATPASE模拟酸雨水稻
La^(3+)对室内观赏植物降醛能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熏蒸法考察稀土生物调节剂LaCl3对甲醛胁迫下4种室内观赏植物降醛能力的影响,从中筛选出LaCl3提升降醛能力最明显的观赏植物,并研究其甲醛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喷施适宜剂量LaCl3后,4种室内观赏植物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能力均有所增强,但其提升效率不同:常春藤为15.16%,吊兰为4.72%,绿萝为19.75%,虎尾兰为7.68%,喷施LaCl3对绿萝降醛能力的提高效率最大;甲醛胁迫下,绿萝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9.87%,质膜透性和MDA累积量分别增加了8.17%,56.92%,POD活性升高了11.32%;经LaCl3预处理后,较甲醛胁迫组,绿萝叶绿素含量降幅与质膜透性、MDA浓度增幅均变小,而POD活性增幅变大。
闫生荣张跃群花海蓉葛玉晴梁婵娟周青
关键词:室内观赏植物生理生化指标
模拟酸雨对大豆幼苗光合光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以大豆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及光合光反应影响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表明:当酸雨pH≤4.0时,各生长指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且胁迫酸度越高,降幅越大;大豆幼苗的叶绿素质量比、净光合速率、Mg^(2+)-ATP酶活性、Hill反应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均随酸雨酸度的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Hill反应活性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动态试验结果显示,酸雨(pH=3.0/pH=4.0)对大豆幼苗光反应的抑制效应因植物的自修复能力而随时间推移逐渐减轻,但各光合参数修复程度不同。这表明光反应各环节对酸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以Mg^(2+)-ATP酶最为敏感,恢复程度最低。
徐丹瑶周青梁婵娟
关键词:环境学酸雨大豆幼苗
LaCl_3对绿萝净化甲醛能力及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对南通市新城区20个居民小区共110家住户,进行入户调查并检测室内空气甲醛浓度;以室内观赏植物绿萝作为受试对象,分析喷施稀土LaCl3对绿萝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影响,进而确定绿萝喷施LaCl3的适宜剂量;采用熏蒸法考察LaCl3对甲醛胁迫下室内观赏植物绿萝降醛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甲醛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市新城区居室空气甲醛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程度与装修后时间长短有关;绿萝喷施LaCl3的适宜浓度为20 mg/L;在喷施适宜浓度LaCl3之后,室内观赏植物绿萝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能力有所增强,提升幅度为19.75%;甲醛胁迫下,绿萝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9.87%,质膜透性和MDA累积量分别增加了8.17、56.92%,POD活性升高了11.32%;经LaCl3预处理后,较甲醛胁迫组,绿萝叶绿素含量降幅与质膜透性、MDA浓度增幅均变小,而POD活性增幅变大。
闫生荣花海蓉张跃群葛玉晴梁婵娟周青
关键词:LACL3绿萝生理生化
Ce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影响:Ⅰ对光合色素与希尔反应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用水培法研究Ce(Ⅲ)对紫外辐射(UV-B,280 ̄320nm)胁迫下油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与希尔反应活性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静态数据表明,20mg·L-1CeCl3能有效减缓紫外辐射(T1/0.15W·m-2和T2/0.45W·m-2)胁迫所导致的光合速率下降,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及Hill反应活性降低,使得Ce+UV-B组各项指标虽低于CK,但明显优于UV-B组。动态曲线显示,Ce减缓了UV-B胁迫期各项指标的下降趋势,加快恢复期的上升速度,且最终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通过对Chl含量、Hill反应活性与Pn的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Ce对UV-B辐射胁迫下Hill反应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调节具有改善光合功能的作用,且对Hill反应活性的调节作用大于叶绿素含量。
梁婵娟李娟黄晓华周青
关键词:稀土铈大豆幼苗光合色素
Ce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影响:Ⅱ对光合量子效率与羧化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用水培法研究了Ce(Ⅲ)对紫外辐射(UV-B,280 ̄320nm)胁迫下油菜幼苗光合量子效率与羧化效率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0mg·L-1CeCl3能有效减缓紫外辐射(T1/0.15W·m-2和T2/0.45W·m-2)胁迫所导致饱和光光合速率(Ps)、饱和CO2光合速率(Pm)、表观量子效率(AQY)与羧化效率(CE)的降低,使得Ce+UV-B组各项指标虽低于CK,但明显优于UV-B组。动态曲线显示,Ce减缓了UV-B胁迫期各项指标的下降趋势,加快恢复期的上升速度,且最终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通过对AQY、CE与Pn的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低剂量UV-B辐射胁迫下Ce对AQY调节对改善光合功能的作用大于CE。高剂量下则是CE的变化起主要作用。
