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焕冰

作品数:41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7篇缺血
  • 6篇学习记忆
  • 6篇镇痛
  • 6篇镇痛药
  • 5篇药品
  • 5篇再灌注
  • 5篇细胞
  • 5篇灌注
  • 4篇炎症
  • 4篇药物
  • 4篇蒸馏
  • 4篇蒸馏回收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酰氯
  • 4篇吗啉
  • 4篇脑缺血
  • 4篇化学结构
  • 4篇化学结构式
  • 4篇回收
  • 3篇心肌

机构

  • 2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广东省食品药...
  • 7篇湖南大学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中国药学会
  • 2篇深圳职业技术...
  • 2篇厦门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军区联勤...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解放军第97...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浙江萧山医院

作者

  • 41篇林焕冰
  • 26篇徐江平
  • 7篇叶姣
  • 7篇周恒
  • 7篇胡艾希
  • 6篇王筱婧
  • 5篇程玉芳
  • 5篇王茜
  • 4篇蒋毅萍
  • 4篇周溪
  • 4篇王闯
  • 4篇石磊
  • 3篇董敏宇
  • 3篇江映珠
  • 3篇卓烨烨
  • 3篇毕炳添
  • 3篇宾娟
  • 2篇张汉霆
  • 2篇王东兴
  • 2篇孙莉莎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学实践杂志
  • 2篇齐鲁药事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药事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草药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AMP信号分子在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cAMP信号分子在缺血后适应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心脏Langendorff离体灌流模型,51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后适应组、缺血再灌注后适应+洛利普兰组、缺血再灌注后适应+SQ22536组和缺血再灌注+洛利普兰组。实时记录左室压和冠脉流量,并收集冠脉流出液,再灌注结束时检测其中的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释放,real-time PCR检测凋亡调节因子caspase-3 mRNA表达及bax/bcl-2比值。结果:缺血再灌注可使心脏左室发展压显著下降、冠脉流量显著减少,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释放显著增加,caspase-3 mRNA表达及bax/bcl-2比值显著增加。而缺血后适应处理能缓解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洛利普兰能增强后适应的保护作用,而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则能使后适应的保护作用减弱。结论:cAMP信号分子可通过下调凋亡因子而参与缺血后适应的保护作用。
王茜邓凤君林焕冰徐江平
关键词:缺血后适应缺血再灌注环磷酸腺苷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大鼠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并探讨这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片)、葡萄籽原花青素低剂量组(50mg·kg^-1)和葡萄籽原花青素高剂量组(150mg·kg^-1),每组10只。通过水迷宫法和跳台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胆碱酯酶(ChE)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低和高剂量原花青素均可使大鼠水迷宫潜伏期明显缩短,穿台次数明显增加;延长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跳台错误总数;提高脑组织SOD活性和T—AOC。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ChE活性。结论原花青素有抗大鼠血管性痴呆的作用,作用机制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降低脑组织内ChE活性有关。
蒋国军周恒林焕冰徐江平
关键词:原花青素血管性痴呆氧化应激
布洛芬2-芳基吗啉乙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布洛芬2-芳基吗啉乙酯或其盐,其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Image file="201010143067.2_AB_0.GIF" he="78" imgContent="undefined" imgFormat...
胡艾希董敏宇徐江平石磊蒋毅萍林焕冰叶姣周溪
积雪草苷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增强作用和对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1月期间建立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记忆紊乱的小鼠模型和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调亡的AD细胞模型,分别用水迷宫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分析法研究细胞活性的改变。结果小鼠腹腔注射东莨菪碱4mg/kg可造成明显的记忆障碍(P〈0.01),给予积雪草苷(50-200mg/kg)对记忆有明显改善作用,能显著减少错误次数、缩短到达平台时间(P〈0.01);积雪草苷(100μmol/L)明显减少Aβ诱导PC12的细胞凋亡(P〈0.05)。
王筱婧王东兴徐春静吴婷婷林焕冰
关键词:积雪草苷阿尔茨海默病水迷宫MTTPC12
cAMP-CREB和NO信号通路在心肌缺血后适应中的变化
目的:研究cAMP-CREB和NO信号转导途径在心肌缺血后适应中的作用,为药物治疗心肌缺血寻找特异性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0只SD大鼠随机分...
王茜林焕冰宾娟徐江平
文献传递
细胞黏附分子及磷酸二酯酶4在脑功能损伤治疗中的调节作用及相关药物研究
徐江平程玉芳林焕冰王闯刘旭刑晓辉陈一敏孙莉莎
(1)以CAM为靶标筛选脑损伤炎症治疗的中药活性成分:明确多种中药对CAM的表达有调控作用,采用先进的分离分析仪器,发现了对CAM存在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制备了以CAM为靶标的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该研究为脑缺血、动脉粥...
关键词:
咯利普兰对H_2O_2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rolipram)对H2O2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2O2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以及培养上清液中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内硫氧还蛋白(Trx)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咯利普兰能明显提高H2O2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恢复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清除·OH和O2·的能力;降低MDA和NO含量,提高GSH含量和SOD活性;使Trx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同时下调iNOS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咯利普兰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PC12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相关。
卓烨烨林焕冰周恒张汉霆徐江平
关键词:咯利普兰氧化应激PC12细胞活性氧簇硫氧还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区域药品再注册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2013年
目的开发适用于区域药品再注册管理系统软件。方法本系统使用java程序语言开发,基于B/S架构,使用了工作流程原理进行设计。结果本系统实现药品再注册有关数据的采集、资料受理、技术审评、档案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结论本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促进药品再注册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技术审评的效率。
林焕冰周卫军江映珠张建浩
关键词:药品再注册
草酸-S-西酞普兰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学及血浆CORT和ACTH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草酸-S-西酞普兰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和血浆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草酸-S-西酞普兰低、中、高剂量(1, 2,4mg·kg^(-1))组。给药组大鼠从造模d1起每天8:00灌胃给药,连续21d。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氯化钠洛液。选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造模,观察各组大鼠敞箱实验和液体消耗等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CORT和ACTH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敞箱实验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理毛次数显著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延长,糖水偏爱度明显下降,且其血浆CORT和ACTH含量增加。草酸-S-西酞普兰低、中、高剂量组均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和神经内分泌变化。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发生异常改变,引起抑郁状态,草酸-S-西酞普兰对此具有一定拮抗作用。
周婕张冬齐孙莉莎李雪林焕冰徐江平
关键词:慢性应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HPLC法和UV-VIS法测定灵芝孢子粉中灵芝三萜及灵芝多糖的含量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建立测定灵芝孢子粉中的两个有效成分灵芝三萜及灵芝多糖含量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灵芝孢子粉提供依据。方法以灵芝酸C2为标准品,通过HPLC法对灵芝孢子粉中灵芝酸C2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各加1%冰醋酸;柱温40℃;流速0.7mL/min。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通过UV-VIS法对灵芝孢子粉中灵芝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HPLC法测得三批灵芝孢子粉中灵芝酸C2含量约为0.129‰,0.108‰和0.094‰,灵芝酸C2在7.35~147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5.9%,95.6%和96.4%。UV-VIS法测得三批灵芝孢子粉中灵芝多糖的含量约为1.152%,1.129%和1.007%,葡萄糖在14.9~119.1μg/mL的范围内,浓度和吸光度呈线性关系,r=0.9991,回收率为95.0%,95.1%和95.2%。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灵芝孢子粉中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
王筱婧林焕冰徐江叶亚林
关键词:灵芝孢子粉灵芝三萜灵芝多糖HPLCUV-VIS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