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友芳
- 作品数:31 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2014-2022年广西某综合性三甲医院5946例死因监测分析
- 2023年
- 探究广西某综合性三甲医院5946例死因监测情况,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发展重点学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1年12月XX医院死亡患者填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年至2021年,医院共报告5946例死亡。医院、院外死亡分别为4323人、1623人;医院和院外死亡三大原因分别为肿瘤(45.89%)、循环系统疾病(25.35%)、呼吸系统疾病(10.48%)、循环系统疾病(44.73%)、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16.94%)、肿瘤(12.26%)。结论 住院死亡病例成为医院内管理重点内容,在医院内应当完善医疗技术管理,提高多学科救治水平,高龄人群加强对慢性病防治管理。非住院死亡循环系统疾病则成为重要死亡原因,需提高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水平。
- 蔡筱雯梁友芳龙静铧
- 关键词:死因
- 城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了解城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况和影响因素,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南宁市青秀区5所幼儿园1010名学龄前儿童(2~6岁),2006年1年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总发生率为44·37%,男女发生率分别为46·05%及42·24%,伤害次数发生率为59·1%。男女前5位伤害均为跌伤、碰伤、咬伤抓伤、刀割伤和车辆伤。意外伤害损伤部位以四肢最常见;意外伤害发生的地点以家中和幼儿园为主。多因素分析提示: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孩子的难抚育型气质类型、母亲不良管教和监管方式(未对家庭室内电源进行保护性处理,孩子骑童车母亲未监管)、孩子情绪不稳及多动等行为特点;保护因素为家里备有急救药箱、母亲接受过意外伤害的宣教、母亲的文化程度较高等。结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城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综合安全防范措施。
- 梁友芳朱丹宋红潮黄泽强黄婉萍
-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
-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对 7岁前儿童的免疫效果。方法 将 95 3名 1~ 7岁儿童随机分为加免组和对照组 ,加免组中HBsAg阴性、抗 -HBs阳性者复种 1剂乙肝疫苗 5 μg,两者阴性的复种 3剂 ,每次 5 μg(按 0、1、6个月程序 ) ;对照组 :不进行复种。结果 HBsAg阳性率 1 0 5 % ,80 %的乙肝病毒感染发生在 3岁以前。加免组复种后免疫效果好 ,复种前后各年龄段抗 -HBs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对抗 -HBs阴性者及时复种 ,对家人尤其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宜联合免疫。
- 宋红潮梁友芳黄婉萍
-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BSAG阴性免疫效果观察联合免疫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
- 社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及母亲认知水平的调查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了解社区学龄前儿童在过去的1年内意外伤害情况及母亲认知水平,找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今后社区开展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将社区内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及其母亲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4.37%,伤害次数发生率为59.1%,伤害主要原因为跌伤、碰伤、咬伤抓伤、刀割伤和车辆伤;1年内伤害的人次数占调查人数的比率分别为跌伤24.9%、碰伤13.1%、咬伤抓伤8.3%、刀割伤2.5%和车辆伤2.5%;儿童母亲对意外伤害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论社区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母亲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 梁友芳朱丹
-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儿童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17年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称多动综合征或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疾病,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多和冲动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学习困难、认知功能和品行障碍等,以美国DSM—IV为诊断标准,把ADHD分成了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以及混合型(ADHD-C)。目前,全球学龄儿童ADHD发病率为5%~7%,但ADHD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 梁友芳
-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流行病学病因
- 婴儿母亲换乳期喂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母亲科学喂养知识水平,培养母亲合理的喂养行为和婴幼儿良好的进食行为,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儿保门诊4~6个月龄生长发育正常健康婴儿的母亲240名,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日常保健,实验组在日常保健干预基础上,针对性进行换乳期喂养的干预.6~8个月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健康干预后,实验组母亲各种喂养知识回答正确率、喂养态度赞同率、合理喂养行为出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婴儿12个月时身高、体重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婴儿母亲进行换乳期喂养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母亲喂养认知水平,强化科学喂养意识,培养母亲合理的喂养行为,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
- 梁友芳陆焯平黄婉萍宋红潮
- 关键词:婴儿健康教育
- 喂养行为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婴幼儿期早期喂养行为特点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在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保健的843名健康婴幼儿(6—18月龄)及其喂养人进行喂养行为调查,并对婴幼儿的生长速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过30%的喂养人喂养时追着孩子喂食、进餐时看电彬玩玩具。多数喂养人在帮助和鼓励孩子独自进食方面存在不足,总是或经常如此的比例占29.4l%。23.84%喂养人经常强迫孩子进食。食物制备、喂养人行为、婴幼儿行为、喂养环境与体重、身长增长速度均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喂养行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建议加强早期喂养行为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喂养环境的评估,进行预见性指导。
- 梁友芳朱丹梁绍莲宋红潮
- 关键词:生长发育婴幼儿
- 2350名0~7岁儿童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状况的观察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研究 7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身高、体重作为衡量营养状况的指标 ,收集历年资料 ,并进行横断面及疾病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半数营养不良儿童转为正常 ,这部分儿童多数生长水平仍偏低。由于多种因素 ,部分营养状况中 - 儿童发展成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改善多表现为体重增长快于身高 ,发育迟缓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儿童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 宋红潮梁友芳黄婉萍
- 关键词:儿童营养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状况发育迟缓儿童发展
- 南宁市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尿白蛋白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南宁市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尿白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309例广西南宁市壮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同时根据尿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分别比较不同血尿酸水平组间和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组间相关指标水平,并分析尿白蛋白与血尿酸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108例,占35.0%。高尿酸血症组男性、饮酒者、高血压、眼底出血渗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尿白蛋白增多者比例均高于正常尿酸组,且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血肌酐、尿素、尿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尿酸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尿酸组(均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尿白蛋白与血尿酸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尿白蛋白、血肌酐水平升高均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广西南宁市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尿白蛋白排泄增多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 翟璐洁梁敏陈青云梁友芳刘江龙孙子林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尿白蛋白壮族
- 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研究进展
- 2023年
- 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预防,对于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的传播,减少疾病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医院是当务之急。在医院管理中,传染病暴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医院管理上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医院的实际情况,推出一些传染病疫情的管理措施,例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应用新时代信息化管理等,达到科学、规范管理传染病疫情的目的。
- 蔡筱雯梁友芳冯天达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