梁婵娟黄晓华周青
关键词:大豆幼苗羧化效率
外源钙对模拟酸雨胁迫下水稻质膜组分和钙形态的调节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探寻减轻植物酸致伤害的有效方法,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外源钙(Ca,5 mmol·L^(-1))对模拟酸雨(SAR,pH 4.5/3.0)胁迫下水稻根系质膜稳定性、质膜组分以及钙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强度SAR(pH 4.5)对水稻根系膜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高强度SAR(pH 3.0)显著降低水稻根系膜稳定性,且水稻根系质膜磷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甘油)、膜蛋白和非水溶性钙含量显著减少,胞内水溶性钙含量显著增加,恢复5 d后仅SAR(pH 3.0)组上述指标仍显著低于对照。与单一SAR和单一Ca^(2+)处理组相比,pH 4.5+Ca^(2+)组水稻根系膜稳定性无显著变化。pH 3.0+Ca^(2+)组水稻根系质膜稳定性、磷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甘油)、膜蛋白和非水溶性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高于单一SAR(pH 3.0)组,水溶性钙含量仍显著高于对照但低于SAR(pH 3.0)组,且恢复5 d后上述指标均达到对照水平。外源Ca^(2+)增强水稻根系质膜耐受SAR胁迫能力与其维持水溶性钙-非水溶性钙平衡及缓解磷脂和膜蛋白的降解有关,且缓解效果受酸雨强度限制。
马永佳梁婵娟
关键词:外源钙酸雨水稻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生物技术双语教学的改革策略与实践反思被引量:3
2021年
"新工科"建设是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双语课程已成为培养既懂专业又能进行国际交流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大多数双语课程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在分析当前双语教学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环境生物技术双语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构建、质控体系建立、教材选用和考核方式优化等方面探讨了改进的策略,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热情和学校政策保障等方面总结了既往的经验和不足,以期为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梁婵娟
关键词:双语课程教材选用
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抗氧化系统影响的时间效应被引量:6
2017年
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酸雨对植物的伤害必须建立在明晰植物对酸雨适应机制的基础上。为探究植物的抗氧化系统及质膜上重要功能蛋白对酸雨胁迫的适应机制,采用模拟试验方法,以pH=7.0为对照(CK),分析pH=4.0和2.5酸雨对水稻叶片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超氧化物自由基(O-2·)含量及抗氧化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ASA))和质膜H+-ATPsae活性影响的时间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pH=4.0、2.5酸雨在胁迫1~5 d时引起水稻叶片MDA、H_2O_2、O-2·含量,SOD、CAT活性,ASA质量比和质膜H+-ATPsae活性上升,仅pH=4.0组SOD活性在第5 d出现峰值,其他指标出现"时滞";在胁迫解除后,pH=4.0组各指标在第6~10 d逐渐恢复至CK水平,而pH=2.5组各指标(除质膜H+-ATPase活性低于CK外)仍显著高于CK。这表明在pH=4.0酸雨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中SOD和CAT活性与ASA质量比上升有效降低了H_2O_2和O-2·积累、MDA含量、质膜过氧化程度,因而,质膜H+-ATPsae活性恢复至CK并保持稳定;pH=2.5酸雨引起H_2O_2、O-2·过量积累,不仅超出抗氧化酶的清除能力且致使酶钝化,导致MDA含量持续增加,氧化伤害加剧,造成质膜上功能蛋白H+-ATPase活性受抑,其调节胞内pH值功能受阻。水稻抗氧化系统对酸雨胁迫的响应呈明显时间效应,且响应的敏感性从强到弱依次为SOD、CAT、ASA。水稻抗氧化系统恢复程度与恢复进程的快慢受胁迫强度制约。
任潇茜梁婵娟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酸雨水稻抗氧化系统
酸雨与镉对大豆幼苗荧光特性复合影响的测定
2010年
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多数农业生产区中,酸雨(AR)与Cd污染重叠发生.土壤中Cd元素在AR作用下赋存状态改变,一旦达到伤害阈值即对植物造成伤害,并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考察AR和Cd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复合效应是深入理解二者影响光合功能的途径之一。
陈齐徐秋蓉刘莉莎梁婵娟周青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特性大豆幼苗酸雨CD污染赋存状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