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云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84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和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泛甲壳动物系统发生的研究 任国栋 尹文英 宋大祥 周开亚 孙红英 周长发 栾云霞 印红 卜云 高艳 张超 依据中国材料,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经典形态分类技术相结合,对国际上争议较大的泛甲壳动物分类阶元的地位及其与六足动物等主要类群的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分子系统学及分子遗传发育生物学方法为主,结合细胞生...关键词:关键词:分子系统学 跳虫系统进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7年 跳虫是弹尾纲(Collembola)的俗称,在所有六足动物中化石年代最早,因此跳虫是六足动物起源及进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类群。跳虫的起源、分类地位和系统关系等问题,对于阐明六足动物甚至节肢动物各大类群的系统关系非常关键,日益成为相关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文就跳虫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熊燕 栾云霞关键词:跳虫 六足动物 从核糖体RNA基因序列探讨双尾虫的系统进化 被引量:16 2002年 双尾虫是否单系,以及双尾虫与其他六足动物系统关系是多年来动物分类学家争议的一个关键问题.测定了双尾虫的两大类群:康(虫八)类和铗(虫八)类,以及原尾虫、跳虫和蝗虫等核糖体RNA基因18SrDNA全序列和28SrDNA部分序列(D3-D5区),并选用甲壳动物卤虫为外群,采用最大简约(MP)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i)18SrDNA和28SrDNA数据整合分析含有较强的系统发育信息,支持双尾虫单系性观点;(ii)双尾虫与原尾虫在系统树中构成姊妹群,且支持率很高. 栾云霞 岳巧云 谢荣栋 尹文英 张亚平 庞峻峰关键词:核糖体 基因序列 系统进化 六足总纲 动物分类学 白符(虫兆)和紫色鳞长(虫兆)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 利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分别隶属于等节(虫兆)科(Isotomidae)和长角(虫兆)科(Entomobryridae)的两种跳虫:白符(虫兆)(Folsomiacandida)和紫色鳞长虫(虫兆)(Lepidocyrt... 高艳 卜云 栾云霞 尹文英关键词:胚胎发育 跳虫 文献传递 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订正黄副铗(虫八)的一个异名(双尾纲,副铗(虫八)科) 被引量:1 2007年 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两方面对双尾纲Diplura、副铗(虫八)科Parajapygidae、副铗(虫八)属Parajapyx的少齿副铗(虫八)P.paucidentis Xie,Yang et Yin1988和黄副铗(虫八)P.isabellae(Grassi,1886)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少齿副铗(虫八)是黄副铗(虫八)的一个异名。 栾云霞 卜云 谢荣栋关键词:同物异名 城市新规划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以上海市世博会会址为例 被引量:24 2007年 作者采用野外调查和群落多样性指标数据统计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世博会会址区域内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土壤健康状况,并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采样共获得土壤动物10,765头,隶属于23个类群。中小型土壤动物中蜱螨目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弹尾纲是次优势类群;大型土壤动物中,后孔寡毛目为主要优势类群,等足目、鞘翅目和腹足纲为次优势类群。总体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动物种类丰富,其垂直分布整体遵循随土壤层的加深而递减的趋势;但水平分布因采样点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 高艳 卜云 栾云霞 杨毅明 柯欣关键词:城市生态 土壤动物 多样性 世博会 双尾虫系统进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2002年 双尾虫系统发生问题目前备受学者的关注。作为六足总纲中内、外颚亚纲的过渡类群 ,双尾虫是否单系性及其系统地位的确定是争论的焦点 ,也是解决六足总纲高级阶元系统发生关系的一个关键。文中综述了多年来双尾虫形态学和解剖学方面研究所引发的争议和达成的共识 ,并对近几年该方面分子系统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初步探讨。 栾云霞 谢荣栋 尹文英关键词:系统进化 系统发育 分子系统学 单系性 中国跳虫染色体和雄性减数分裂的首次观察 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整体压片法 ,对分别隶属于球角科和长角科的两种跳虫似微小球角 (Hypogastruraadex ilis (Stach ,196 4 ) )和曲毛裸长 (SinellacurvisetaBrook 1889)的染色体进行了首次观察。发现似微小球角单倍染色体数目n =7,雄性有 13条染色体 ,雌性有 14条 ,为XO型性别决定 ;曲毛裸长n =6 ,雄性 2n =11,雌性 2n =12 ,同样为XO型性别决定。还记述了雄性似微小球角的减数分裂过程 :在分裂前期 ,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 ;部分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 ,部分仅末端相连 ;早后期Ⅰ ,当常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 ,性染色体仍滞后于赤道板中央。 卫青 熊燕 栾云霞 杨毅明 谢荣栋 尹文英关键词:跳虫 染色体 减数分裂 雄性 雌性 白符胚胎发育的形态观察(弹尾纲:等节科) 被引量:3 2006年 对白符(Folsomiacandida)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显微观察,记述了白符从卵裂、囊胚期、原肠期、组织分化期、孵化前期等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和发育过程。其结果表明,白符卵为聚产,形成大小不等的卵块,卵初产时为乳白色,卵壳表面覆盖有细密的颗粒状突起,直径为110—126μm。随着白符发育的进行,胚膜直径增大到180—185μm,其卵裂方式为完全均等卵裂,整个胚胎发育历期7—10d。 高艳 卜云 栾云霞 尹文英关键词:胚胎发育 弹尾纲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的中国蝽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 被引量:16 2006年 扩增并测定了我国蝽科4亚科8属11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585 bp的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分析,探讨了COⅡ基因在该科的分子进化机制.并基于COⅡ基因序列数据,分别采用邻接法(NI)、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论法(BI)建立蝽科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蝽科昆虫COⅡ基因A+T含量平均为71.7%,存在较强的A+T含量偏向性,氨基酸的变异率为27.2%;亚科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68~0.242之间,大于亚科内属种间的遗传距离,蝽科与盾蝽科2外群之间遗传距离最大,两科之间存在明显的间断.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短喙蝽亚科为蝽科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分化较早,益蝽亚科与舌盾蝽亚科关系较近,形成一对姐妹群,蝽科中捕食性种类--益蝽亚科是较为特化的类群,它是由植食性种类分化而来.蝽科4亚科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为Phyllocephalinae+(Pentatominae+(Asopinae+Podopinae). 卜云 栾云霞 郑哲民关键词:半翅目 蝽科 分子系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