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兵

作品数:25 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油气
  • 11篇凹陷
  • 10篇油气藏
  • 10篇气藏
  • 10篇高邮凹陷
  • 8篇地层
  • 8篇盆地
  • 7篇苏北盆地
  • 7篇勘探
  • 7篇层序
  • 7篇层序地层
  • 6篇戴南组
  • 6篇地层学
  • 6篇隐蔽油气藏
  • 6篇层序地层学
  • 3篇地震勘探
  • 3篇叠前
  • 3篇岩性
  • 3篇古近系
  • 3篇反演

机构

  • 9篇中国石化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江苏油田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25篇梁兵
  • 5篇薄永德
  • 5篇鲍祥生
  • 5篇李鹤永
  • 3篇曹冰
  • 3篇朱筱敏
  • 3篇马英俊
  • 2篇毛凤鸣
  • 2篇陈军
  • 2篇贺向阳
  • 2篇任红民
  • 2篇张喜林
  • 2篇钟大康
  • 2篇朱立华
  • 2篇张春峰
  • 2篇周海燕
  • 2篇张雅君
  • 1篇陈平原
  • 1篇钟思瑛
  • 1篇吴冬

传媒

  • 3篇江汉石油学院...
  • 3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工业计算...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复杂油气藏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8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相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为例被引量:28
2016年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一段—戴南组二段五亚段为研究对象,以岩心精细观察和岩石薄片镜下鉴定为主要手段,结合测录井资料解释等描述重力流沉积特征和岩相特征,综合考虑沉积特征、形成过程、支撑机理及沉积机理等因素划分重力流类型,根据古构造和古地理背景、重力流类型和转化特征综合分析建立重力流发育与转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主要发育碎屑流、浊流和液化流3种沉积物重力流和滑动-滑塌这一重要的斜坡沉积物重力流触发机制;其中以碎屑流最为常见,根据其沉积物粒度构成特征划分为砾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根据其物质来源划分为外源型碎屑流和内源型碎屑流。识别出8种重力流沉积岩相和4类重力流沉积典型岩相组合。建立了不同物源条件下的重力流发育与转化模式,包括断阶带物源方向的双断阶混源型、多断阶混源型和斜坡带物源方向的内源型模式。断阶带重力流来自物源老山,以砾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浊流为主,所属沉积相类型包括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斜坡带重力流物源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物,以滑动-滑塌、液化流、砂质碎屑流、浊流为主,形成风暴浪基面之上的事件沉积体和深湖区的湖底扇。
袁静梁绘媛梁兵董道涛闵伟宋璠李鹤永
关键词:重力流碎屑流发育模式高邮凹陷
信噪比研究及其在江苏油田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江苏油田实际资料,应用叠加法、时间域SVD法、频率域SVD法、频率域估算法进行信噪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域SVD法估算实际信噪比较为可靠。模型研究表明,基于现有理论添加的噪声获得信噪比与实际信噪比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时间域SVD法反算需要添加的噪声,所获得的信噪比对实际应用才有指导意义。模型研究显示:对于储层研究,信噪比不小于2的地震资料是相对可靠的。S油田地震资料正演模拟和实际研究在平均频率属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江苏油田还存在许多质量可靠的资料有待我们发现研究。
鲍祥生朱立华梁兵苏格绪周海燕李鹤永任红民
关键词:地球物理技术信噪比正演模拟
高邮凹陷泰州组油气运移及成藏被引量:1
2007年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烃类包裹体,并结合地层构造、圈闭特征等对泰州组油气运移时间、期次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泰州组油气生成、运移、成藏时间主要在三垛时期;而运移成藏模式主要有储层侧向运移、断层垂向运移和储层-断层共控3种。
王永建王延斌梁兵刘国丰
关键词:泰州组油气运移包裹体成藏模式
安徽阜阳地区沉积盆地演化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地质要素构成被引量:5
2014年
安徽阜阳地区位于周口坳陷东部,古生代属于华北地台克拉通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发育了一套三角洲聚煤沉积建造。由于频繁海进海退,砂岩、灰岩与泥岩、煤间互沉积,构成"源—储互层式"生储盖组合,易于形成含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在内的多烃类相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通过对沉积盆地演化特征的研究,认为研究区所处盆地存在3种类型的演化模式:区域抬升型、持续沉降型和差异沉降型,反映了印支期之后研究区盆地各构造单元演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沉积、构造、生烃史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梁兵刘宏宇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藏地质要素沉积盆地
