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中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孢他啶等新判断标准下肠杆菌的耐药监测与比较
- 2011年
-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等新折点下的耐药监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双纸片增效法进行ESBL筛选及确证试验。琼脂稀释法进行敏感率测定。结果新规则下总体耐药率升高,其中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67.0%,但与ESBL阳性规则下的耐药率比较:一部分不能使用的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显著提高,其耐药率分别为55.2%和50.2%。结论多重耐药模式确证以前的规则不可靠。新规则下三代头孢等耐药率上升使临床大量求助其他类型药物,给感染控制提出巨大挑战。
- 关学芳夏先考林立中
- 关键词:头孢他啶CLSIESBL
- 血清ET、重组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检测评估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病变程度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重组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检测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动脉血管硬化病变程度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本院收治132例冠心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9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分成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另按照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将观察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析血清ET、重组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重组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UAP组、AMI组(P<0.05),UAP组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AMI组(P<0.05);SAP组血清重组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显著高于UAP组、AMI组(P<0.05),UAP组血清重组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显著高于AMI组(P<0.05)。单支病变组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三支病变组(P<0.05);单支病变组血清重组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血清重组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显著高于三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清ET、重组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动脉血管硬化病变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 林立中吴建华夏先考
- 关键词:内皮素冠心病
- CLSI新判断标准下肠杆菌的耐药监测与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新折点下的耐药监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双纸片增效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法(ESBL)筛选及确证试验。K-B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直径和肉汤稀释法(MIC)值测定后计算耐药率。结果新规则下总体耐药率升高,其中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67.0%,但与ESBL阳性规则下的耐药率比较,头孢他啶,氨曲南的敏感率显著提高,头孢他啶耐药率55.2%,氨曲南耐药率50.2%。结论多重耐药模式确证以前的规则不可靠,一部分不能使用的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显著性提高,新规则下三代、四代头孢总体耐药率上升,使临床大量求助其他类型药物,给感染控制提出巨大挑战。
- 杨明明林立中邹飞扬夏先考
- 关键词: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率
- 尿与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
- 2008年
- 目的比较尿与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不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天地人生化药敏试验卡,对阳性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B法进行MRSA的筛选。结果894株阳性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8株,占8.7%,其中MRSA34株,占44.4%;2986例阳性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5株,占27.3%,其中MRSA522株,占61.3%。对青霉素、头孢类、红霉素、克林霉素、阿齐霉素、庆大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进行比较,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喹诺酮类药物比较,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由于尿与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不同,应多加强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林立中
- 关键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 82例常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首次入院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9日期间常德地区82例COVID⁃19患者首次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生化检查、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将入组患者分为非重症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之间实验室检查的差异,寻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82例COVID-19患者中非重症患者60例、重症患者22例。首诊症状主要为发热(52例)、咳嗽(48例)、咳痰(12例)、乏力(20例)、厌食(11例)等。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RP、ESR显著增加(P<0.05);重症组白蛋白显著减少,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D-二聚体显著增加(P<0.05)。NLR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的显著影响因素,即NLR每增加1个单位,患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概率增加1.212(1.003,1.465)倍。NLR、ESR、PCT为联合预测重症新冠肺炎的最优模型,其AUC为0.767,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7.3%。结论COVID⁃19患者首次入院部分实验室指标出现特征性改变,且重症患者实验室指标改变也具有特异性,NLR、ESR、PCT可作为联合预测重症新冠肺炎的模型。本结果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
- 仇玄张瑶林立中朱志斌王丽志和珂莉罗婷邓小燕吴建华
- 关键词:重症患者临床症状