地震勘探中特殊岩性地层中的煤层识别被引量:1
2003年
特殊岩性地层的存在往往会干扰其下伏正常地层在地震剖面上的真实反映。以YY三维工区为例,应用正、反演技术及对周边地区的地质认识,得出了该区局部存在煤层及其对下伏正常地层产生屏蔽作用的结论。通过地震属性研究对工区可能发育煤层的区域进行了描述。对YY工区煤层的识别结果及处理效果在后期勘探中得到了印证。
张雅君梁兵陈长征马英俊
关键词:地震勘探煤层岩性识别
苏北盆地第三系隐蔽油气藏成藏研究
梁兵
关键词:油气藏储集层层序地层苏北盆地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沉积相及其对隐蔽油气藏的控制被引量:68
2005年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江苏油田的主要油气勘探开发区,是一个南断北超的典型箕状断陷湖盆,其中的古近系戴南组为一套厚度近2 0 0 0m的河湖相砂泥岩地层,从下到上分为一段和二段。通过沉积充填分析和沉积相编图,戴南组一段沉积时,苏北盆地断陷构造活动相对强烈,地形高差大,水体相对较深,水体范围相对较小,从南向北分别发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戴南组二段沉积时,断陷构造活动有所减弱,地形高差变小,水体相对较浅,水体范围扩大至整个凹陷,从南向北分别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利用砂岩等厚图等资料,确定了戴南组的沉积相图。沉积相在平面上分布范围明确,纵向上既有差异性又有继承性。高邮凹陷边缘和内部的同沉积断层对沉积相和砂体的发育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沉积相控制了油气分布,特别是对隐蔽油气藏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高邮凹陷戴南组的隐蔽圈闭类型主要有地层超覆、断层—岩性、砂岩上倾尖灭及透镜体圈闭等。湖底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扇中扇等为有利的储集岩相带。结合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
张喜林朱筱敏钟大康梁兵曹冰杨立干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高邮凹陷苏北盆地沉积相戴南组古近系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第三系—上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特征被引量:30
2004年
依据地震、钻测井、岩芯、古生物等资料中的层序地层特征 ,可将高邮凹陷厚达 70 0 0m的第三系—上白垩统泰州组划分为 2个一级层序 ,4个二级层序 ,11个三级层序。进而依据最大湖泛面和断裂坡折带 (首次湖泛面 )对三级层序进行了体系域划分。在 11个三级层序中识别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的不同组合。由于汉留断层在高邮凹陷东西向上发育的程度不同 ,造成凹陷西部为双断断陷式盆地结构 ,东部为单断断箕式盆地结构 ,据此建立了高邮凹陷西部具断裂坡折带和东部无明显坡折带的层序地层样式。最后分析了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 ,认为构造和气候是高邮凹陷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
张喜林朱筱敏钟大康梁兵曹冰贺向阳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上白垩统高邮凹陷
江苏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地震沉积学被引量:3
2015年
江苏高邮凹陷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但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砂体沉积厚度薄,横向变化快。根据地震沉积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运用90°相位转化、分频处理、属性优选及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储集砂体进行了识别与描述。通过对典型地层切片进行精细地质解释与标定,明确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并最终建立了适用于断陷湖盆沉积充填的沉积模式。
赵东娜朱筱敏梁兵马英俊薄永德吴冬刘芬孙书洋
关键词:戴南组地震沉积学滑塌浊积扇
储层微裂缝预测技术被引量:9
2003年
对于存在微裂缝的油藏,开展储层微裂缝的评价和预测,弄清微裂缝的分布规律,是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平面应力场理论分析入手,介绍了简单褶皱的力学模式、复合构造模式,并进行了构造裂缝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平面应力场的计算,根据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分布和方向,可分析古、新构造的纵张裂缝、横张裂缝及剪切裂缝的理论发育及其延伸区。本文方法在W2断块的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梁兵王焕弟
关键词:储层褶皱剪切应力断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