- 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AmpC酶的检测及其耐药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检测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的AmpC酶,了解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三维确证试验检测受试菌的AmpC酶;双纸片增效法确证ESBL大肠埃希菌;采用天地人生化药敏试验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5.3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ESBL确诊的684份阳性大肠埃希菌中,AmpC酶的检出率为10.4%(71株);ESBL阳性与ESBL阴性大肠埃希菌相比较其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的耐药性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ESBL、AmpC酶二者阳性株与仅为ESBL阳性株者相比以上三类抗生素耐药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二者在青霉素类加酶抑制剂,头孢三代加酶抑制剂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行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AmpC酶的检测及其耐药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缓细菌耐药。
- 王小兰林立中夏先考
- 关键词:大肠杆菌抗生素类内酰胺药物耐受性
- 血清FGF-21和抗凋亡多肽Humanin与冠心病病理进程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抗凋亡多肽Humanin(anti-apoptotic polypeptide Humanin,HN)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理进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于本院94例CHD患者(观察组)和47例无冠脉狭窄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GF-21与HN水平。记录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三组例数。分析血清GFG-21、HN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病理进程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FGF-21显著高于对照组,H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4例CHD患者中SAP 40例,UAP 28例,AMI 26例。不同病理分型CHD患者H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GF-21与Gensin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353,P=0.000)。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GF-21判断CHD的AUC为0.899(S.E.=0.029,95%CI=0.841~0.956,P=0.000),灵敏度为0.809,特异度为0.851,最佳截断值为308.5 pg/mL。ROC分析结果显示HN判断UAP或AMI的AUC为0.787(S.E.=0.051,95%CI=0.687~0.887,P=0.000),灵敏度0.815,特异度为0.75,最佳截断值为1.995 ng/mL。结论检测血清FGF-21有助于CHD早期筛查和冠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而HN监测有助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林立中吴建华夏先考
- 关键词:冠心病病理进程
- 常德地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 杨泽刚王天立裴文军罗惠珍林立中肖忠一吴纯钢徐建仙梅牧
- 简要技术说明: 本研究纳入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292例,纳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507例。通过常规留取痰液、诱导痰、经气管吸引及支气管镜下吸取气道分泌物、防污染标本毛刷、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手段收集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
- 关键词: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谱药物敏感性
-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谱及其耐药性分析
- 2011年
- 目的 了解本院呼吸内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谱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G-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呼吸内科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离到的G-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间共分离G-菌612株,占63.1%(612/970).G-菌分离率总的趋势逐年增多,其中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离273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离339株,G-菌分离率由前三年的28.1%上升到后三年的35.0%.而且分离的菌谱也有所不同,前三年分离率居前五位的G-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3.5%)、肺炎克雷伯菌(13.0%)、不动杆菌(12.2%)、大肠埃希菌(11.7%)、阴沟肠杆菌(4.8%);后三年分离率居前五位的G-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5.6%)、大肠埃希菌(13.5%)、不动杆菌(12.7%)、肺炎克雷伯菌(11.9%)、阴沟肠杆菌(4.3%).所有的G-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多数头孢三代药物耐药率较高.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主要有亚胺培南,舒普深,哌拉西林舒巴坦.其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下呼吸道G-菌的敏感性在93%以上,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30%),与其他地区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结论 下呼吸道G-菌感染的耐药是临床上面临的难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采取合理的方法降低耐药率的产生.
- 吴纯刚林立中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
- Ampc酶与常见抗生素用药时间关系的探讨及其院内分布监测
- 2010年
- 目的探讨Ampc酶与用药时间的关系,监测高产酶菌株院内的分布,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头孢西丁初筛和三维确证试验检测Ampc酶,回顾性比较用药时间及种类差异,统计高产酶株在各科室的分布。结果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的总检出率15.1%;阴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的总检出率分别为20.5%、63.0%、4.8%、1.0%;高产酶菌株三代头孢平均用药时间(7.72±1.57)d;非高产株平均用药时间(2.91±0.5)d;主要科室分布:ICU19.5%、外科14.4%、血液肿瘤科14.3%、呼吸科10.2%。结论高产酶株的产生与用药时间及种类有关;我院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菌株的总检出率明显高出国内平均报导水平[1,2];三代头孢长时间频繁使用是导致高产Ampc酶菌的主要因素;这对临床用药有重要参考意义。
- 林立中
- 关键词:突变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